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的孔雀帝国国师和孔慈闻言,只默默摇头。他们不久前还豪情万丈,最后却落得两人体重创、军队殆尽的结果。面对如此悲惨的现实,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而罗马帝国的国师同样无法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脸色阴沉如墨汁。他意识到当前最要紧的是商议下一步的布局,而非纠结于错误的情报。之前留那名重伤战士一命,只是为了制造混乱和恐慌。
早已洞悉一切的嬴长夜对此早有预料。
“其他士兵呢?”
白羽帝国国师阴冷问道。
被吓得瑟缩不语的信使只能回答:“不…不知晓,将军让末将先回来通报。”
咸阳城这边,秦始皇嬴政一大早便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公诸于朝堂,群臣闻讯又惊又喜。毕竟这是继第一次战胜利陵城之后,秦军再次展现出无敌的战斗力。
“夷陵军依旧如此强大,定能在这次战役中歼灭所有胆敢犯我边界的异族。”
“可不是嘛,要是没有夷陵军保护我们393人,我们又怎能苟且存活至今?”
### 改写后的版本:
“大秦帝国的精锐军队确实强大,而有了夷陵军的支持,其威力更是无与伦比!”
“……”
嬴政目睹群臣齐声赞誉夷陵军,微微一笑。当前,夷陵军正在守护夜儿……
未来,夜儿即位之后必定也将站在这一高位之上。
紧接着,章邯详尽描述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目的在于提醒在场的所有人:如今的大秦帝国,不论是精锐军队还是夷陵老祖的力量,都无法被撼动!
在一片树林中的开阔地上,上万名九大帝国士兵的 ** 纵横交错地堆积在一起。一些 ** 已经残缺不全,倒毙在路旁;而更多的则因践踏化为了泥泞的一部分。异族人的头颅一个接一个地被砍下……
听到这里,在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特别是李斯,他浑身一震,感到毛骨悚然。
看来,夷陵军不仅勇猛异常,而且他们似乎全力支持太子夜儿。回宫后必须告诫他人,切勿招惹太子。
陛下今天提到这些信息,意在让大家明白,每次夷陵军出现都是为帮助太子及支持大秦帝国。
在众人的心中不由浮现出同样的念头——那无比凶悍的重骑兵!
有些人机灵地想到了这次李文奉命来到咸阳担任要职,恐怕也是出于陛下的安排,或者也有远驻边关长公子的意思。
“待公子回来之时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不错,我们真得庆幸夷陵军对我们没有任何敌意,不然我们现在可能会和那些尸骸差不多。”
“确实如此。”
李斯沉默未语只是默默点了点头,显然深有同感。
夷陵骑兵的威名早已名扬天下,回想曾经铁浮屠曾一夜间 ** 掉无数匈奴……
当年匈奴的铁骑足以与大秦抗衡一时。
再说到后来百越部族、狼族甚至胡亥刘季以及项少羽……还有大泽山与桑海城小贤圣庄的人,个个都身怀绝技。然而面对夷陵军时,这些人几乎变成了废物……不知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训练出了这等强大的队伍。
朝堂中的武将此刻心中也羡慕起李文,看他的目光充满敬佩。
但眼前这支被称为“死神”的队伍轻松击败了九大帝国的强大军队……让后者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让他们感到格外满意。
李斯思虑半刻,心里对公子扶苏愈发警惕。
他也十分清楚,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扶持扶苏。
如果换成扶苏来处理这些问题,在没有夷陵军的情况下确实会很难应对。
而且无论如何,也需要有像他这样人的支持。
因此从今以后,谁若敢说公子扶苏的坏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反驳。
现在他们作为大公子幕后的支柱断不能做有损于他的事。
无论如何,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将以长公子的利益为重,时刻保持对他最坚实的支持。
此时,大秦边境的情况同样引人注目。当九大帝国的国师与孔雀帝国的国师商讨对策时,孔子已经悄然安排好了后续事务。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明显可以察觉到一个共同点——依然在讨论如何让对方割地赔款。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继续谈割地赔款对那些生死未卜的将领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现在看来,夷陵的事态和他们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但事实上,要做到像夷陵军队那样缜密的心思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即使现在想要制造什么混乱,也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毕竟关于夷陵城的状况还无确切消息。
孔雀国国师最终忍受不了这些人空泛的争吵,“难道现在对于身处夷陵城的人,你们没有任何想法或意见吗?”他忍不住说道。
在这些国师眼中,九大帝国派出的人并不是没有对夷陵城产生动摇的信心,至今仍一无所知的命运确实让人叹息。倘若真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则可能会引发九大帝国内部动荡不安。而这种局势一旦发生将对他们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对他们当然是心思齐一的。”罗马帝国代表回答。看到白羽帝国人的脸色不佳,也理解这消息令人心绪低落。
虽然他们此刻的决心坚定,愿意携手渡过任何困难。但是如果真出现早先担忧的情形,他们该如何面对?而且,与孔雀帝国紧邻大秦西疆相比,其他帝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
尽管拥有传送术来弥补距离差距,频繁使用也绝非长久之计。千里迢迢抵达此处,难不成只是为他人铺路?
“若有进展,肯定早已传回消息。到现在依旧无声无息,这难道不会引起你的疑虑吗?”孔雀帝国国师不留情面地指出。若非这些外部势力前来,原本一切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无需依赖他人助力。
如今虽有不少人员参与进来,却也相应需要分摊资源和利益给他们。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人怀有异心;但如果各方都能够共同获得利益自然是好事一桩。只是,孔子担心的是,这些大国的代表并没有如孔雀所说般团结一心,各自怀揣不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