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江临打了个哈欠,正在洗漱。
他昨晚忙了整整一夜,一直在制定攻打上都的计划。
此时虽然有些疲惫,但是精神却异常振奋。
禁卫端着早餐走了进来,放在桌上。
江临看了一眼,笑道:“来得正好,我正饿着呢。”
他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想着今天该如何应对元朝的投降。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禁卫说道:“去喊徐达和汤和大人一起来用膳吧。”
禁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徐达和汤和便一起走了进来。
“江临啊,你喊我们一起吃早饭啊。”徐达笑道。
“是啊,江临。”汤和也笑着说道,“你弄了什么好吃的?”
江临微微一笑,说道:“我这刚弄了点好东西,想跟你们一起尝尝。”
徐达和汤和坐下后,看着桌上的早餐,问道:“江临,你弄了点什么好吃的?”
江临拿出了一些金黄色的面包。
这是江临今天收到的快递。
乳酸菌小面包。
他拿起一块,递给徐达和汤和,说道:“这是乳酸菌面包,吃起来很好吃的,你们尝尝。”
徐达和汤和接过面包,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
“哇,这面包真好吃!”徐达赞道。
“是啊,江临,这是什么做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汤和也好奇地问道。
江临微微一笑,说道:“这是乳酸菌面包,是用面粉、牛奶、糖和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吃起来口感松软,还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
三人正吃得津津有味时,一名禁卫匆匆走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江大人,有元朝信使求见!”
“让他跪着等吧。”
江临淡淡地说道,然后转头对徐达和汤和说道,“我们吃,没事。”
吃完后,又等了一刻钟后,江临又打了个盹才走出大帐。
只见一名元朝信使跪倒在地,双手捧着一份降书。
“江大人,这是我国陛下的降书,请大人过目。”
信使恭敬地说道。
“拿来我看看。”
江临淡淡地说道。
信使连忙将降书递上,江临接过降书,轻轻展开,大致浏览了一遍。
降书上大概意思就是今天午时三刻同意投降,但是希望江临能够善待他们,他们的财务都要保全,军队全部交接给明军,不能伤害百姓等等。
江临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这些条件对他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他关心的只是元朝的投降,以及国家的统一。
至于其他的,自有朱元璋来操心。
“好,我答应了。”
江临淡淡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陛下,午时三刻,准时开城投降。若是敢耍什么花样,别怪我心狠手辣!”
信使闻言,连忙磕头谢恩,然后匆匆离去。
江临转身走回大帐,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这场战争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只要元朝投降,那他就完成了统一北方的重任。
祖国统一!
午时三刻,阳光炽热,照在明军与元军的阵地上。
仿佛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历史转折添上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江临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率领着徐达、汤和以及大明朝一干武将,傲然立于阵前。
徐达和汤和站在江临两侧,神色凝重。
他们知道,这一刻,他们即将见证元朝的落幕,大明朝的统一大业完成了。
此时,元军的阵地上也是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和士兵的低语声。
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明军,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刻,他即将做出一个改变元朝命运的决定。
终于,城门缓缓打开,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身着龙袍,面带复杂之色,带着太子天保奴和大元的文武百官,缓缓走出城门。
他们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承载着元朝数百年的荣辱兴衰。
脱古思帖木儿走到阵前,停下了脚步。
他望着江临等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江临大人,朕……投降。”
脱古思帖木儿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他还是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请大人善待我大元的百姓和士兵,保全我们的财务,不要伤害他们。”
江临冷冷地看着脱古思帖木儿,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容。
“放心,我江临说话算话。”
江临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只要你们投降,我就会善待你们的百姓和士兵。但是,你们也必须遵守我们的规矩,不得有任何反抗和叛乱。”
天保奴也走上前来,跪倒在地,向江临表示投降。
脱古思帖木儿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将手中的传国玉玺递给了江临。
这一刻,他仿佛交出了元朝的命运,也交出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尊严。
江临接过传国玉玺,这一刻,他代表着大明朝,接受了元朝的投降。
元朝,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如今已经彻底落幕了。
“脱古思帖木儿,你做得很好。”
江临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你为大元朝的百姓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你可以带着你的皇族和百官,跟随我回应天府了。”
随着脱古思帖木儿的投降和传国玉玺的交出。
元上都的防务也彻底落入了明军的手中。
江临安排了大明军校的武将接管了元上都的防务。
而脱古思帖木儿则带着他的皇族和百官,被明军士兵看管起来。
他们将被押送往应天府,接受明朝的安排。
天保奴则走在他身边,低声安慰道:“父皇,您别难过了。这是为了大元的百姓和未来。只要我们能保住性命和家族的荣耀,就已经足够了。”
“保奴,你说得对。”
脱古思帖木儿的声音有些哽咽,“只要我们能保住性命和黄金家族的延续,就已经足够了。这一切,都是天命所归啊。”
.......
回到应天府,已经是几天之后了。应天府外,十里长街,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朱元璋率领着文武百官,早早地便在此等候,准备迎接江临的凯旋归来。
江临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驶入应天府。
“陛下,臣江临,不负所托,已平定元朝残余势力,特来复命!”江临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向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连忙走上前来,扶起江临。
眼中闪烁着激动和兴奋的光芒!
“江临啊,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颤抖:“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你就平定了朕多年来的心头之患。你真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啊!咱们别在这里站着了。走,跟朕回宫,朕要好好犒赏你!”
就在这时,朱有容和徐妙清突然闯了过来。
“江临!”
朱有容扑到江临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他,“你可算回来了!我和妙清都想死你了!”
徐妙清也走了过来,微笑着说道:“江临,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我们都很为你感到骄傲呢!”
回到宫中,朱元璋设下了盛大的宴席,为江临和武将们接风洗尘。
宴席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不断。
江临坐在朱元璋的身旁。
朱元璋举杯向江临敬酒道:“江临啊,这次你能够平定元朝残余势力,真是大明朝的幸事啊!朕敬你一杯!”
江临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接过酒杯说道:“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这杯酒,臣应该敬陛下才是。没有陛下的信任和支持,臣哪能有今日之功?”
两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江临啊,你这次立下的战功,可是让朕刮目相看啊!”
朱元璋放下酒杯,感慨地说道,“朕以前只知道你聪明绝顶,却没想到你还有如此出色的军事才能。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江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运气好而已。若是没有陛下和诸位大人的支持,臣哪能有今日之功?”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江临啊,你就别谦虚了。你的才能,朕和诸位大人都看在眼里。这次你平定元朝残余势力,可是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啊!朕一定要重重奖赏你!”
“多谢陛下厚爱。”
江临恭敬地说道,“臣只是为大明朝尽了一份绵薄之力而已。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陛下若是要奖赏,也应该奖赏他们才是。”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江临啊,你放心吧。朕已经下令犒赏三军了。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朕一个都不会亏待他们的。”
就在这时,江临忽然间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转头看向朱元璋,缓缓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些事情得向您汇报。”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哦?江临啊,你尽管说。”
“陛下,首先是辽东金山城的原元朝太尉纳哈出。”
江临沉声说道,“此人反复无常,是个墙头草。
臣在平定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先行收服了他,也是因为他割据一方,不听宣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