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这一大家子六口人再加上丫鬟婆子,熙熙攘攘一大群人就进了西宁王府。
有那不知情的还很好奇,到底是谁家如此做派,真是够张扬的。
待听说了是佥都御史林大人的家眷就都了然了。
只听一位夫人说道:“听说世子妃出嫁时,就是指了林夫人做送嫁婶婶,这才一下子就怀了双胎的。
这位林夫人真是多子多福的命呢!”
周围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特别是里面本就有平日里同林家交好的人,自是跟着说了林家不少好话。
让那些和林家还不甚熟悉的人都起了结交之心。
因为是双胎,生的时候自然是艰辛了一点,所以西宁王妃坚持让水淙做个双月子再出来见人。
所以只有关系特别要好的才会被请到水淙的房间里去见面。
王熙凤和黛玉自然是受到了邀请,倒不是没有请宋夫人,而是她刚要去就被老北静王妃拉住了。
“你是长辈,有你媳妇和孙女过去就行了,哪里还要劳动你跑一趟。
你就在这里陪咱们喝喝茶、说说话!”
既然老王妃都这么说了,宋夫人自是没什么不可以的。
她把要送给新生儿的礼物给了王熙凤,让代为转交给水淙。
于是就只有王熙凤和黛玉往水淙屋里去了。
她二人过去时,正赶上南安郡王的王妃也在里面。
她是个和王熙凤差不多年纪的妇人,膝下已有一儿一女,儿子比黛玉大了三岁,女儿则比黛玉小一岁。
两家人虽算不上熟悉,但是在之前的宫宴上也都是见过的。
所以南安王妃一看见她们母女二人,就主动笑着打招呼。
“贵人来了。”
王熙凤连忙福了一福,“王妃取笑我呢。
在这里我哪敢担得起一个贵人之称啊。”
南安王妃浅浅一笑,“人人都说你是多子多福的命。
世子妃也说了,这次能生一对双胞胎多亏了当初出嫁时让你送嫁呢。
你岂能担不起一个贵人之称啊?
要我说啊,再没人比你担得起了!”
虽然句句都是好话,但是王熙凤觉得这话从南安王妃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像是捧杀。
自从新皇登基,林如海升官,对林家巴结奉承的有之,嫉妒愤恨的也有之。
所以王熙凤在与人交往中越发低调起来,生怕被人揪到什么错处大做文章,再影响到林如海就不好了。
这位南安王妃,前世就是她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远嫁,最终挑选了探春作为义女,和亲到了南方藩国。
而贾家,本以为送出这一个女儿能够得到天家的谅解,没想到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大厦倾倒,人去楼空。
所以王熙凤对着这位南安王妃,心中是存了一定戒备的。
王熙凤嫣然一笑,“既然王妃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笑纳了吧。
希望如您的金口玉言,我林家日后事事顺遂才好。”
南安王妃抿嘴一笑,再不多言。
黛玉这时忙把自家送给水淙的礼物全都拿了出来,一件件摊开来给水淙看。
哪个是祖母送的,哪个是母亲送的,哪个又是自己送的。
水淙果然先捡起她绣的两个肚兜,爱不释手地仔细端详着。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好的手艺。
这肚兜绣得真得是太鲜亮了!
我替麒哥儿和麟哥儿谢谢你这个姨姨了。”
黛玉笑道:“世子妃姐姐喜欢就好,我还怕你觉得我送的礼物太过简薄呢。
将来再告诉两个哥儿,就是那个姨姨,她可是个小气鬼。”
黛玉学着王熙凤平日里教育团圆兄弟的样子说出这句话,逗得水淙哈哈大笑。
“你这个促狭鬼,我哪里能是那样的人啊?
再说了,你当我不知道呢,真金易求,你林姑娘的绣品可是难得的。
这一针一线皆是用了心思的。
之前得了你的荷包,如今孩子们又得了你的肚兜儿,你待我真心,我自是明白。”
黛玉听得心头暖洋洋的,她凑到水淙身边,“姐姐,你真懂我。
你要是我的亲姐姐就好了。”
黛玉只有三个弟弟,连个妹妹都没有。
虽然这三个弟弟都很好,平日里对她的话那是说一不二。
但是随着年纪渐长,她越来越羡慕别人家的姐妹情深,可以一起说说悄悄话。
她和水淙,自皇觉寺避暑结识之后,两人虽然差了七岁,却也很是投缘。
若不是水淙这么早就嫁人了,两个人在一起交心的机会还能更多。
看望过水淙,林家母女和南安王妃结伴往花厅走去,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多位太太和姑娘们了,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如今黛玉也大了,王熙凤不过叮嘱她两句,二人就各自找相熟的人去聊天了。
黛玉本想去找湘云,结果看到她正被几位夫人拉着说话,小脸儿笑得红扑扑的,想必又是有意与保龄侯家结亲的,正在相看呢。
于是她自行找了个花阴处,轻轻摇着团扇,看着眼前这些姹紫嫣红,辨认她们都是谁,倒也不觉得无趣。
快到开饭时,只见黄鹂走到王熙凤耳边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她脸色变了变,很快恢复如常。
她扭头四处环顾了一下,看见女儿也正看着她,便对黄鹂说了几句,黄鹂点点头,又向着黛玉走了过来。
黛玉起身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黄鹂小声说道:“是少爷们那边不知和谁发生了点龃龉,但是这会已经没事了。
听说三少爷手上破了点皮。
奶奶说让姑娘不动声色地去问问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在王府里,她贸然就过去动静太大了给主家面子上不好看。”
黛玉一听说是朝哥儿出了事,立刻就往外走。
本来想着朝哥儿年纪还小,王熙凤是准备带在身边的。
但是他这次却难得不缠着黛玉,想和哥哥们一起去和男孩子们玩。
想着有两个哥哥在,又有嬷嬷跟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于是王熙凤便允了他同团圆兄弟一起,还再三叮嘱两个儿子要带好弟弟。
可是谁能想到刚才黄鹂来说朝哥儿摔了一跤,还把皮蹭破了。
虽说事情都已经处理好了,但是做母亲的毕竟不放心。
王熙凤想要过去看看,却也担心小题大做了让主家面子上下不来。
毕竟今天是西宁王府的喜事,如果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倒也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她正纠结着,正好看见了女儿也在,不如让她悄悄过去问清楚,自己也就不必担心了。
黛玉走到和外院相邻的抄手游廊处,便让黄鹂过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