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去找村长,跟他说说这些事。”
“天都黑了,明天去不行吗?”
“明天还有一天的事,我得和顺子说一声,让他明天休息一天,还有草木灰,得麻烦村长叔帮我们收,家里天天来人,受不了。走咯!”
心里搁着事,他睡不着。
“风子和三哥一样,眼里心里都是活,一会都不能等。”
苏氏:她有点想当家的了!
“娘,几个婶子来帮忙,就在老房子那里干吧,距离井水也不远。”这么多人都在新宅这边,处处不便。等挣了钱,她还得再建个小作坊。
这银子,咋就怎么挣都不够呢?
是她心太大了吗?
“你看着办就行。”
方小宁给了宋风八十两银子,“能买多少买多少,以后,三不五时去买一次,我们生意越好,你就要越小心,肯定会有人眼红。”
“我懂,我想过了,以后实在不行,我就多跑几个县城,每个地方买一点。”
第二天,几家婶子就过来了,衣裳穿的干干净净,腰板子也是直直的,她们以后也是能挣钱的人了,一天20文,一个月就有600文,大半两银子呢?一点不比爷们差!
家里的都跟她们说,安心在这干活就行,家里的活一点不用操心。最开心的就是刘婶子,她带着儿子,干几年,盖个房子,给儿子娶个媳妇,这辈子,她是啥遗憾都没了。
“婶儿,咱们的活儿就是洗猪小肠,灌肉,小姑教你们咋干,老屋子里,火已经升起来了。”
“嗳!”
宋小姑带着她们走了,手上还拿了几个围裙和帽子,风子媳妇说,做吃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干净,头发绝不允许掉肉里去,每天上工必须戴帽子。
这个她懂,去年冬天,她们干活一直戴着。
“嫂子们,咱们今天就清理这个小肠,处理的时候有些费劲……”
宋小姑教的认真,学的人更是认真。方小宁看着围在井边的人,笑笑。小姑,有点夫子的风范。
宋顺子今天没赶车,就挨家挨户的通知大家,他们家收草木灰,一簸箕一文钱。
“这玩意你家也要?”早说啊,这些年他们倒掉多少了?
“嗯,一文钱一簸箕,以后家里的都别倒掉,凑够数就带咱家里去。”
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他们还要这玩意,一文钱也是钱呀,这和地上白捡有啥区别。
至此后,草木灰成了枣树村的宝贝,尤其是小孩子最积极,凑齐一簸箕,换了买糖吃,多好!
这次帮工的,他们已经事先说好,不管饭,所以,到了中午,洗干净手,都自觉的各自回家,一路上说说笑笑。
本来还担心太精细的活他们干不了,没想到就是洗洗肠子,刮刮肉,虽然宋春妮说,刮肉不好刮,容易刮烂,可是宋家愿意让她们练,她们多刮刮,总能成,这不就和刮萝卜皮一个道理吗?
宋家的活,轻省,工钱又高,她们真是烧了高香了,才能找这么个好活!
“这几个嫂子干活很利索。”吃饭的时候,宋春妮夸赞道。
方小宁认同的点头,半天时间,家里的小肠就全部收拾干净了,下午就能刮肉。“都是天天厨房,地里干活的人,手脚是利索。”
这人请的值当!
天黑透了,宋风才回来。
他这一趟,收获颇丰,不但把县城所有铺子里的几味药材买了个精光,还带了几十副的猪小肠,上好的猪五花一百斤。
“你哪买的这么多的小肠?”
看到这么多的小肠,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这么多,可以灌好多腊肠出来。
“把县城杀猪的几乎全跑了一遍。”
方小宁带着苏氏去给他热饭,宋小姑在帮着卸货。
“累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