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与牛晓绮正值新婚,感情正是浓时,两人这些日子好得如同蜜里调油,时时刻刻在一处。
宝钗在清辉阁里时常能听到旁边院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
她止不住地心酸,宝玉这是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了吗?
他不是还和她说心里会一直有她吗?
再加上贾珠这阵子把精力大多放到了贾茴身上,虽然他如今犹如三岁小儿,但是贾珠还是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教育,希望可以出现奇迹。
丈夫有意无意的冷落,再加上宝玉和牛晓绮的形影不离,让宝钗茶饭不思,竟在过年前两天病倒了。
宝钗这一病倒,本就忙着操持过年各项事务的王氏如同少了一只臂膀,忙得焦头烂额。
她本欲叫凤溪过来帮忙,又想起自己如今也是有两个儿媳妇的人了,既然大的那个病了,就让小的这个来呗。
于是她派人叫了牛晓绮过来商议过年一事。
牛晓绮一听是让自己协助操办过年的事,自然是乐意的。
她自问自己不仅相貌出众,理家管事也是一把好手,正好能让王氏借机看看自己的能力。
说不定以后自己就取而代之,成为这荣国府里的管家奶奶了呢。
所以王氏一说,牛晓绮便立刻应了下来,如此一来,每日里她早出晚归的,倒是比宝玉更忙碌了几分。
宝玉这一闲下来,又听说是宝钗病了,妻子才去给母亲帮忙操持过年的事务,他便生出了想要探望宝钗的念头。
但如今自己已经成亲,即便是连扮作丫鬟夜间探望这种事都做不成了。
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己之前和宝钗说过的那扇暗门,不如借此机会把它找出来。
宝玉借着妻子不在家的时候,假意在院子里晒太阳、逗鸟,实则是在满墙虽已枯萎但仍盘根错节密密匝匝的爬山虎下面去寻记忆中的那扇门。
没两天,当他摸到一个冰冷的铜锁时,他心下一喜,就是这里了。
这天晚上,趁着贾珠尚未归家,牛晓绮又带着丫鬟在王氏那里商议过年给各处送的年礼时,宝玉通过那扇暗门,从冷香阁直接来到了清辉阁。
还提前找了玉钏儿为他把风。
因牛晓绮对玉钏儿不善,所以玉钏儿明知宝玉这样做不对却也不加劝阻,反而纵着他这种行为。
宝玉先是躲在暗处观察了一会儿,确定此时只有宝钗一个人在屋里,这才过去直接推门而入。
宝钗正躺在床上小憩,听见动静,以为是莺儿进来送水送药,也就没有理会。
忽然一只冰凉的手放到自己的额头上,她这才一下子睁开眼,正对上宝玉那双满是担心的眼睛。
宝钗心中凄苦,她挣扎着起来,“你来做什么?
你又是如何来的?
可有让人看见?”
宝玉连忙扶着她,给她身后靠了一个软枕。
“宝姐姐莫急,没人看见我来。
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的那扇暗门吗?
我就是从那里过来的。
听说你病了,我心里急得很,自然是要看看你才放心。”
宝钗垂下眼睑,低声说道:“并无大碍,小叔还请回吧。”
宝玉见宝钗对自己如此冷淡,先是愣了一下,继而问道:“宝姐姐可是觉得我最近冷落了你?”
宝钗冷笑一声,“小叔这话说得没道理。
你我本就是叔嫂,话都不该多说,何来的冷不冷落呢?”
宝玉听见这话,明显急了,他一把拉住宝钗的手道:“宝姐姐说这话是想要我死吗?
什么叔嫂,什么话都不该多说?
我只当你是我的宝姐姐,你却要当我是你的小叔子?”
宝钗使劲抽出自己的手,委屈道:“难道不是吗?
如今你也已经娶了妻子,我们不是叔嫂还能是什么?”
宝玉听她提起牛晓绮,不由也沉默了,但是谁说自己有了妻子就不能关心她了呢?
宝钗见宝玉不说话,以为他也默认了两人叔嫂的关系,心里一酸,落下泪来。
“罢了罢了,之前种种就当做幻梦一场。
以后你我二人尘归尘、土归土,各走各的路吧。”
宝玉慌忙摇头,“不要,宝姐姐,我不要和你尘归尘、土归土,我不要!”
“呵,这岂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
若非如此,你我之间还能如何?”宝钗冷笑着斜睨着他。
宝玉看着宝钗这副神情心中大恸,他忍不住伸手将人搂在怀里。
“宝姐姐,你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人啊,要我如何能与你各走各的路呢?
我不能,我不能啊。”
宝钗心中酸痛,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
人在病中本就脆弱,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真心爱过的人。
宝玉见她这般,心中更是不忍,手忙脚乱地替她擦着眼泪。
不停地喃喃道:“宝姐姐别哭,你这一哭,我的心都要碎了。”
宝钗哽咽道:“你和弟妹那般要好,心里哪里有地方容得下我。”
宝玉摇着头道:“容得下,自是容得下。
她是她,你是你。
不管何时,你都是我的宝姐姐,我心里永远都有你的位置。”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了,两个人都吓了一跳,宝玉差点想要躲到床下去。
宝钗已经听出进来的人是莺儿,一把拉住了宝玉。
她知道,若是两人以后还想这般往来,是不可能瞒得过莺儿的。
而且,让莺儿知道这事儿,日后也好有个助力。
莺儿正是来送药的,她看见宝玉在宝钗床前坐着也是大惊失色。
宝钗看着她说道:“莺儿,我一向待你如何?”
莺儿回道:“奶奶待我如同亲生姊妹。”
宝钗说道:“既然如此,你可愿帮我,成全我?”
莺儿点点头,“自是奶奶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宝钗抬头看着她说道:“我和宝二爷之间的事情一向都没有瞒过你。
如今我生病了,他担心不已,便过来看看。
以后说不定还有类似的情况。
你自是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对吧?”
莺儿看着眼前的两个人,还能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曾几何时,她也同宝钗一样,认为将来定是宝玉做自家姑爷的。
她甚至都做好了要给宝玉做小的准备。
怎知天意弄人,好端端的让皇上赐了婚,宝二爷娶了什么毓秀县主,而姑娘却又嫁给了珠大爷。
让本来好好的一对儿夫妻,如今变成了叔嫂。
她觉得再没谁比她更懂自家姑娘的苦楚了。
如今听到姑娘这么说,她心中有数,忙点了点头。
“奶奶自是一百个放心。
莺儿心里只有奶奶,定是一心为奶奶着想。”
听见她这么说,宝钗和宝玉都放下心来。
莺儿把药放到桌子上,“二爷劝劝奶奶,趁热把药喝了,我去门外候着。”
宝玉听到这话,知道莺儿这是要给他二人放风了,心中也甚是感激。
“好丫头,以后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莺儿低头一笑,转身出去把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