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宾客尽皆登车,御者扬鞭催马,车轮缓缓转动,踏上了北城之旅。
孙思邈凭窗而望,只见街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又渐渐远去,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
泾阳之地,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诚为一方宝地矣。
“不知老先生欲往哪家医馆?此线路设有泾阳第一医院一站,内有太医亲诊,堪称泾阳之最。”
书生与孙思邈并肩而坐,温文尔雅地询问道。
“便是此地,多谢小友相告,老朽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孙思邈含笑答道。
“县学先生常教导吾等,尊老爱幼乃为人之本,此乃晚辈份内之事耳。”书生言辞谦逊,神色自若。
半晌之后,马车缓缓停于泾阳县第一医院之前,孙思邈目光一扫,便见一石碑矗立,其上镌刻‘泾阳县第一医院’几个朱红大字,赫然入目。
马夫轻敲身旁悬挂的铜铃,清脆之声响起,随之高声唤道:“泾阳第一医院到了,下车的客人请准备。”
孙思邈闻声,整理衣衫,缓缓起身,准备下车。
“今日多蒙小友相助,他日若有缘,再会无妨。”孙思邈言罢,起身向书生施了一礼。
书生亦起身还礼。
孙思邈先一步下车,站在阶前向车内书生挥手致意,书生亦挥手回应,面带微笑。
待新乘客依次登车,马夫再度扬鞭,马车缓缓启动,向着下一个站点驶去。
孙思邈目送马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尽头,方才转身步入医馆。
第一医馆门前,正对面的楼宇上悬挂着“门诊楼”三个大字,两侧则是两幢三层高的楼房,皆以青砖砌成,木梁支撑,一左一右,分别为住院楼与职工宿舍。
楼阁之间,绿树掩映,更添几分清幽之气。
孙思邈步入门诊楼内,径直向大堂柜台前的一位年轻女子行去。
那女子身着素雅,端坐于案后,正专注地整理着手中的文书。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为她周身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老先生可安好?不知是来求医问诊,还是欲取良方?”女子轻盈起身,裣衽施礼,其声如山涧清泉,令人心神俱净。
“吾欲求见太医,老朽乃孙思邈也,烦请姑娘通报一声。”言罢,孙思邈微微颔首,目光温润如玉,颇有大家风范。
女孩略一沉吟,旋即唤来大堂内值守的卫士,低声吩咐了几句。
卫士领命,匆匆离去,显然是去向太医传达孙思邈来访的消息。
女孩则转身对孙思邈说道:“老先生稍候片刻,小女子已遣人通禀。”
“小娘子,汝亦是此间医者乎?”孙思邈于等待之际,目光温和地望向女孩,轻声问道。
“非也,吾仅是此地接待病患之侍女耳。”女孩微微一笑,言辞温婉地答道。
“尔等可是官府所遣?”孙思邈眉宇间透着思索之色,语气中带着几分探询。
“非也,我等乃泾阳寻常人家。经医馆培训之后,特来此地助医师照拂病患。”女子言辞温婉,耐心作答,眉目间流露出一份诚挚。
“月俸几何?”孙思邈语气平和,目光温和地望向女子。
“每月俸禄七百文,食宿皆由医馆提供。”女子轻声细语,言语间透露出对现有生活的满足与感激。
孙思邈闻言,轻轻抚须,微点头颅,言道:“此等待遇,倒也颇为优渥。”
须臾之间,只见两名太医疾步而至,面上皆带急切之色。
“拜见孙神医!”二位太医行至孙思邈面前,躬身施礼,恭敬道来。
“万万不可如此称呼,孙某不过是一介行医之人,‘神医’之誉实不敢当。”孙思邈谦逊回应,双手抱拳,以示回礼,神情中尽显淡泊之态。
二位太医恭请孙思邈至三层雅室,宾主落座后,畅谈良久,话题多围绕医道精微与药理奥秘,彼此间颇有所得,气氛融洽而庄重。
孙思邈目光扫过案上摆放的《卫生管理条例》与《草药百科》,不禁赞叹连连,心中暗想,陆爵爷对医道之理解竟至斯境,实属难得。
他未曾料想,一位爵爷竟能对医术有此等深刻洞见,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佩之情。
“未知神医尊意如何?若非急务缠身,还望神医能暂留泾阳,与吾等共襄盛举,筹建医学院,造福一方百姓。”
那太医恭敬地向孙思邈言道,眼中满是对这位医术高超之人的敬仰。
“陆爵爷曾言,一己之力终有穷尽之时,唯有广授医道,方能使福泽惠及万千黎民。单凭神医一人之力,虽能救死扶伤,却难以遍及四方。”
另一太医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对陆爵爷深邃见解的赞同与对孙思邈的殷切期望。
“在下欲亲见陆爵爷,再行定夺。”孙思邈并未立即应允,而是提出了拜会陆通的愿望,语气中透露着慎重。
“甚好,陆爵爷家中近日喜事连连,两位夫人皆怀有身孕,爵爷定会常归府邸。
我即刻命陆队长前往通报,待其回复,再择吉日拜访如何?”那太医提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之光。
孙思邈微微颔首,允诺道:“如此便好,老夫暂且留于此地,以待后事。”
言罢,他便在医馆中安顿下来,静候佳音。
自孙思邈到来之后,医院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得以迎刃而解,其名声亦随之远播。
前来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医馆门前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患者们皆对孙思邈的医术赞不绝口,医馆的声誉也因此日益隆盛。
孙思邈对第一医院的诊金制度颇为称道,凡泾阳县之民,若加入县之医保政令,便可减免汤药之费若干。
此举不仅惠及了县内众多百姓,亦彰显了医者仁心与国家之关怀。
孙思邈常言,医术乃救死扶伤之道,本当惠及苍生,此等举措正合其道。
而此类惠民政令多由陆通定夺,孙思邈对其愈发感到兴趣盎然。
陆通能体察民情,施政以利民为本,实为难得之良臣。
除此之外,孙思邈对陆通所倡之手术消毒、伤口缝合等法亦颇感好奇。
虽书籍中略有提及,然其详尽之理,仍令孙思邈心生探求之意。
他欲知其详,以便将此等医术精进,惠及更多病患,减少世间疾苦。
(生日加更第一章,祝各位郎君看得开心??(ˊw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