三个人各干各的,互不影响,还挺和谐。
江洛洛先按照果子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将其中汁水较丰富、浓郁的几个种类果子,单独挑选出来,作为酿果酒的主要选择。
然后再将酿酒的容器各自分成两组,一组酿的果酒,使用的是那种过度成熟的果子,其中有些已经成熟到能闻到一些发酵的味道,看起来即将快要腐烂的那种果子,也有一部分是正常成熟的果子。
而另一种则是完全正常的健康果子,人工切碎捣碎后放入进去,用来区分判断酿酒需要的水果应该怎样处理更合适。
是自然发酵,还是人工加速反应。
主要是江洛洛没有酿过酒,也不是太清楚酿酒的各个环节有什么注意事项,所以只能这样,将自己脑海中的一些印象都列为条件。
用多种方法尝试酿造,靠最原始的方法来尝试出来,真正有用的酿酒流程。
将这两个基础的部分做好区分之后,剩下的就是依次将细节细分出来。
比如酿酒的果子需不需要煮熟,还是直接冷水浸泡就行。
尽管江洛洛记忆中没有煮熟的这一个步骤,但不能保证是真的没有,还是人家没说,她下意识忽略了过去。
所以就还是两边各分出来一个木头坛子,里面单独盛放着用热水煮熟过的果子,只不过不像是果酱一样一直熬煮到软烂成泥。
随后江洛洛又在容器和果子数量的允许范围之内,做了含糖量不同的区分,例如其中一罐果酒之中加了接近一半量的水球果汁水,来调整果酒的甜度和含糖量。
后续的其他几瓶则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减少。
这样等到真的酿造出来之后,江洛洛就能够分清楚,哪种比例是最合适的,不同的含糖量能够酿造出多少度数的酒。
一下午的时间,江洛洛不可能把所有活都干完,甚至她才只在一半的木头容器上刻了字——还不算丛过几天会送来的新的木头酒桶。
这时候江洛洛也不由得庆幸,自己能有上个世界的记忆,能够用简体字来刻画,甚至能用一些英文字母或者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来替代整个词语的意思。
甚至还不会混乱,反而更加简单清晰。
要是用部落里传承下来的那些文字来进行刻画书写,可能一整天下来,江洛洛都在跟一个木头容器死磕。
江洛洛见过部落传承下来的文字,完全就是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又更加复杂的加了一点细节。
一个字就相当于刻画了一幅画出来。
比如说房屋的“房”字,用部落的文字书写,就是先刻画一整个木屋的形状上去,其中要有窗户、有木门,甚至窗户里面还要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人影,来表示这是住人的房子。
再比如说山洞的“洞”字,就是一整个山洞的弧形形状,又在其中添加了一些人影,以及较为常见的各种物品形状。
——鉴于文字过于复杂,所以其中的一些细节,是可以自由更改的。
比如房字里面可以多画几个小人,洞字里面可以加上野兽动物……
自然,部落文字里一些书写简单的字也有,只不过都不再常用。
所以,和部落里传承下来的文字相比,江洛洛使用的自己上个世界的文字,简单的就像是小孩子随手乱画的符号。
甚至都不会引起部落里的怀疑,没人会觉得“S”的线条,会代表某种清楚的词语含义,他们也不会觉得江洛洛是会认识文字的。
只会觉得江洛洛是在上面画了一些自己的标记图案。
这种事情部落里的族人经常使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那么复杂的字体形状记下来,大多都是没学习过的文盲。
而且在外狩猎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让人刻画一堆完整的字体表示意思,交流用的图案记号肯定都是越简单快捷越好,反正能看懂就行。
——江洛洛很怀疑,那些部落里传承下来的文字还准确不,她总觉得其中一部分的文字,好像在这一千五百年里,遭到了部落里的反向优化。
把一个简单的字体变得更加复杂,但优势是更加形象,也更方便族人理解,可能写不出来,但是看到就能认出来什么意思。
……
茂和赤中间回来了一趟,送回来了一些符合江洛洛要求的酸味水果,然后不等江洛洛研究,两个人又风风火火的前往塔兹森林,继续寻找了起来。
用赤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接下来的几个晴天可能是她出门找果子的最后机会了,必须趁着这个时间,把能找到的果子都找到,不然等到雨季真正开始的时候,她也是没办法再去塔兹森林里的。
江洛洛有些奇怪,前几天下了那么大的雨,赤不也是照样在塔兹森林里来去自如,怎么雨季开始后就出不了门了呢,雨季的雨水,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江洛洛自然的把这个疑问向自己的两个小伙伴表达了一下。
小男孩壮很自然的说,“雨季就是出不了门啊,只能待在家里特别无聊。”
最恐怖的是,那时候他的父母也都在家里,他得非常小心才能不每天挨揍,想想就觉得好痛苦。
小女孩喜记得江洛洛没有之前的记忆,明白江洛洛的疑惑,没有见过的东西就是没有办法想象出来,但是她想了想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给江洛洛听。
只好安慰江洛洛,“洛,没关系的,等雨季开始,你就知道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