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虫全程收录雷猿的战斗方式,并直接记录下李月的重要地位。它没有继续行动,而是在隐秘的新家安排其余地方的有机组织开始大肆发展兵虫。
有机组织中的一个此时产出的一只幼虫按照智慧虫的指示开始生长。它把自己变成一个小一号的兵虫,身后拖着一个大肚子,然后身边同一批成长的兵虫全部围过来。
它带着兵虫快速冲入旁边的树林,随着地势逐渐增高,它由低矮的树林中来到山顶。这里视野非常好,可以确保它清晰看到直径十几公里的范围。
找的最高点后,它开始命令兵虫追直打洞,挖到10米后,它自己钻进去。随着周围大量有机物组成的丝线在洞穴中织网,它彻底把自己变成虫茧。
兵虫开始在特定方向挖掘洞口,洞口成30度扇形,洞口并不挖开,始终让土石掩盖洞穴。兵虫做好这些后,开始向下方直线打动,到达底部后两只兵虫马上开始动作。
一个新的有机组织很快在山底下形成,其余兵虫开始向山外挖去。然后在进入密林后,开始继续捕猎。它们捕猎的方向跟洞口对着的方向正好相反。
虫茧不多时就完成变化,成为一个带空洞的管状物,加上底座正好是一个炮的形状。棺内不断蠕动,很快内壁的有机物就被各种金属物质替换。
底座部位开始产生化学反应,并逐渐形成一个球形孢子。孢子内部是酸液,孢子本身直径几米,正好跟管口直径相同。球形孢子形成后就存储在底座边上,被一个有机触手固定。
这样类似炮台的虫族炮塔有机组织物在雷猿营地周围的山顶到处都是,它们都在等待智慧虫的命令。很显然智慧虫的攻击并没有停止,试探攻击完成后,开始准备真正的进攻。
李月安心的开发,并没预料到危险的来临。巨型虫族擅长伪装,探测器扫描到这些有机结构表现的都是无机物的反应。巨型种族更是跟普通植物反应相似。
分舰队指挥官在这段时间终于到达目标行星外围。看着下方陆地被红色的有机物包裹的行星。分舰队指挥官直接下令蓝鸟级重型攻击机开始远程投弹。
2艘云兽级航空母舰接到命令后,各自出动几千架蓝鸟级重型无人机起飞,前往目标行星。为了确保安全,卫士级驱逐舰的蜂群无人机和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在旁掩护。
分舰队指挥官并没在意这次空袭,虫族文明属于生物文明的一种集体意识文明。擅长生物作战和数量取胜,能进行超远距离的孢子投送就算是它们最先进的技术。
行星上的超大智慧虫正暗自观察分舰队。行星上有很多专门观察宇宙的眼睛一样的生物组织。这些生物组织看着像眼睛,实际上是生物接收信息的巨型生物设备。
这些设备类似巡天探测器,可以察觉附近宇宙的光学信息,接收宇宙空间中的各种游离粒子和各种信息。智慧虫就根据这些信息中的细微变化分析出宇宙中的变化。
特别远的距离无法查看,收集的信息太过繁杂也分析不出来。深空轨道这种距离很轻易就分析出有太空舰队停留。更是第一时间就发现数千架舰载机高速接近行星。
虫族炮塔早就准备就绪,它们甚至能进行近地轨道防御。此时上万个山头上洞口全部打开。所有虫族炮塔都对准目标空域。虫族自然不会火控之类的技术。
虫族的攻击方式就是覆盖射击。在确认蓝鸟级重型攻击机进入攻击范围后。虫族炮塔就开始齐射。虫族炮塔自下而上的激活生物电,炮管内的金属线圈立刻充能。
球形孢子上的金属线产生感应,直接被弹射出去。虫族炮塔的电磁推进自下而上,炮管的长度不够,速度也不快,能清晰的看到球形孢子飞行的轨迹。
它们的目标是固定的,在到达目标区域时,球形孢子内的某个细胞组成薄膜营养耗尽枯死萎缩,两种不同的溶液瞬间融合。一阵剧烈的蓝色闪光爆闪而出。
随之球形孢子的外围小型肉球跟着抛射向四方。接着这些肉球外皮萎缩,内部酸液抛洒天空。重型攻击机都是超远距离投弹,在进入平流层的时候就准备投弹。
部分驾驶员准备进入对流层,想要攻击更远的目标。他们各自分配目标,在机载系统的指挥下正自行动。周围忽然出现大量蓝色闪光,跟着就伴随机体冒出青烟。
