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的老板姓王,叫王德发,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
听说陈阳是周正阳带来收猪的大老板,立即热情的带着大家去参观他的养猪场。
陈阳原以为这个猪场的环境会很差,现场看了一下,才发现猪圈里面的卫生其实打扫的很干净。外面的味道,主要还是来自未经化学处理的猪粪水。
而尤教授对猪的品种也很满意,他对陈阳说道:“这种北欧进口的长白猪,不仅长的快,瘦肉率也高,应该是跟他们合作的养猪场专门提供的品种。”
王德发没想到尤教授一眼就能看出自家猪的来源,惊讶的说道:“这位老先生真厉害啊,我们猪场的猪崽确实是县里的养猪场提供的。”
尤教授笑了笑,说道:“这种猪在很多大型养猪场都是专用品种。我在农大教学的时候也专门培养过。你们家的猪,养的确实好。”
王德发见尤教授夸自己猪养的好,得意的吹嘘道:“老先生,养猪这一块,我不是跟你吹牛。整个蟠龙镇我说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尤教授笑问道:“既然你养猪这么厉害,为什么养猪场不收你的猪呢?”
王德发闻言,顿时变得苦恼起来。他对尤教授抱怨道:“老先生,这种大型养猪场的名堂真多,一会说我的猪有问题,一会又说我的养猪环境不达标。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收猪。要不是家里的饲料供不上了,我也不想麻烦周书记的。”
尤教授闻言,让随行的工作人员抓住一头猪让自己看了看。觉得没问题后,又随机抽查了一些猪。大约半个小时后,他才停止了检查,对陈阳说:“小陈,我已经看过了,他家的猪很健康,可以用到公司的生产中。”
陈阳点了点头,对王德发问道:“王老板,你们跟县城那家养猪场签的合同还有法律效果吗?如果有效的话,最好先想办法跟他们解除合同。否则的话,我就是想帮你也无能为力。”
王德发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周正阳。“周书记,跟养猪场合作这个事当初也是您撮合的,您得给我做主啊!”
周正阳苦笑了一下。别人做镇委书记都是吃香喝辣,到他这里却是各种给老百姓擦屁股。
“老王,你下午带着合同跟我一起去县里的养猪场谈谈。如果他们不同意解约,我就找县里的领导跟他们谈。”
“谢谢周书记!”王德发见周正阳愿意出面,感动的眼眶都湿了。
陈阳等他情绪稍微稳定了一点后才问道:“王老板,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们肉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王德发下意识的问道:“你们公司能保证全部收下我养的猪吗?”
陈阳说道:“只要你们的猪跟今天尤教授检查过的一样,我们公司一定会收。这个可以直接写进合同里。”
王德发开心的说道:“陈老板,养猪这一块,我真不是跟你吹牛。整个蟠龙镇,我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陈阳有点受不了他的自恋。当即说道:“那你先去把合同的问题解决。我们还得去看看另一家的猪。”
王德发担心陈阳走了就不回来了,焦急的说道:“陈老板,周书记,你们来都来了,吃了饭再走吧。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咱们也可以再商量商量。”
陈阳见他误会自己了,便解释道:“王老板,我们这次过来,要解决的不是你一家的问题。另外还有一家养猪场的猪,也得我们去检查一下。合适的话,两家的猪都收。”
王德发闻言,长舒了一口气。他立即对陈阳说道:“你们要去的应该是隔壁村李发财家的养猪场吧?他们家的猪跟我家的是一个养猪场提供的品种。李发财养猪的本事虽然不如我,但在咱们镇上也算排的上号的。”
陈阳对他笑道:“王老板,我也是蟠龙镇的人。我怎么不知道咱们镇上有这么多养猪能手?”
王德发闻言,尴尬的笑了笑。他仔细打量了一下陈阳,然后说道:“陈老板一看就是很久没回老家,不知道我们这些新出的养猪能手也很正常。”
陈阳有点佩服他自圆其说的能力。但他的时间有限,不能在蟠龙镇耽误太久。当即说道:“王老板,不管你们两家的猪是不是一个养猪场提供的品种,我们都得实体去检查一下。”
周正阳也安抚王德发道:“老王,你放心。陈总既然答应跟你签约,肯定不会改变主意的。”
王德发闻言,只能作罢。
“周书记,陈老板,那我就在家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陈阳点了点头,然后跟周正阳一起去了李发财的养猪场。经过尤教授和随行工作人的检查,李发财家的猪也没问题。
陈阳猜测,应该是跟他们签约的那家养猪场内部出了什么问题。
不过,这不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 只要周正阳带着王德发和李发财去县里把合约解除了。他就可以合法买猪。
回镇里的路上,陈阳跟周正阳说了自己的想法。
“周书记,你们镇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养殖户对养猪感兴趣?我们公司对于生猪的需求量很大,这几百头猪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周正阳瞬间精神大振。他很认真的看着陈阳说道:“陈总,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的吧?”
陈阳笑道:“如果是开玩笑,我有必要亲自来一趟蟠龙镇吗?”
周正阳立即说道:“那我可以在镇里搞一个动员大会,组织大家一起养猪。就是不知道陈总对于养猪场的规模有没有要求?”
陈阳摆了摆手,道:“我对规模没有要求,可以养几头猪,也可以养几十头,几百头猪。只要是今天看到的这种长白猪,品质没问题,都可以长期合作。”
周正阳笑着对陈阳说道:“你要是对规模没要求,那咱们镇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能加入到你这个计划中来。”
陈阳要的也是他帮自己动员全民参与到自己的计划中。毕竟蟠龙镇有上万户农户,每户养两头猪,每年养两批,就能为公司提供至少四万头生猪。大大缓解了猪肉的供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