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葵柔声安慰道:“母后莫要伤心,孩儿如今平安归来,这乃是天大的喜事。既是喜事,您又何故落泪呢?”说着,她用手帕轻轻拭去皇后脸颊上的泪痕。
皇后听闻祁葵的宽慰之语,不禁破涕为笑,连连点头应道:“是是是,我儿说得对极了,咱们一家人终于团聚,实乃大喜之事。快快快,随母后一同前去拜见你父皇,你父皇对你可是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
站在一旁的皇帝,虽已年逾五旬,但由于保养得当,看上去倒也不显老态。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来看,五十多岁正值壮年,距离退休尚且还有十年光阴。然而在古代,这般年纪已然算是高龄了。朝中的大臣们早在数年前便开始频频催促皇帝册立太子,以确保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只可惜,在皇帝眼中,他的那些皇子们一个个都平庸无奇、难堪大任,故而立太子一事也就这样一直拖延至今。
就是因为他没有立太子又骤然驾崩,皇子们争权夺势,才导致天下大乱。不过现在她来了,这些事情不会发生了。
初次见自己亲爹,亲爹又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祁葵恭恭敬敬地双膝跪地,双手交叠于额前,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口中说道:“孩儿拜见父皇。”
皇帝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走到祁葵身前,亲自将她扶了起来。他紧紧握住祁葵的手,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皇帝仔细地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多年未见的女儿,心中满是疼惜和愧疚。皇帝的语气不由得有些哽咽:“太瘦了,我的儿,修道之途如此艰辛,这些年来真是苦了你啦。”
一旁的皇后听到皇帝的话,泪水更是如决堤般簌簌落下。她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脑中想着自己的女儿这十九年来过得有多么的凄苦,她本该是锦衣玉食,千娇万宠的公主啊。
祁葵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知道皇后哪来的那么多眼泪,掉也掉不完似的。正当她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站在身后的云馗子敏锐地察觉到了祁葵的窘迫。于是他向前迈了一步,对着帝后躬身行礼道:“贫道云馗子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云馗子免礼,并开口说道:“道长有礼了,这些年多亏你悉心照料和教导公主,朕感激不尽。”
皇后虽然已经被皇上安抚住了情绪,但当她看向云馗子时,脸上还是难掩不满之色。尽管她心里明白这并非云馗子的过错,但一想到因为观云门使得她们母女骨肉分离长达十九年之久,心中的怨恨便难以平息。
云馗子自然也注意到了皇后那不友善的目光,但他佯装并未看见,依旧神色自若地向皇帝进言道:“启禀皇上,公主自幼体弱多病,此次骤然来到京城,恐怕会因环境变化等因素有所不适。因此,贫道恳请能够留在国师府,为公主诵经祈福,以保公主平安顺遂。还望皇上恩准。”
皇后脸色一变,略显焦急的拉住祁葵的双手:“我儿可有身体不适?”
祁葵自然的好得很,但为了师父能留下来,祁葵故作犹豫道:“是有些不适。”
皇后一听这话,心中瞬间焦急万分,连忙对着皇上急切地说道:“陛下,您赶快派人将道长请到国师府去,好让他为咱们的葵儿祈福。”
皇上身为人父,心中的焦急也不少于皇后,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下达命令,安排人手引领着云馗子前往国师府。
云馗子恭恭敬敬地向帝后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就带领着整整两百名弟子浩浩荡荡地朝着国师府进发而去。
刚刚回到宫中的祁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皇上便颁布了册封圣旨,祁葵跪在地上接着,耐心地听着那一长串的圣旨,最后听到了她的封号,泰山公主。
本朝公主的封号通常都是以温婉、柔美为主,可祁葵所获得的这一封号却是如此与众不同。“泰山”二字,不仅代表着尊贵至极,更象征着重若千钧。即便是将这样的封号赐予某位亲王,都堪称是无上的荣耀,然而如今,皇上却毫不犹豫地把它赏赐给了一名公主。由此不难看出,这位泰山公主在皇上心目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
不过这对祁葵来说是件好事,她领旨谢恩。不过册封公主可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的事情,负责观测天象的钦天监仔细推算出最为吉利的时辰,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谋划与细致推算之后,终于敲定泰山公主的册封典礼将于半月之后盛大开启。届时,那深居后宫且拥有一定品阶的妃嫔们,以及那些有资格踏入朝堂议政的大臣们,皆需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庄重肃穆的时刻。
然而,面对如此尊贵无比的封号以及这般规模宏大、意义非凡的册封典礼,朝堂之上不可避免地传出了些许不太和谐的声音。要知道,这般无上的封号往昔通常仅仅归属于那些手握重权、地位显赫的亲王殿下。可如今,它竟然被赐予了一名女子。虽然此举有些破格了,但她毕竟是帝后的嫡亲女儿,论血脉来说但凡她是个男子,日后封为亲王也不为过。但令人费解的是,此次泰山公主的册封仪式不仅是后妃观礼,满朝文武官员也须到场,这已经超出了公主的册封礼了。需要群臣观礼的册封礼已经是太子规格了!
尽管群臣心中略有不满,但也仅敢在私下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罢了。毕竟,当今圣上与皇后刚刚找回失散多年的心爱女儿,想要竭尽全力予以补偿并多加宠爱,此乃人之常情。倘若此时有人胆敢公然忤逆圣意,给帝后脸上抹黑,只怕会招来圣上与皇后的厌恶与责罚。
祁葵生在观云门自然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但她有一群现代的朋友啊。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但贺逸辰和柯荟何等身份,他们出高价请了一些历史教授,组成了一个女帝登基研究小组。他们自然不能对那些历史教授说真话,只是说想做一个女帝登基的真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