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凑热闹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在田老头子生病期间,照顾他饮食起居、寻医问药忙前忙后的竟然不是他那唯一的儿子田福和六个女儿女婿们,而是那个一向以能干着称的儿媳妇林晓。无论是端茶送水还是熬汤喂药,林晓都做得无微不至。当田老头子最终因病离世时,众人本以为这下该轮到田福站出来主持大局了,但没想到依然是林晓有条不紊地操持着所有的丧葬事宜。从联系殡仪馆到安排葬礼仪式,再到接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每一个环节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看着这一切,村民们不禁纷纷感叹道:“田老头子可真是有福气啊!能娶到这么个既贤惠又能干的儿媳妇!”
要知道,就连一向挑剔的林晓婆婆,如今也是逢人便夸:“我那儿媳妇啊,可真是能吃苦耐劳!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呢。这一次呀,老头子倒下来多亏了她,否则咱们这个家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儿呢!”
当谈论起自家儿媳时,林晓婆婆那饱经风霜的脸庞瞬间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温暖而灿烂的笑容。她的眼中闪烁着无比自豪与欣慰的光芒,就好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让人无法忽视。
这位婆婆逢人便会夸赞林晓,话语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家这媳妇啊,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不仅孝顺懂事、勤快能干,还特别善解人意呢。能有这么个好儿媳,可真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哟!”每一句赞美之词都是发自内心深处,毫无半点虚假之意。
就连家中那六位向来挑剔的姑子们,如今也对林晓心悦诚服了。想当初,她们总是对林晓横竖看不顺眼,不是暗地里嫉妒她花钱做医美,就是明面上嫌弃她年纪比自己弟弟大不少。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林晓用实际行动逐渐改变了她们的看法。
如今,姑子们提起林晓时再无半句怨言,反而充满敬佩之情地说道:“咱弟媳可真不简单呐!家里大小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不说,对待我们这些大姑姐也是真心实意,从未有过半分敷衍之处。”就这样,曾经那些嫌隙与偏见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互关爱的和谐景象。
林晓虽然只是田福媳妇,但他们发现这个妇道人家做事雷厉风行,思想开放,打破了多年以来稻香村的传统习惯。她让自己的六个姑子破天荒地参加了自己父亲的丧葬仪式,她们竟然和弟弟弟媳,哥哥嫂子享同等权利传递父亲的香火。
村子里一下子炸开了锅,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村民紧皱眉头,满脸忧虑地说道:“这林晓可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违背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简直是大逆不道啊!”他们不住地摇头叹息,对林晓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
然而,也有一些村民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只见他们眉飞色舞,兴奋地夸赞着林晓:“要说起来,还是人家林晓有魄力啊!那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咱们可比不了哟!”言语之中充满了钦佩之情。
就这样,关于林晓的各种评价在村里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些议论声自然也没有逃过村支书王一鸣的耳朵,他无论走在乡村的路上,还是刷手机都能看到或听到来自四面八方对林晓的评头论足,心中暗自思忖着找机会见见林晓。
好不容易办完了公公的丧事后,身心俱疲的林晓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走进屋子,然后如释重负地瘫坐在椅子上,准备稍作休息以恢复些许精力。就在她刚刚闭上眼睛没多久,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门声骤然响起。那声音仿佛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林晓本就紧绷的心弦之上。
“谁呀?”林晓有些疑惑地轻声问道,但门外并没有人回应。于是,她强打起精神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边揉着太阳穴缓解疲劳,一边朝着门口走去。当她打开门时,发现站在门外的竟然是稻香村的村支书——王一鸣!
王一鸣是一位 30 多岁的小伙子,他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王一鸣出生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官,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一鸣来到村里后,积极开展工作。他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他还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村里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王一鸣的努力下,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美丽。王一鸣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好评,他也成为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王一鸣见到林晓后,脸上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热情地握住林晓的手,先是毫不吝啬地对其敬老爱家的优良品德给予了高度赞扬:“林总啊,我听闻了你在家中对待长辈的悉心照料和关爱,这实在令人钦佩!这种传统美德在如今社会越发显得珍贵无比。”接着,王一鸣又提及了林晓对于公公丧事务处理得文明妥当,特别是在丧葬仪式上,更是办得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然后,他着重夸奖了林晓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与决心,并称赞其积极倡导男女平等观念的杰出表现。
在交流的过程中,林晓逐渐察觉到眼前这位年轻的村官有着颇为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于自己家乡的发展状况表现出了深切的关注之情。于是乎,两人之间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就围绕着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粮食的生产情况展开了深入探讨。
特别是当提及村里所种植的那些农作物时,更是引发了他们热烈的讨论。原来,村子里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玉米、水稻还有小麦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农作物本身的品质都相当不错,但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即便如此优质,却始终难以卖出一个好价钱来。
面对这样的困境,王一鸣不禁与林晓商议起来:“林总,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在这里开办一家专门的粮食加工厂呢?又或者……”他稍作停顿,似乎在脑海中构思着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