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爷给家里邮来一大包,京市的特产,还说过完年会回来看看。
“大奶奶,大爷爷回来还走吗?”叶宁问道。
叶家捐献的粮食,去年就结束了,那个玉镯空间也只是能放些东西,就连活物都放不了。
“你大爷爷信上没说,等他回来就知道了”大奶奶说道。
叶宁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期待大爷爷回来了。
日子平静地过着,春暖花开三月天,叶庄生产队迎来一个大日子,他们生产队的糕点小工厂开始生产糕点了。
叶宁也和村里的孩子一样,跑来看热闹,王福生是糕点厂里的大师傅,王春树做为和他一起生活的人,也成了学徒工。
王春树看到叶宁就把她拉到一边,往她手中塞了两块蛋黄酥,这是用土烤炉烤出来的,颜色金黄金黄的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宁宁,你先尝尝,要是喜欢,晚上我在给你送”,王春树不好意思的说道。
“谢谢你春树哥,我就是来看看,你去忙吧”,叶宁笑着说道,她也不好意思拒绝王春树的好意。
这个糕点小工厂是村里共有的,里面出产的糕点,也是村里统一送到各个供销社去,不但能卖钱,还可以换东西。
叶宁看了一会就走了,回家后,她把两块蛋黄酥给了叶氏,“奶奶,这是刚刚王春树给我的,”
“你不尝尝吗?”叶氏问道。
叶宁摇摇头,这个时候,卫兰从外面回来问道:“娘,我们家要养猪吗?,
上面给我们村分了二十头猪,我听村里人的意思,好像没人愿意养,都怕养死了”。
叶氏看向叶宁,叶宁想了一下说:“大娘,你去问问,要是这些猪,我们家来养,是不是就有一个人不用下地干活了”。
卫兰眼睛一亮,对啊!自从大锅饭解散,他们家除了两个小孩子,可是都要下地干活的。
第二天,大队长就拉着二十头小猪仔,送到了叶宁家,后院的猪圈里,这里几年前也是养过猪的。
叶国安和叶向阳跟着来到后院,叶向武帮忙把小猪仔都放进猪圈里。
叶国强看着这二十只小猪仔说:“国安,向阳以后这些小猪仔就交给你们,你们家一个人不用去地里干活了”。
“强爷爷,我奶奶在家照顾小猪仔,我娘身体重不能去夏收,我们家的公分要是不够,年底我们就用两头猪来顶”,叶宁看着叶国强说道。
这二十头猪,她一头也不会让它们死掉,有了空间里的灵泉水,她不怕这些猪长不大。
叶国强点点头,“我会和村民说的,你们家差的工分年底用猪肉抵”,他知道小丫头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叶宁每天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去后院给猪喂水。
春去夏来,王玉梅的产期临近了。
全家人都紧张起来,尤其是叶向阳,整日里守在王玉梅身边。
叶宁也懂事地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像烧水、递毛巾之类的。
这天夜里,王玉梅突然腹痛难忍,大家一下子忙碌起来。
叶奶奶赶忙叫叶向阳去请产婆,叶宁紧紧握着王玉梅的手,轻声安慰着。
“娘,不怕,我们会一直陪着你的”,叶宁安慰着王玉梅。
其实她也很紧张,但她不敢表现出来,怕娘亲更害怕,毕竟她娘这次怀的是双胞胎。
产婆赶到后,屋里传出阵阵痛呼声,叶宁被赶出屋子,她在屋外焦急地等待着,不时踮脚往屋里张望。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接着又是一声。
产婆出来报喜:“恭喜啊,是两个大胖小子。”全家人顿时欢呼起来。
叶宁冲进屋,看着虚弱的娘亲和襁褓中的两个弟弟,心中满是欢喜。
卫兰给王玉梅端来一碗红糖鸡蛋,高兴的对她说:“玉梅,你真有福气,一下子就生了两个孩子”。
叶宁凑到床边,仔细端详着两个弟弟红扑扑的小脸。
“娘,弟弟真好看,就像布娃娃一样”叶宁看着两个弟弟说道。
可能是王玉梅自从怀孕后,就一直用灵泉水做饭,吃的也都是空间出产的粮食,这俩孩子一点也不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皱巴巴的。
叶向阳满脸笑意,眼睛一刻也离不开妻子和孩子。
“宁宁出生的时候也好看,你奶奶抱着你都不舍得放下”,叶向阳对叶宁说道。
那时候他想抱一下女儿,他娘都不让,还好现在他可以抱两儿子了。
叶氏忙前忙后地照顾着王玉梅,一会儿端来热汤,一会儿查看屋子里是热了,还是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