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要命的买卖。”祝允轻转着手中茶杯,他面上阴沉已散,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这事干得好高升,干得不好丢命,二公子又要用什么筹码来让我为你做这事?”
“为国为民的好事,祝大人怎么还跟我讨要好处?”尹决明笑起来,“不若等祝大人大婚之时我送上十坛佳酿以表心意如何?”
“看来二公子想白嫖?”祝允轻轻笑一声,将茶杯放下,态度坚决,“我不干!”
“嘶~”尹决明轻嘶一声,正要说话,祝允轻抬眼瞥过来,目光带着凉飕飕的警告,“中午的交易是中午的交易,你还想用同一个筹码不成?”
“不敢!不敢!”尹决明连连摆手,复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小爷我一诺千金,与祝大人更是诚信交易,自然不会让祝大人吃亏。”
祝允轻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杜鑫听着两人的话有些插不进嘴,懵懵地问,“午食我走后你们谈了什么交易?”
尹决明闻言抬眼,笑着看向祝允轻。
祝允轻轻咳一声,端茶轻啄,说道,“既是交易,自是不能让第三人知道的,杜大人勿怪。”
“理解理解,是下官多嘴了。”杜鑫赶紧颔首,又看向尹决明,问道,“对了,尹兄,你让祝大人今夜同聚是有什么事?”
“便是这几日托你帮忙暗查之事。”尹决明稍稍坐正,说道,“祝大人如今与我们上了同一条船,祝大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有些事还需祝大人帮忙才行。”
祝允轻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在心中吐槽,这人开始溜须拍马,定然没憋好屁!
倒也还是接了话,“什么事?”
祝允轻瞧见了尹决明眼底的那抹狡黠笑意,便知这人怕是又要使坏,便也多留了个心眼,免得着了这兔崽子的道。
尹决明朝杜鑫做了个请的手势,“那就麻烦杜大人说说这几日查的如何了?”
杜鑫颔首,带着些向祝允轻解惑的意思说道,“两日前尹兄给了我一份京州官员名单,这两日我一直在核对名单上的官员信息,发现很多都对不上。”
“其中最让我怀疑的便是工部侍郎安永泰。”
“按照京州官员户籍册上所登录,安永泰乃是赣州平城人氏,除父母之外,家中有一胞弟和妹妹,安家原是做酒楼茶馆生意,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商。”
“只是二十年前平城被土匪攻破城,他家中被烧杀抢虐,安家只剩他一人侥幸活下来,之后他便选择了科考入仕。”
“土匪破城?”祝允轻听着有些耳熟,很快他又想起来了,“可是二十年前被土匪劫掠了全城富商府邸的那个平城?”
“正是。”杜鑫颔首,“听闻当年平城如何被土匪攻破到如今还有许多争议,有人说是土匪贪图城中富商钱财所以破城抢劫,也有人说是平城案至今未破仍是悬案?”
“在大理寺的确是悬案。”祝允轻颔首,“我看过往年一些离奇案件的卷宗,这平城案的确被标注的是未破。”
“此案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刑部案卷上是已标注结案。”
尹决明收到的消息没有那么细致,听到此处便也来了兴致,“哦?这是为何?”
祝允轻瞥了尹决明一眼,又见杜鑫也巴巴等着他下文,便说道,“我曾也问过上一任大理寺卿杨大人,从他那里知道了一些消息,但并不明确。”
“听闻当年平城城破后,先帝先后派了大理寺与刑部同时办理此案,但那件案子办了很长时间,几乎耗费了将近半年时间。”
“大理寺与刑部同时出手调查,竟然还花了这么长时间?”杜鑫微微皱起眉,他从这不正常的时间里嗅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息。
尹决明同样哼笑一声,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祝允轻并未表态,只是接着说道,“听杨大人所说,当时其实有好几次他都感觉自己即将找到真相,可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能出现许多意外,以至于让他离真相总隔着一步之遥。”
“有人暗中阻拦?”尹决明挑眉。
“或许是。”祝允轻颔首。
“直到后来刑部查出,平城城破是因土匪听闻平城居住着多位富商起了贪念,为了抢夺他们的钱财,这才联合各路土匪结盟里应外合破了平城。”
“当年赣州土匪猖獗,平城也的确聚集了许多富商居住,平城城破之后,那几位富商府邸也的确是被抢掠一空。”
“因此刑部的调查结果也不算有错。”
“刑部案卷已结,但当时杨大人却总觉得蹊跷,于是擅自将平城案案卷收入悬案之列,之后更是一直派人暗中调查,十余年未曾间断。”
“我与杨大人谈起平城案时已是平城被破后的第十七年,那时我已任大理寺少卿一职。”
“我也曾听杨大人说起过,平城被破的真相马上就要水落石出了,我曾几次追问过,想要帮杨大人一同破了那悬案,但杨大人并不告诉我,他不愿我掺和进去,只说很快就要破了。”
“然而没过多久,他却先病逝了。”
尹决明和杜鑫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
平城案背后真相绝不简单!
前任大理寺卿杨大人的死或许也和平城案有关。
尹决明捻了捻手指,问“杨大人死后,你就没有再继续查下去?”
“线索断了,当年杨府书房失火,有用的东西都被烧了,我后面也查了一段时间,但都是些没用的线索。”
“不过,我当年查到的消息,说是平城所有富商府邸皆被灭门无一幸存者,若安永泰家当年也算富商行列被灭了满门,那么他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尹决明耸肩,“或许他家只是有钱还算不上富商?”
祝允轻淡淡瞥他一眼,又示意杜鑫继续讲。
杜鑫便接着说道,“安永泰当年科考名次并不高,最开始只是做了工部一个书令史,之后才被郑荟江一路提拔为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