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都这么说了还是没有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赵红兵也就不继续卖官司了,“林队长说,明年我们队里要建小学,到时候老师可能要从周边村子里选,当然也包括我们知青。所以,大家手上有课本的可以准备起来了。”
“赵哥,队里说怎么选老师了吗?”下面有人出声询问。
对于他们这些知青来说,能当上小学老师比上工体面,起码平时不用天天下地干农活了。虽然农忙时还是要去上工,但比起现在已经好太多了。
“这个林队长也不了解具体情况,要等之后公社那边给消息了。但你们也知道,以林队长和赵支书的为人,这小学老师的选举肯定是公平公正的。而且我觉得小学老师最起码也要初高中学历吧,所以说,我们知青们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反正不管怎么选,我们也要先把课本知识捡起来才行,不然就是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没办法抓住。”
“赵哥说的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们谁那带课本了?小学、初中、高中的都要。”
“啊?我只带了高中的,没有小学和初中的,这可怎么办?”
一时间众人都在互相询问有没有课本,毕竟都这么久没学习了,想凑齐课本有些难。
“静一静,静一静啊。我们队里得到的消息最早,趁着明天是休息的最后一天,大家可以去县里看看能不能弄套课本回来。要是实在不行,就分开凑一凑,到时候换着看。”
眼看着大家要乱起来了,赵红兵忙出声制止。
“咱们队里有不少孩子上小学吧?上过初中高中的也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几个,不知道找他们借课本能不能借来?”
想着明天要去县城买课本,王招娣有些不愿意。但这能当上小学老师的机会又太难得,她也不想放弃。
“我们平时都跟人家没啥来往,这直接过去借课本,别人怎么可能会借?再说了,那些村里上过初中和高中的人,他们应该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怎么可能轻易把课本借给我们?”
一旁的许君澜反驳王招娣,虽然这借课本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她感觉,这个办法应该放到他们实在找不到课本的时候再用。
“我觉得我们可以趁着消息还没有扩散开,先去县里的废品收购站看看能不能找到课本,实在不行就再去新华书店看看,这要是到最后还是没凑齐再考虑借书的事。
不然等到最后书没借到还失去了买书的先机,最后只能两头成空了。”
姜宝珠也觉得直接向村民借书这办法不靠谱,大家都是竞争者,而且彼此间又不熟,怎么可能会轻易把书借出去。
“姜知青说的对,我们先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再考虑借书的事。”
赵红兵也赞成姜宝珠的意见。他们虽然在队里没被村民们欺负过,但这只是队里干部们管束的功劳。私下里,他们这些知青与村民们相处的并不多,除了几位干部家的大娘婶子会偶尔关照他们,其他人大多都与他们不熟。
所以直接就去村民家借书这事,他也是不赞成的。俗话说的好,求人不如求己。不管做什么事,得先自己努力才行,到最后自己实在办不到,再考虑其他办法。
“小学老师就那么几个名额,万一我们买了书最后没考上,那钱不就白花了?”
王招娣小声的在嘴里嘀咕。她以前成绩就不好,一般都是吊车尾,能顺利读完初中还是因为要去学校照顾王小弟。所以,她当上小学老师的几率并不高,为了这点几率让她花钱去买课本,她是打心底不愿意。
王招娣自以为说话很小声,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下大家还是听清了她说的话,本来还很激动的心情瞬间又低落了下来。
他们现在都被家里人放弃了,每年存下来的钱就很少,这去废品站买书还好说,但真的去书店买新书的话就有些费钱了。一时间大家都有些犹豫。
“买书这个事大家自愿啊,其实现在大家手上有的课本加起来也不少,我们需要买的并不多,分摊下来也没有多少钱。如果能在废品收购站找齐的话,那花的就更少了。”
见众人都不说话了,赵红兵直接开口了。反正不管别人买不买,他是一定要买的。以他上学时的成绩,如果好好准备的话,这个村小学老师的名额他还是有机会竞争一下的。
“等明天我们先去县城看看吧,就是不买书也是要准备些纸和笔的,不然就是借书了都没办法抄。”孙小小小声的说道。
她对买书没啥意见,别看她在知青院里吃穿用度都不怎么好,但其实孙小小还是挺有钱的,只是不方便拿出来花罢了。
“行,明天去了县里再说。”
眼见大家都各有小心思,赵红兵也不准备继续劝说了。反正他已经尽到责任了,结果怎么样就看自身了。
“赵哥,这好消息说完了,那坏消息呢?”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李修文开口了。从刚到知青院起,李修文就一直在默默的观察这些老知青们,他发现大家表面上虽然看着很团结,但其实私下里小心思还是挺多的。
这不一牵扯到利益就立马出问题了嘛。刚才老知青们说话时,他就给周建党等人使了眼色,示意他们不要发表意见。主要是他和吴美庆下乡的时候,家里人就告诫过他们不要忘记学习。
所以,他们的课本都被一起邮寄过来了。除了小学的以外,初高中的课本都有。虽然弄套小学的课本对他来说也不难,但李修文并不准备带着几人跟老知青们掺合到一起。
“这坏消息是站在大队的角度讲的,但对我们知青来说没啥影响。队里最近两天要来一批下方人员,林队长提醒我们离他们远一些,尽量不要接触。所以,我们只要注意点就行了。”
眼看着快到集合分粮的时间了,赵红兵也不准备继续聊这个话题了。
“李修文,你们新知青最近赚的工分要换粮吗?如果不去的话,我们就先过去集合排队了。”
赵红兵问完话后就准备招呼老知青们一起去晒谷场集合。
李修文听了后下意识的看向柳冬梅等人,他们都忙摇头表示不过去了。这也才赚了差不多十天的工分,至于干的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他们还是不去自取其辱了吧。
“这次要是我们不领粮食的话,这些工分怎么算?”
见其他人都不想去,李修文也不准备过去了,但该问的还是要先问清楚。
“你们现在的工分还少,如果这次不换粮的话,大队会把工分记到明年。到时候你们就跟明年的一起领。如果你们粮食不够吃的话,等下午大队分完粮后,剩余的粮食你们可以去买些回来。”
他们这些老知青里以前也有秋收前下乡过来的,所以赵红兵很清楚这个事。
“那好,我们明年一起领吧。麻烦赵哥过去时跟林队长说一声。”
“行,你们要是没其他问题我们就走了。”
赵红兵说完与新知青们点头示意后就带着老知青们去晒谷场集合了。
等老知青们走远后,李修文等人才聚在一起说话。
“李哥,刚刚你怎么不让我们说话?”最先沉不住气的周建党问道。
“老知青们的心不齐,我们要是插话了就要与他们混在一起了。到时候课本可不够分的。”李修文解释。
“李哥的意思是你那里有课本?”
听出李修文话中意思的周建党很是惊讶,他先前还准备明天去给家里寄信,让家里把他的课本邮寄过来呢,没想到他们这些人里竟然有人带课本。
“咳,不光修文哥那里有课本,我这也有一套,不过只有初中和高中的。”吴美庆默默的把手举起来说道。
柳冬梅眨巴了两下眼睛,也开口道:“我也带了,高中、初中、外加小学的课本都有。”
“你竟然连小学的都带了?这也太全了。”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了柳冬梅。她能说带着这些课本完全是意外吗?柳冬梅当时为了在周围人的眼里加强自己努力上进的形象,所以让父母把课本与棉被一起都给她邮寄来了。
她的本意是给她邮寄高中课本的,也许是当时没表达清楚,柳母给她收拾包裹时就一起给塞进去了,也算是误打误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