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迎春对视了一眼,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没想到还没等她二人开口,惜春这个小丫头先发力了。
她本就在帮方氏看牌,顺势依在方氏肩上,“那婶娘可不许偏心,将来也得给我找个二姐夫那样的夫婿才行。”
方氏平日里就爱她的娇,而且这话从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口中说出来也不让人觉得厌烦。
她笑着在惜春脸上捏了一把,“不知羞。
等你到了你二姐姐这个年纪再找婶娘说这话吧。”
惜春捂着脸笑着“哎呦”了两声。
黛玉接过来笑道:“四妹妹倒是还小呢,也不急,但是三妹妹不过比我小几个月而已,不知道二舅妈有没有什么打算。”
探春咬了咬牙,知道姐妹们都在帮着自己,若是自己这个时候还要不好意思,倒枉费了大家的一片好心了。
她红着脸说道:“从不曾听母亲说起,只怕她都忘了我如今几岁了。”
贾母听到这话,去抓牌的手稍稍顿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把牌抓起来,看了一眼,扔了出去。
在座的人心眼子加起来能有八百个,岂会听不出这几个小姑娘话里话外的意思?
只不过方氏虽然也疼探春,可她毕竟是二房的人,婚事自有王氏这个做母亲的做主。
还不像惜春,父母皆亡。
虽有兄嫂,但是哥哥是个不顶事儿的,成日家花天酒地。
上次还想把尤二姐塞给自己儿子。
那次之后,尤二姐不见了踪影,他倒是真把三姐给抬了姨娘。
嫂嫂尤氏还算是个好的,只不过如今一心也都扑在孙女身上,早就把惜春全权委托给她了。
所以惜春的婚事她敢做主,探春的婚事……她确实也是有心无力啊。
王熙凤也存了帮探春的心,前世她就可怜探春远嫁番邦,今生若是能帮她寻一门好亲事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她见女儿都开了口,她这个做娘的没理由不帮一把。
“二嫂嫂估计是掌管了中馈,事情太多了,所以才忘了三丫头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
虽说这亲事该是‘父母之命’,不过家里不是还有老太太呢嘛。
您若是愿意出马给三丫头寻一门上好的亲事也不难。”
贾母正看着手里捏着的牌,听到女儿这样说,用余光瞟了她一眼。
二房这个庶女,确实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性子也好,若是真能寻一门不错的亲事,将来对家族也是个助力。
她也不是不明白小儿媳妇心里那点小九九。
她估计就是想这么拖着,等探春年纪大了,着急嫁人了,随便不管香的臭的塞给哪一户人家也就罢了。
若是早早就开始给探春说亲,怎么着也得找个差不多的才是嘛。
所以只要没人提起,她就装作不记得探春也该说亲了。
贾母看到这屋子里的人都看着她,似乎也该对此事表个态了,不然真当她老糊涂了不成?
贾母扔了一张牌出去,迎春笑道:“这可出到我心上了。”
说着吃了贾母这张牌,又挑了一张打出去。
她下首的王熙凤刚要摸牌,只听贾母大笑道:“我等的就是你这张!
胡了!”
说着把牌一推。
大家齐齐看去,果然是胡了。
方氏一边洗牌一边笑道:“姜还是老的辣,迎丫头自以为吃了老太太的牌,殊不知自己把老太太喂饱了。”
迎春摸出一片金叶子递给黛玉,黛玉帮着贾母收了。
迎春笑道:“老太太素来疼我们这几个孙女儿,我孝敬她老人家也是应该的。”
大家把话都已经递到嘴边儿了,贾母清咳了两声,笑道:“不过几片金叶子而已,就当是孝敬我了?”
迎春忙说道:“您老人家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只管和我们说。
我定寻来孝敬您老人家。”
贾母笑着摆了摆手,“如今二丫头去了郭家当少奶奶,这说话也是硬气了。
只要我说,她就寻来孝敬我。
可见这女人嫁对了人就是不一样。”
说到这里,她沉默了一下,“如今三丫头也到了年纪,既然她母亲忙于家中琐事顾不上,那就由我这个老太婆替她再分担分担吧。
给我三丫头也寻个好亲事,将来好生孝敬我!”
探春听到这话,知道老太太这是要管自己的亲事了,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她鼻子发酸,说话也不免带了些哭腔。
“我将来定会好生孝敬您!”
方氏看她快要掉下泪来,忙打圆场道:“你看看,是你二姐姐输了,又不是你输了,她还没哭呢,你可快要掉眼泪了。
快拿着婶娘这些金叶子买果子吃去。”
说着还真得摸出几片金叶子递给探春,惹得探春哭笑不得。
不过谈笑间老太太真得应了探春的亲事,倒让在场的几位姑娘们都开心不已。
只要老太太出马给探春寻了好人家,王氏就是想不同意都不行吧。
探春不比贾珠、宝玉,是她亲生的,在亲事上贾母怎么都要顾忌她的想法。
不过是一个庶女,即便由着祖母给定了亲,王氏也不好硬推了。
又玩了一会牌,鸳鸯过来说郭家的姑爷过来请老太太放人了。
“姑爷说了,二姑娘有了身子,还是要小心些好。
等她生完孩子,定好生陪老太太打上几天几夜的牌。”
贾母佯装生气道:“看看,看看,好像是我扣着他媳妇不放人呢。
殊不知是他媳妇在这里要赢孩子的满月酒银子呢。”
说得众人又都笑了起来。
大家打趣了迎春几句,也就放她回去了。
等迎春走了,王熙凤母女又陪着贾母喝了几杯茶,也准备告辞回家了。
贾母说道:“今日提起三丫头的事儿,你也帮忙挑着些。
我毕竟年纪大了,这几年都没怎么外出走动,以前走得近的人家也都疏远了。
如今竟一时不知道谁家有合适的儿郎。
既然已经答应了三丫头,自是要给她寻个好的。
你们林家如今蒸蒸日上,往来的人家也多,你这个做姑姑的,多给留个心。”
王熙凤一看,这是把活儿派给自己了啊。
不过是说个亲,倒也没什么为难的。
更何况她也盼着探春日后能过得好。
于是她点点头,“娘,我省得了,定会参照二姑爷的的标准给三丫头找一户好人家的。”
贾母见女儿应了此事,也就放心得笑了。
三丫头有女儿帮着,惜春有方氏,这两个孙女的亲事都错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