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其实都知道,改制中,一万多人的生计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矿务局其实已经无法再承担,职工工资和退休工资之外的的各项福利,这个也不符合现在国企改革的精神”
冀文化兼任矿务局的纪委书记和审计部部长,也是带着协助董远方完成矿务局的改制任务的。
对于董远方和冀文化,其实他们在矿务局都只是过客,完成改制后,可能都会被调走。
董远方有些于心不忍,但是冀文化没有那菩萨心肠。
“冀书记,你说的大家伙都明白,但是我们理解,不代表广大职工能接受。以前大家只管生产,生活都交给矿上的后勤部,现在完全剥离开,恐怕大家适应不了”。
作为矿务局的老人,又是后勤部长,还兼着工会主席,曹利民肯定是站在广大职工的角度去考虑。
董远方眼看,两边的意见完全不一致,也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
如果还像现在一样,那么矿务局仍然是背着沉重的包袱上路。
但是彻底不管这些职工的生活,那么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大家说的都不错,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向就有偏差。”
董远方看着大家也没争论出过结果,只能提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大家来定。
“我有个建议,仅供大家参考,也可以带到职工代表会上,让大家表决”
“第一,目前的矿务局生活区,已经承载不了这么多人生活,肯定是要拆除,一部分地方建设新职工宿舍,其他地块预留建设电缆厂。”
董远方看大家没有提出异议,接着讲。
“第二,我们矿务局与布文县里结合,在布文县区周边买下更大的一块地,建设矿务局职工新区,同样与县卫生局、县医院、县教育局等充分结合,重新完善配套设施”;
“第三,我们矿务局与县交通局,联合成立公交公司,解决职工新区职工到矿上上班的交通问题。”
“第四,职工新区的地,跟县里低价购买,所有的房子和基础设施我们建设,给布文县城增加十分之一的人口,带动的消费贡献不少,县里应该不会反对”。
布文县总人口五十多万,县城人口不到10万,城市化率不高,当时商品房在小县城还没有兴起,县郊的地价不到10万一亩,矿务局买下500亩基本就够了,加上所有的小区建设,基础实施完善,搬迁安置,所有的费用,基本上也就2个亿。
正好是准备建设电缆厂的那笔金额。
“我们冶炼厂投产后,电缆厂就没那么急切了,那两个亿到账后,可以开始着手生活区的搬迁事宜,争取两年内全部完成。”
董远方这样定下来,大家也没有再发表意见,县里由董远方去沟通,他兼任着县委常委,副县长,双方共赢的事情,这个好协调。
只是,怎么说服大家接受离开生活区,到县里生活,这是个老大难的事情。
“曹部长,工会主席的责任重大呀,怎么说服大家的事,就交给你了”
冀文化接过董远方的话,看着曹利民说道。
曹利民也是无语,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上万人的生活改变,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董局,年轻人还好,住的更舒服一些,离县城也近,何乐而不为。
对一些退休的老人,在矿务局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方式,让搬到县里,住集资楼,他们估计难接受。”
曹利民没有接冀文化的话,而是看着董远方,说出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