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战后风云
赤壁大胜之后,荆州一片欢腾。百姓们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林小羽的威望在荆州更是如日中天。然而,林小羽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战后的局势依然严峻复杂。
在城中的议事厅内,林小羽召集众将与谋士商讨战后事宜。诸葛亮率先发言:“主公,赤壁之战虽胜,但曹操仍据有北方广袤之地,其势力不可小觑。且东吴方面,虽与我军联盟抗曹,但周瑜等对荆州念念不忘,日后恐有争端。”
林小羽微微点头:“孔明先生所言极是。我们需在巩固荆州防务的同时,积极谋划向北发展之路。曹操新败,其北方必定人心惶惶,有机可乘。”
庞统思索片刻后道:“主公,我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西凉马腾处,与其联盟,共同对抗曹操。马腾久居西凉,兵强马壮,若能得他相助,我军在北方可多一助力。”
林小羽认可道:“士元此计甚好。就由你安排合适之人出使西凉。另外,对于荆州本地,要加快战后的恢复与建设。农田因战乱多有荒废,需组织百姓重新开垦耕种,商业也要尽快复苏,以充实府库。”
赵云抱拳进言:“主公,末将愿率部协助百姓恢复生产,维护地方治安,确保荆州稳定。”林小羽欣慰地看着赵云:“有子龙将军相助,我荆州百姓有福了。”
就在林小羽忙于荆州事务之时,东吴孙权派鲁肃前来荆州。鲁肃见到林小羽,先是祝贺赤壁之战的胜利,而后转入正题:“林将军,赤壁之战,我东吴亦出力颇多。如今曹操虽败,但仍有威胁。我主之意,想与将军商议荆州之事,毕竟荆州乃东吴借与刘备,如今刘备势力渐大,不知何时可归还荆州?”
林小羽心中一凛,但仍面带微笑:“子敬,荆州之事,我主刘备亦有考量。如今曹操虽退,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荆州作为抗曹前沿,需稳固防守。待时机成熟,我主定会归还荆州,绝不忘东吴之恩。”
鲁肃皱了皱眉:“林将军,此说法难以让我东吴信服。我东吴上下皆盼荆州早日回归,还望将军能给个明确期限。”
林小羽沉思片刻:“子敬,你我皆知荆州的重要性。若此时匆忙归还,曹操定会趁机而入,不仅荆州百姓受苦,东吴亦难保全。不如这样,待我军在北方取得一定进展,有了新的抗曹基地,便归还荆州,如何?”
鲁肃无奈地叹了口气:“林将军,我会将你的话转达给我主。但我东吴对此事极为关注,希望将军不要让我东吴失望。”
送走鲁肃后,林小羽深知荆州与东吴的关系愈发微妙。他与诸葛亮商议,决定加快与西凉马腾的联盟进程,同时加强荆州的军事防御,以防东吴突然翻脸。
不久,庞统选派的使者从西凉归来,带回了马腾愿意联盟的好消息。马腾表示,他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早已不满,愿与林小羽的荆州军相互呼应,共同对抗曹操。
林小羽大喜,立刻着手准备与马腾的合作事宜。他派遣关羽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荆州与西凉的交界处,与马腾的军队进行联合军事演练,以增进双方的信任与默契。
然而,东吴方面却在此时有了新的动作。周瑜见林小羽迟迟不肯归还荆州,心生一计。他向孙权建议,以帮助荆州防御曹操为名,派遣军队进驻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县。
孙权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周瑜的建议。东吴军队开始向荆州南部移动,林小羽得知消息后,心中愤怒不已。他明白,周瑜此举名为助防,实为夺地。
林小羽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张飞怒目圆睁:“大哥,东吴这是公然挑衅,俺老张愿率部把他们打回去!”
林小羽摆摆手:“翼德不可鲁莽。如今我军与曹操仍处于对峙状态,若与东吴开战,便是两线作战,于我军极为不利。”
诸葛亮冷静地分析道:“主公,我们可先派人前往东吴,质问孙权此举何意,同时向其表明我们的立场。若东吴执意如此,我们再做打算。可在荆州南部集结兵力,做好防御准备,但尽量避免冲突。”
林小羽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交涉。诸葛亮见到孙权,不卑不亢地说道:“吴王,我主林小羽听闻东吴军队欲进驻荆州南部,深感不解。赤壁之战,我军与东吴并肩作战,如今曹操未灭,东吴却有此举,难道是想破坏孙刘联盟?”
孙权有些尴尬地说道:“孔明先生,此乃公瑾之意,他认为荆州南部防御薄弱,我东吴进驻,可助荆州一臂之力。”
诸葛亮微微一笑:“吴王,荆州之事,我主已有承诺。如今东吴此举,只会让曹操有机可乘。若东吴真为荆州好,不如撤回军队,共同商议对抗曹操之策。”
孙权陷入沉思,他深知诸葛亮所言有理,但周瑜的建议也有其考虑。最终,孙权决定暂不进驻荆州南部,召回了已经出发的军队。
林小羽得知东吴召回军队,松了一口气。但他明白,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危机,荆州与东吴的矛盾依然存在。他必须在巩固孙刘联盟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发展,提升荆州的实力,才能在这三国乱世中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复兴汉室的抱负,守护荆州这片土地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