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正财他们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在看到家里的楚清风,楚清河两人赵正财很是高兴。
“大哥,二哥,你们来了?雪儿和蕊儿来了吗?不知道你们今天会过来,不然的话我就多买些菜回来,明儿个我再去一趟镇上去割点肉,再买只鸡回来,”赵正财笑着说。
“不用麻烦的,妹夫,年前不是答应的春儿,过完年后来给她做个车厢吗?正好你回来了,咱们商量一下是坐马车厢还是坐牛车?”楚清峰想到这事儿便开口说道。
“马车?那得多贵啊!在村子里弄一个马车,感觉还是太过招摇了,人家会觉得我们家挣了很多钱,我觉得有个牛车就好了,人家要说什么?我们还可以说烧酒要买料,用来拉货方便,也是省吃俭用买下来的,”秋娘说道。
“就按照秋娘说的吧!这样也成,村子里大家都过得不好,就我们一家太招谣了难免招人嫉妒,”赵正财的性子也是低调的。
“那行,牛车实用,不出远门的话买个驴车也可以,驴子脚程快,”楚清河建议。
“这样吧!改天我们一起去集市上看一下,反正自己如果要摆摊也要用到车,自己有方便,”赵正财一边放东西一边说。
“今天总共买了四个缸子用来泡药酒,还买了一些药材,”赵正财说着将买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王叔呢?他怎么没来?”秋娘问道。
“王叔说把家里的药材拿过来,他过一会儿就上来,我便一个人先把缸搬上来了,”赵正财说完,走过去给自己倒了一大碗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孩子们呢?”赵正财发现自己到家这么久也没见几个孩子,便问道。
“春儿那丫头不是想养鱼吗?现在几个孩子正在那捣鼓鱼塘呢!”秋娘说完看了一眼屋后方。
“养鱼?哪来的鱼?河里抓的吗?”赵正财疑惑的问。
“还记得我们才搬过来的时候不,你还昏迷着,春儿和如意去挖野菜的时候发现的,”秋娘解释道。
外面的如意听到秋娘提起自己的名字,汪汪的叫了两声。
“相公,我看明天不用买鸡了,养的野鸡不正好可以吃了吗?直接杀一只就好了,”秋娘想到养了这么久的野鸡,说道。
“行,不过鸡是春儿养的,得问她,不行咱再去买,大哥二哥来了,可不能没菜招待,”赵正财坐着歇了一会儿,王大夫便来了。
“正财啊!孩子们呢!把他们叫过来,”王大夫人还没进来,声音已经传了进来了。
“好嘞!王叔,”赵正财应声便去喊春儿他们了。
只不过最后只有赵健,春儿和蕊儿来了,雪儿,楚铮,南星三人继续挖水塘,他们三人对这个又没兴趣,去山上挖草药也只是为了能卖钱。
泡药酒的准备工作不难,王大夫也只配了几种基础的药酒,农村人常年下地干活,所以老寒腿,风湿的多,王大夫配了治疗这方面的药酒。
还有就是帮助男人重振雄风的药酒,另外两款是可以治病,也可以美容养颜的药酒。
“春儿,健儿,蕊丫头,你们记住了,不光会配药,还要多研习医术,等有机会,爷爷带你们出去见识见识,这村里培养不出好的大夫来,”王大夫看了看远处的山,说道。
要治病救人,光村里看几个伤风感冒的远远不够,倒不是王大夫盼着村里人生病,庄稼人,就是生病了也是硬扛,来他这里看病的也没几个。
“真的?爷爷,咱们什么时候能去呢?”春儿听到这话第一个高兴的蹦了起来。
“等我们药酒这边稳定下来,带你们出去一年,以一年为限,我老头子精力有限,往后的路就靠你们自己了,”王大夫笑着看了一眼春儿。
“而且这出去游历,也是需要银子的,所以我们还得努力挣钱才是,”王大夫说完,封好坛子站起身。
“以后我会经常过来看看,没别的事,我就回去了,”王大夫说完,便往自己家走去。
“这个王大夫,怎么总往那家跑,他们一起憋着什么坏呢?”杨氏病了好些天,好不容易缓过来,好了些,在看到王大夫从赵正财家里出来,不禁嘀咕道。
杨氏现在一个人过,就生病的时候二儿子夫妻每天给她送一碗米汤,相比较以前唐氏在家的日子,她现在过的是真的大不如从前。
就在杨氏纳闷儿的时候,肚子传来了咕咕的叫声。
“不管了,回家做点吃的去,”杨氏颤颤巍巍的往厨房走去。
打开家里的米缸,杨氏叹了一口气,这粮食是越来越少了,眼见着吃一顿少一点儿,以前唐氏在家的时候,家里的米缸都是满的,可是现在?唉!
想到这儿杨氏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随即她又怒火中烧,都是唐氏那个死贱人,要不是她生不出儿子,自己也不会撺掇着儿子跟她和离,她要是生了儿子自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惨了,儿子也不会被赶出村子去。
想到自己的儿子他又是老泪纵横,以前再怎么样?找乐子再懒也会出去做点零工补贴一下家里,她的生活还能过得下去,现如今也只能去跟着老二他们过了。
想着自己以前对老二他们家也是不错的,经常将唐氏挣的钱去补贴二房,这两口子应该不会不管她的,二媳妇还是她娘家侄女儿呢,想到这儿,杨氏颤颤巍巍的往老二家走去。
“杏花儿呀!吃了没?老二呢?做工还没回来呀?”杨氏对着自己的侄女儿说话又是另一副口吻。
“娘,我们还没吃呢!你吃了吗?”小杨氏见到杨氏来了,眼神里闪过一丝嫌恶,但脸上还是堆着笑问道。
“杏花儿呀!娘过来是有事儿和你们商量的,你看娘现在也老了,你大哥也不在家,家里就剩下娘一个人了,娘想着以后就和你们一起过,帮你们看着孩子,你也能去村里找点活儿干,”杨氏说道。
“奶,你为什么要跟着我们一起过?你自己不是还能做饭吗?我娘不出去做活儿,我娘要在家里陪着我,我爹出去挣钱就可以了,”杨氏的小孙子看着她说道。
见自己才五岁的孙子,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杨氏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这么偏疼他,没想到他是这样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