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翊皇用于炼铁的高炉,就设在这座炮台中央的一座风车之中。
这座风车建在炮台之上,不但有利于接收风力,还可以作为了望塔使用。
至于他用来炼铁的矿石,则是从朝鲜的茂山郡买来的。
朝鲜咸镜道的茂山郡有丰富的铁矿藏,
现代已经探明的工业储量高达30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
其中,适合露天开采的储量约10亿吨。
20世纪30年代,北朝鲜建成茂山铁矿。
2005年,中国取得了茂山铁矿的50年开采权。
朝鲜可谓是一个天生的土豪,是家里有矿的典范。
其铁矿石储量接近世界前十位。
它还拥有全球最大储量的稀土矿床,有望将全球已知稀土氧化物资源量扩大一倍。
其菱镁矿储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储量在世界前十位的矿物还有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7种。
此外,朝鲜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常与银、铜等矿共生。
朝鲜还拥有“矿物标本室”的美称,
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钨、钼、铅、锌、铝、镁、铁、石灰石、云母、石棉、重晶石、萤石、石墨、菱镁和煤炭等。
朝鲜西海海底堆积盆地面积大,有天然气、煤炭、铁、铜、镍等大量地下资源。
不过这些都是现代才探明的矿藏。
其中以明末的技术条件可以开采和利用的主要就是铁、煤、金、银、铜、石墨等矿藏。
朝鲜铁矿石储藏量丰富,现代探明的埋藏量在90~110亿吨以上,
主要有磁铁、褐铁和赤铁,多分布于地表层,易于开采。
论储量,茂山郡在其中占比最高,论品味,则是平安道的价川郡最高。
朝鲜的煤炭储量也很丰富,现代已探明可开采储量147.4亿吨。
其中无烟煤储量117.4亿吨,褐煤储量30亿吨。
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的平安道,东海岸的咸镜道主要是烟煤。
李国助就很渴望南海边地公司能从李氏朝鲜手中取得朝鲜北部一些矿山的开采权。
特别是平安道的优质铁矿和无烟煤矿,用它们炼铁,肯定能铸造出优质的铸铁炮。
而且比用木炭炼铁成本低,还能保护森林资源。
这方面英国就是个前车之鉴,
由于在欧洲最早掌握铸铁炮技术,16、17世纪,英国炼铁主要是用木炭,
再加上造船,致使本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极大破坏。
直到18世纪初,掌握焦煤炼铁技术后,这种情况才逐渐有所缓解。
不过李氏朝鲜当局对矿产资源的管控极其严格,
国内的私人都很难获得开矿权,就更别说是外国人了。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辽东矿监税使高淮,
就曾想到朝鲜开矿征税,结果遭到了朝鲜的多方抵制。
相比之下,明朝虽然有盐铁专卖制度,也难免贪官污吏的盘剥,
私人起码还是能获得矿山开采权的。
所以目前,李国助主要还是从罗津港购买朝鲜的铁矿和煤矿。
至于以后,也许可以通过与朝鲜达成共同防御条约,以获得朝鲜北部一些矿山的开采权。
尤其是鸭绿江和图们江沿岸的一些矿山,是李国助志在必得的。
因为那不仅可以为永明城邦提供必要的铁矿和煤矿,还能为接应辽东难民提供方便。
不过咸镜道那种以烟煤为主的煤矿不经过处理,是没法用于炼铁的。
考虑到目前的人手,李国助还没准备炼焦,主要是用这些烟煤制作煤饼,用于取暖。
煤饼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
当时制作煤饼主要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
煤炭开采后,块状的煤炭大小不一,而且粉末状的煤末也很多。
将煤末和粘土等粘结材料混合制成煤饼,可以使煤炭更好地成型。
在古代,一些铁匠铺附近就会有制作煤饼的场所。
煤饼能够持续稳定地燃烧,为铁匠提供稳定的燃料来打铁。
唐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更加广泛,煤饼在民间的使用也逐渐增多。
当时,城市里的居民开始用煤饼来取暖和烹饪。
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汴京城中,许多家庭在冬季会购买煤饼用于室内取暖。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也有专门售卖煤饼的店铺。
这些店铺会雇佣工人将煤炭加工成煤饼,然后出售给居民和商户。
制作工艺也有所改进,除了加入粘土作为粘结剂外,
还会尝试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来改善煤饼的燃烧性能,如少量的石灰等。
就算是用来制作煤饼,无烟煤仍然是最好的材料,用烟煤是迫于无奈。
但通过一些技术,仍然可以用烟煤制作出无烟的煤饼。
比如在烟煤中,长焰煤、气煤等挥发分较高,燃烧时烟雾较大。
而肥煤和焦煤的粘结性较好,挥发分相对适中。
所以要用烟煤制作无烟的煤饼,可以优先考虑肥煤和焦煤。
再比如可以把烟煤粉碎得足够细,然后进行筛选,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杂质。
细颗粒的煤在制作煤饼时能够更好地混合粘结剂,
并且在燃烧时能够更充分地接触空气,减少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
也可以添加一些有助于减少烟雾的添加剂,如一到三分的石灰。
它可以在燃烧过程中与煤中的硫等杂质反应,
生成固体物质,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雾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从炉灶结构上入手,减少烟雾的产生。
带有通风装置的炉灶,通过调节通风口的大小来控制空气进入量。
合适的空气供给可以使烟煤在煤饼中更充分地燃烧,减少烟雾产生。
煤饼的制造工艺只要再做一个小小的调整,就是蜂窝煤了。
由于有蜂窝状的孔,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比普通煤饼更大。
在燃烧过程中,空气能够更充分地进入煤块内部,使煤炭燃烧得更完全、更高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进,却是直到现代才出现。
不过李国助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倒是让这个迟到的改进提前三百年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