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落了柔则后,宜修心情颇为愉悦地往外走。
她才不相信以柔则的性子,真的会“每日诵经三个时辰”以至于劳累过度昏倒,八成是嘴上说说的幌子而已。
既然说自己要礼佛,那心不诚怎么行?
不如就罚她日日抄写经书,做点实际行动出来。
宜修倒是不怕旁人议论,这李格格和柔则格格发生口角,两人都有错,自己若只罚了李格格而宽恕了柔则,那岂不是纵的王府里恃孕生娇的不良之风盛行?
何况只是让嫡姐每天坐着抄抄经文平心静气罢了,年世兰当年甚至敢让怀着身孕的甄嬛顶着烈日罚跪,自己这样怎么不算一种宽和仁慈呢。
今日她本来打算进宫给德妃请安,碰上了这么个小插曲耽误了些时间,宜修的步伐加快了些。
“四嫂好。”
走到德妃寝宫附近时,碰上了刚刚从太学回来的十四阿哥。
他今日不知怎么,一副垂头丧气、心事重重的模样。
“十四弟有礼了。”宜修笑着还礼。
见他心情低落,宜修觉得自己身为四嫂还是有必要关心一下怎么回事。
何况他还是德妃最喜爱的孩子,说不定在德妃那里也能给自己留下个好印象。
“十四弟看起来心情不太好?”宜修温言询问道,“是遇到了什么事么?”
胤禵犹豫了一下,见宜修神色温婉,还是开了口:“今日太傅又批评了我的功课,还说我是众皇子中目前进度最慢的。”
宜修看着他尚且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不甘而失落的神色,嘴里一边小声嘀咕着,只觉得这孩子还有点可爱。
她不禁莞尔:“你在皇子中年纪尚小,进度一时跟不上你那些皇兄也属正常,只要勤加学习就好啦。太傅这话,也是想勉励你发奋图强。”
胤禵的脸色稍微好转了些。
年幼的他偏头看向宜修,忍不住问道:“四嫂,你说我是不是真的不擅长读书?”
他垂下头,眉眼里难掩落寞:“别的皇兄都得到过太傅的夸奖,唯独我没有,就连额娘,也时常因为功课的事对我严厉…”
宜修思忖了一下,飞快的组织好语言开导他:“人各有志,每个人也都有他擅长的领域和他的短板。十四弟既然忧心自己或许不擅读书,何不试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出类拔萃?”
胤禵的表情似懂非懂,看起来似乎把宜修的话听进了大半。
他歪头想了一会,很快便展颜一笑:“四嫂,你说的有道理,我自小喜爱骑射,连皇阿玛也常常夸赞我小小年纪就天赋异禀呢!”
宜修见他终于一扫方才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俊不禁道:“我们十四弟在骑射一道上的天资,我也早有耳闻。”
胤禵听了她的话两眼弯弯,尚且未褪去青涩的脸上满是喜悦:“真的吗?!”
宜修笑着点点头:“当然。”
她见安慰好了十四阿哥,便准备去德妃寝宫里请安。
“我要去看望德妃娘娘,十四弟也要回去么?”
胤禵摇了摇头:“四嫂你先去吧,我还要去马场和师父学习骑术。”
宜修觉得自己没看错的话,十四阿哥的表情重新又失落了一瞬?
她也无暇细想,转身正准备离去。
“四嫂!”
刚走出去没几步,便又听到十四阿哥在背后唤她。
宜修有些疑惑地转过头:“怎么了?还有什么事吗?”
胤禵小跑两步上前,给她塞了一个油纸包。
然后便告辞了。
宜修有些茫然地拆开那包油纸,里面整整齐齐地包了几块桂花酥。
她忍不住轻笑,果然是孩子心性,可爱的紧,不知道弘晖日后会不会也像他这样。
她仔细地将那油纸重新包起来收好,一边走路,一边思绪回到了上一世的种种来。
渐渐的,她嘴角的笑意淡了下去。
胤禵与胤禛身为一母同胞的手足,却兄弟离心。曾经成为众人口中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王”的他,最后却落得个被幽禁的下场。
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最终消磨成了一个暮气沉沉的活死人模样。
宜修不知道自己这次重生后能改变多少前世的轨迹,但她私心里还是希望胤禛能少经历一些亲生兄弟相残之事——这也是德妃与胤禛二人母子隔阂的一道心结之一。
从前的德妃临终前苦苦哀求胤禛放了十四弟,却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
这样想着,宜修一路走到了德妃的寝宫前。
“你来了,坐吧。”德妃见到她,吩咐竹息道:“上茶。”
“多谢额娘。”宜修规规矩矩地落座,端起茶盏啜饮了一口。
“柔则这一胎如何了?”德妃问道。
“回额娘的话,妾身已经让稳妥的太医负责每日去照看,目前胎像稳定,您尽可放心。”
德妃点点头,称赞道:“你是个懂事的。”
宜修含笑道:“都是妾身的分内之事。”
“老四年纪也不小了,如今膝下只有弘晖这一个儿子,比起旁的皇子,确实是有些子嗣单薄了。”德妃说。
宜修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额娘说的是。妾身本来也想着,姐姐如今有了身子不便侍寝,府中也确实可以添点新人来伺候了。”
德妃颔首:“不错,本宫也正是这个意思。”
她看了竹息一眼,竹息会意,端着一个锦盘走上前来。
锦盘上摆着的卷轴里,写着几名适龄官家女子的门第和年龄。
德妃微微抬了抬下巴:“如今你是这王府里的嫡福晋,也该替老四物色物色合适的人选。”
宜修简单地扫了卷轴一眼,一共三名女子,家世门第也参差不齐,上至正三品下至五品。
她的目光停留在“正五品绵州知州吕显之女,吕盈风”这一行字上。
吕盈风?没记错的话就是欣贵人。
上一世德妃直接将她指给了胤禛,没想到这次竟要自己来帮着“相看”一二。
不管德妃出于什么目的,总之顺着她上一世的选择来总没问题,何况吕盈风这人率直爽利,在宫中也是难得好相处的性子。
宜修微笑着将卷轴递还给竹息,起身行礼,对德妃道:“额娘的眼光,选中的姑娘自然都是好的。非要选一个的话,妾身觉得这位吕盈风姑娘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