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快些告诉母亲啊,她肯定是要过去看望的。”圆哥儿急道。
“我知道啊,可是母亲如今在王府照顾姐姐呢,这可又要如何是好?”
团哥儿觉得这事情怎么就都爱往一起凑呢。
圆哥儿想了想说道:“那咱们也不可能瞒着母亲啊。
万一外祖母……没有让她见到最后一面,将来定是会成为终生遗憾的。”
团哥儿觉得是弟弟说的这个道理。
只是母亲这一去荣国府,谁知道要去多久,是否又会留宿?
姐夫本来就是怕姐姐一个人在府里有什么事,老太妃年纪大了照顾不周,才求了母亲过去陪伴。
如今母亲若去了外祖那里,又要谁来照顾姐姐呢?
圆哥儿看出兄长的犹豫,“嗐,咱们就别在这里乱想了,让母亲自己决定吧。
她向来有主意,哪里用咱们在这里替她瞎操心呢。”
团哥儿觉得弟弟说的也对,母亲一向是家里最有主意的人。
上次父亲失踪的时候,她虽悲痛,却也强忍着把事情桩桩件件都安排妥帖。
相信这次这件事她也会安排好的。
拿定主意后,他兄弟二人便一起去了北静王府。
王熙凤听说团圆兄弟来了,忍不住心慌意乱,这一阵子的坏消息实在是太多了,她生怕又听到什么不想听的。
结果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团哥儿一进来就扶着她的胳膊说外祖母不太好了。
王熙凤打了个趔趄,圆哥儿连忙从另一边将母亲扶稳。
“娘,您莫心急。
大舅妈也说了,虽然太医说怕是不大好了,却也还能再坚持几天。”
王熙凤含着泪说道:“难道……难道真得是躲不过了嘛?”
前世就是元春进入冷宫后贾母病亡,今生看来又是这样,她竟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似乎自己做得再多,还是改变不了命定的结局。
这话听在团圆兄弟耳朵里以为是说外祖母躲不过这一劫了,也都低头默然。
黛玉听闻贾母病危,也是心酸难耐,她知道母亲定是想要过去看望外祖母的。
她主动开口说道:“娘,您也别太难过了,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呢?
不管怎样,您先过去看看吧,想必外祖母也是想见到您的。”
说到最后她脸上流下了两行清泪,“若不是我现在这个样子,我也是想同您一起过去呢。”
团哥儿扭头劝道:“姐姐,你也莫要太难过了,我会陪着母亲一同前往,外祖母会明白你的心意的。”
黛玉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点点头。
王熙凤看着女儿问道:“我走了你这边可要如何呢?
毕竟女婿还在宫里忙着呢。”
圆哥儿和团哥儿互看了一眼,按照来时路上商量好的说道:“娘,我和哥哥商量过了,我留在府里就是。
小舅子住在姐夫家,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
我和姐姐是亲姐弟,我又住在外院,再没什么不能行的。
万一姐姐有什么需要用的人事情,好歹有我在这里照应,大家也都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熙凤这时才切身体会到孩子多了的好处。
团圆兄弟如今已经十五岁了,过一两年都该说亲了。
他兄弟二人虽然性情各异,但都是可靠之人。
虽说王府家大业大,丫鬟婆子众多,但是这种特殊时期,黛玉身边能有个自家人陪伴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王熙凤点头说道:“你二人考虑的甚是周到,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我同团哥儿一起去荣国府,圆哥儿留下来陪着玉儿。”
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王熙凤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和团哥儿一起往荣国府去了。
王熙凤抵达时,贾母刚喝了药睡着。
看着床上躺着的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王熙凤的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般往下掉。
前世她作为孙子媳妇,是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之人,受尽她老人家的宠爱。
这一生,她作为女儿,更是享受了贾母作为母亲对她的爱。
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经把贾母视作亲生母亲一般。
王熙凤一直以为,这一世改变的事情太多了,贾母说不定能再多活十年二十年。
可是谁又能想到,她不过才过了八十大寿没多久,居然就要油尽灯枯了呢。
方氏已经哭了几日,如今看起来到已经平稳许多。
她见小姑子这副模样,倒能沉下心来劝她。
“你也莫要太过难过了。
毕竟人年纪大了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如今她的孩子们都在身边,相信老太太也是知足的。”
王熙凤抽抽鼻子,“大嫂,娘那样偏心二哥,你竟一点儿都没有怨气吗?”
方氏叹道:“这个时候可说这些做什么?
我若说没有怨过那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那次她听了你二嫂的话,认为是我们大房算计了宝玉媳妇的孩子。
那次啊,我是真真儿寒心。
不过还好老太太也不是真糊涂,最后还是还了我们大房清白,又主动提出了分家。
光是这一点,都足够我感谢她老人家的呢。
你不知道,这分家以后我的日子过得有多舒心。
人嘛,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更何况母亲不过是有些偏心而已。
平心而论,难道你对你的五个孩子就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我扪心自问,在琏儿和瑚儿之间,我是更看重琏儿一些的。
毕竟是我第一个孩子,也是我第一次当母亲,感情多多少少是有些不一样的。”
王熙凤沉下心来细思,大嫂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己在这五个孩子里面不也最偏心黛玉嘛。
而且就四个儿子来说,虽说她个个都是爱的,但是也很难保证对每一个都一样。
说了会话,王熙凤也不像刚过来的时候那么难过了。
她问道:“二嫂呢?”
方氏又叹了一口气,“她如今自顾尚且不暇呢,哪里能过来探望母亲啊。”
“是为了娘娘的事?”王熙凤问道。
“可不是嘛。
听说娘娘出事之后,她和母亲同时病倒。
所以我这才把母亲接回来照顾。”
她这一解释,王熙凤就明白了为何贾母又回到荣禧堂来了。
“二嫂她……严重吗?”
方氏说道:“听大夫说不过是刺激过度,一时难以接受才会昏倒的。
将养一段时间也就无妨了。
只不过这段时日还喝着药呢。
万一过来后,她再有个什么不太好的,我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索性就不让她来了。”
王熙凤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而且元春被打入冷宫,王氏的心情可想而知,她也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