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宝玉的安慰,宝钗很快也就恢复如初。
她好好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想通了。
不过是一个痴儿,即便是嫡长子又如何?
也就是添了一张嘴吃饭罢了,这府里又不是养不起。
李枫,现在应该叫贾茴了,就这样留在了荣国府。
贾珠这一阵子也日日早出晚归,问起来不是说在学堂里辅导学生课业,就是说有应酬。
时间一久,宝钗也就懒得再多问了,只要丈夫不给这院子里添人就行。
其实贾珠这段时日一直在打听佳苑的下落。
她既然把儿子托付给了自己,那她自己呢?
她还有两个孩子呢?
她们又会是怎样的下场?
听说顺亲王的家眷都被充入了掖庭,难道佳苑母女也已经成为宫奴?
贾珠很想问问在宫里的妹妹,只是又不知道要如何把这话带进宫去。
妹妹既然能把贾茴转交给自己,那她必然是知晓了自己与佳苑的关系的。
若是能想办法把佳苑救出来,让自己照顾她后半辈子也是好的啊。
事到如今,贾珠对自己丢官一事才有了更深刻的懊恼。
如果自己现在还在朝中为官,哪怕只是一个八品小官,想要打听这些事情都能有些门路。
而不是像现在,即便是之前关系还不错的衙中友人,见到自己也如同躲避瘟疫一般,恨不能绕着走。
自从娶了宝钗以后,贾珠本也下定决心,要和这个小表妹好生过日子。
但是这次顺亲王府谋逆一事,让他本已平静多时的心,又掀起了波澜。
虽说这个新婚妻子,各方面都是好的,只是……只是和佳苑比起来,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顺亲王谋逆一案在京中引起的轩然大波还在街头巷尾热议之时,荣国府上已经迎来了一桩大喜事。
国公府上衔玉而诞的孙子贾宝玉,要迎娶镇国公府上的毓秀县主了。
这可是皇上赐的婚,再加上宝玉刚出生时衔玉一事也曾让人称奇,所以京中百姓对这次的喜事还是抱有很大的兴趣的。
到了迎亲那天,必经之路两侧挤满了人,争相想要目睹这位衔玉而诞公子的真容。
虽说宝玉和牛晓绮两人一开始对这桩婚事都是抗拒的心态。
但是经过了一年多的消磨和家人的劝解,到了成亲这一日,倒也都有几分欢喜和激动。
毕竟成亲这种人生大事,一辈子也就经历这么一回。
牛晓绮换上喜服化好妆后,来送嫁的女眷们无不交口称赞。
把她夸得天上少有,人间绝无,很是满足了一番她的虚荣心。
送嫁的人中,还有平息将军府上的大少奶奶裘心颜,她是牛晓绮的表姐,这次自然也过来了。
牛晓绮虽然已经死了嫁给水溶的心,但是一见裘心颜,还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水溶。
她趁着裘心颜走近夸她貌美时,小声问道:“你说若是他见了我现在这副容貌,可会后悔?”
裘心颜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牛晓绮说的“他”是谁。
真是想不到表妹到了要上花轿的时候还对水溶念念不忘。
裘心颜真想回她一句“未来的北静王妃可要比你美貌多了。”
不过她也知道,即便要说,也绝不能这个时候说。
她笑道:“这种事情,我又不是当事人,我哪里能知道呢。
不过我敢肯定,等新郎官见到妹妹的时候,绝对是挪不开眼的。”
牛晓绮冷笑一声,“那是自然。
娶到我,算是他三生修来的福气。”
裘心颜抿了抿嘴,再没多言。
她自己也算是个新媳妇,她的婚姻也并非是自己期盼的。
但是她记得黛玉劝她那句话,真心换真意,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总会有好结果的。
如今她嫁进陈家也有多半年了,虽说与陈也俊之间谈不上郎情妾意,却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了。
容氏从她敬茶开始对她就颇有微词,甚至明着做些让她难堪的事情,但是陈也俊对她多有回护,让她倍觉温暖。
所以裘心颜把自己的心态放好,好生扮演好自己作为儿媳妇和妻子的角色,她觉得这日子总是能过下去并且过好的。
可是牛晓绮现在这个样子,她真是不知该如何相劝。
只希望表妹嫁人之后能有所改变吧。
毕竟做了别人的妻子和在家当姑娘还是很不一样的。
不一会,听说新郎官到了,牛晓绮盖上了盖头,等着新郎进来接她。
宝玉身着喜服,满脸是笑地进了门,彬彬有礼地作揖,请新娘出门上轿。
周围围观的媳妇、姑娘们议论纷纷,都说牛家这个姑爷长得好,和县主真是般配。
牛晓绮虽然盖着盖头,却也将这些话听到了耳朵里,心中更加舒坦了许多。
于是伸手牵起喜娘递过来的红绸,跟着新郎出去拜别家人。
待轿子到了荣国府,早有一众女眷在冷香阁里等候了。
宝玉从喜娘手里接过喜秤,挑开了新娘子的红盖头。
在场之人都是没见过牛晓绮的,一见之下,赞扬声不绝于耳。
毕竟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牛晓绮再如何趾高气昂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姑娘。
此时也难得娇羞地低下了头。
虽然宝玉之前已经看过牛晓绮的小像了,但是当这个活生生水灵灵的大姑娘坐在他面前时,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妻子居然是这样一个大美人儿。
宝玉眼中是满满的惊艳。
本也强颜欢笑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宝钗,在看到宝玉这样的眼神后实在是难掩心中的酸楚,和探春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就先离开了。
宝玉出去待客,留下新娘子让自家女眷招待。
按理说这招呼新人的重任本该是宝钗的事儿,她是二房正儿八经的大嫂。
可是宝钗临阵缺席,只得凤溪这个隔了一房的嫂子顶了上去,她热情地问道:“弟妹今日累了吧?
厨房里备了些点心,等下就让人送过来。”
牛晓绮看着眼前这位明眸皓齿的妇人不知该如何称呼。
正要开口询问,只见旁边另一位年轻妇人过来笑道:“这位是大房的琏二嫂嫂。”
说着又指着旁边两位姑娘打扮的人说道:“这两位是三妹妹和四妹妹,都要管你叫嫂嫂呢。
我是你二姐姐,比你早两个月出嫁,今日特地回来参加你们的喜事。”
说话之人正是刚出嫁不久的迎春,她虽是新妇,却也很快便适应了做少奶奶的生活,如今的待人接物,比之前在家时又干练了许多。
所以她一眼就看出了牛晓绮刚才的心思,连忙过来对众人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