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小老儿这张嘴!小老儿是想问问,捐出多少荒地,朝廷会恩赏个郎中?”那小族长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引起了众人一阵哄笑。
对于这个问题,刘忠早就计算清楚了。太上皇刘宏卖官的时候,基本上是四百石的官400万钱,二千石的官2000万钱,也就是说平均1石1万钱。
不过刘宏可以接受分期支付,先给个半价或者三分之一,等上任了捞够了再结余款。刘忠这边需要一次性结清。但是钱是硬通货,而荒地在这个乱世其实是不怎么值钱的。两相抵消,刘忠决定和太上皇保持一致。
“乐捐300亩地,朝廷就恩赏个郎中。乐捐600亩地,朝廷就恩赏个中郎。乐捐700亩地,朝廷就恩赏个议郎。”刘忠乐呵呵的报出了价格。“不过这些都是京官,本太守还需要去京城给你们办这些个事。本太守为诸位办事自是应当,但免不了要人吃马嚼的,我刘忠为官清廉,可贴不起这些费用。每一个官还要劳烦诸位多出5到10万的车马费。”
刘忠这倒不是狮子大张口。虽然这些郎中、中郎、议郎之类的官员已经烂了大街,但也是需要自己推荐、朝廷认可的。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你不打点打点,怎么可能就白白给你认可了呢?
刘忠这个开价方法,实在是三全其美。捐地出钱的,得偿所愿弄个官当。刘忠得到那些捐献的荒地,朝中办事的人得到大量的钱财。
“那是,那是!太守愿意为我等办事,岂能让太守大人贴钱?”大堂里的诸位纷纷点头表示理解,随即都打起了各人的小算盘。
刘忠这里300亩地钱就能买一个三百石的郎中。现在一亩膏腴之地也就是1万钱左右,也就是说就算全拿膏腴之地,也就是300万钱。荒地的价格可是比膏腴之地低上不少。太上皇之前卖官的价位大家多少都有点耳闻,刘忠给出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良心,打了不少折扣。
“当然,诸位若是想做个别驾从事,本太守当场就可以做主,只需要乐捐100亩地,车马费也可以免了!”那别驾从事相当于刘忠的私人办公厅和秘书处,刘忠自己就可以征召,而且理论上是不限数量的。
更为重要的是,别驾从事这个职位重不重要,主要看刘忠用不用你。刘忠若是信任你、重用你,你甚至都能是二把手。刘忠若是不用你,你也就是挂个名晃荡,没有个正式的差遣,估计刘忠俸禄都不想给你发、因此这个职位适合那些小家族,或者说自认为有本事,想凑到刘忠身边图个长远的。
等那些世家大族的人算清楚了这笔帐,纷纷慷慨解囊,根据自己的家族的实力,郎中、中郎、议郎的都买了起来,反而是买别驾从事的不多。刘忠瞬间就又弄到了几十万亩荒地。这些土地加上那些无主的、官府拥有的,刘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招募流民屯田了。
看着这些老牌的世家大族的购买浪潮,那些豪强富商坐不住了。这些豪强富商家族底蕴多少还有点浅薄,或者家族中的土地本就不多,舍不得拿出来换官。于是也凑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选出一名代表向刘忠表达自己的诉求。
“太守大人,我等也愿意为朝廷出力,无奈家中土地实在不多。恳请太守大人也给我等指条明路,让我等也能为朝廷,为太守大人,为我涿郡百姓出上一份力!”那代表的眼里都是渴望,看的刘忠都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诸位如此公忠体国,朝廷怎么能让诸位失望?”
刘忠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住,这个时候才明白颠倒黑白的快感,明明是一场生意,偏偏要说的这么正大光明,偏偏参与的人还都觉得爽。
“如今我涿郡时有黄巾余孽作乱,山贼土匪也层出不清。本官有意出兵将其剿灭,以便上报朝廷、下安黎民。无奈缺乏兵马钱粮器械。”刘忠扯了半天,终于又扯回到生意上。“诸位若是能够捐献些钱粮、器械、马匹等一切可用之物,朝廷和本太守自然也不能忽视各位的忠义之心!”
“原来太守什么都要啊!”那些豪强巨商顿时放下心来。咱家里有粮食啊,咱家里有铁料啊,咱家里有刚从胡人那里弄来的马匹啊,咱家里有布料啊,总之太守缺什么咱家里就有什么。就算太守什么都不缺,咱家里至少还有钱啊!
当然也有了那些眼光长远的,已经看出乱世的苗头,知道这个时候家里有什么,当多大的官,都不如手里有兵好使。买什么郎中、中郎、议郎,甚至是谏议大夫之类的散官,都不如在军队里弄个军官靠谱。
“太守大人常思保境安民,实在令我等佩服!”一名颇有远见的豪强向刘忠施了一礼。“我族中有不少子弟喜欢舞刀弄枪,也颇通军略,想要到郡兵中做个军侯、司马,好为太守效力。不知……”
“想要到郡兵中效力,只需要报名投军即可!”刘忠果断的打断了他的话。刘忠虽然不是什么军事大家,但他明白一点,军队必须保持尽可能纯粹。若是花钱都能买到军中职位,那打起仗来谁还愿意死战?“凡我涿郡麾下兵马,全靠本事、功劳升迁。文职任诸位乐捐,武职但在马上取!”
“大人英明!”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刘忠的这一番表态,也让他们看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族中有那些精通武艺、兵略的族长家主,已经决定回去把这些子弟送进军中。
刘忠这一手买官卖官玩的实在是高明,自己一分不出,就让涿郡粟米满仓,陈陈相因。各种物资更是堆积如山,一幅丰年景象。
郡兵的征兵处,也是人潮涌动,不光是那些大族子弟踊跃入伍,就是那些贫民百姓和流民听说军中待遇丰厚,也纷纷前来。刘忠不得不提高征兵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百姓愿意去屯田的就去屯田,不愿意去屯田的就回家。那些流民处理起来就更简单了,达到征兵标准的直接收入郡兵,达不到标准的就直接去送去屯田。
然而,刘忠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因为事事顺心而洋洋得意的时候,一双双贪婪的眼睛却在暗处盯上了他卖官换来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