蓝鸟级重型攻击机的体积本就大,制造用的合金也是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可是巨型虫族合成的酸液腐蚀能力远超合金的承受范围。攻击机驾驶员都有优秀的飞行经验。
这是他们培育出来后就刻入脑子中的技术。确认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就转向,动力装甲全覆盖。反重力阻尼器启动,战机加力全开,直接反转航向。
将自身的速度由二十几马赫的前进速度,转向成五十马赫的逃逸速度。舰载机攻击行星的第一策略,超远距离攻击,返航。如果受到攻击第一时间返回全速撤离。
驾驶员的动力装甲足够维持驾驶员的生存,全速远离目标行星可以给舰队第一时间提供掩护,并在远离战场的地方进行救援。宇宙空间中很难坠机,战机也能尽可能保存。
行星作战的飞机第一时间想的是着陆。太空战机受到打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远离行星。跨越遥远星系作战的舰队,自然可以轻易回收行星外围几亿公里内的目标。
大量的重型攻击机驾驶员驾驶攻击机天女散花一样飞出行星大气层,直接冲入深空。云兽级航空母舰上的无人救援飞行器第一时间飞出,它们的任务就是对接这些撤离的载机。
无人救援飞行器在发现载机后,第一时间就对接到载机上,然后将载机拖回云兽级航空母舰。此时一系列的维修报告也会立刻形成,给下一波打击提供数据支持。
蜂群无人机特别干脆,它们不需要撤退,这些蜂群无人机就是高级导弹,直接飞行地面的防空火力。蓝鸟级无人攻击机的任务是拦截飞行单位。
虫族并没有飞行单位起飞,这些蓝鸟级无人攻击机没有目标,只能伴随重型攻击机重新飞回宇宙空间之中。虫族炮塔开火之后就一刻不停,之前准备的球形孢子源源不断的被触手送入炮膛。
一架蜂群无人机直接冲向虫族炮塔,虫族炮塔也不转向,丝毫不在意蜂群无人机的自杀攻击。蜂群无人机准确的撞入虫族炮塔身上,然后就是剧烈的火光。
虫族炮塔半个基座都被炸没,剩下的部分也被高温灼烧。虫族炮塔周围的组织快速蠕动,细胞快速分裂肉丝大量形成,很快就把虫族炮塔修复完毕。
虫族炮塔跟之前的区别就是周围的红色有机物少了很多。存储的球形孢子随着炮膛修复继续装弹射击。整个炮台从被攻击到重新射击只停留几分钟的时间。
蜂群无人机数以万计,一个波次就几万架,其余准备攻击地面兵虫群的蜂群无人机立刻改变方向冲向虫族炮塔。部分兵虫也反应过来,直接趴在洞口周围。
蜂群无人机再次冲过来的时候兵虫的口器张开,喷出大量酸液,酸液形成的射线相互交织变成网络,直接将撞上来的蜂群无人机引爆。蜂群无人机的数量太多,兵虫的喷射频率不够。
大量蜂群无人机紧跟着接连不断冲入虫族炮塔,这次爆炸更加剧烈,直到引爆球形孢子形成连环爆炸,剩下的蜂群无人机才转向其它的目标继续攻击。
虫族炮塔的殉爆把周围的兵虫也都波及进去。这种战斗在行星表面不断继续,虫族炮塔将蓝鸟级重型攻击机全部撵走后,剩下的虫族炮塔再次熄火。
兵虫开始重新封住洞口,将虫族炮塔重新隐藏起来。隐藏起来的虫族炮塔将继续待机等待下次执行射击任务。蜂群无人机需要飞行时间,又是对流层的低空飞行。
虽然没有虫族炮塔的威胁,却也在虫族炮塔伪装后失去目标。蜂群无人机在没有目标后,重新启动推进器,开始返航。很显然分舰队的第一波打击效果并不明显。
分舰队指挥官的错误指挥下,重型载机大部分受创,少部分载机完成投弹,少数反物质炸弹只是在行星表面留下几个深空,对虫族并无实际伤害。
既然载机攻击不行,那么巡洋舰和战列舰主炮将是下一波打击。在攻击目标是超远距离的载机打击是第一优先级。如果超远距离打击没有效果,就需要重型火力攻击。
敌人有防空火力的情况下,巡洋舰的护盾足可以低于防空火力完成一轮打击,同时引出防空火力配合第二波蜂群无人机彻底摧毁敌人的防空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