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进展紧迫,姜小米不得不与神秘伙伴林宇展开初次合作。这一天,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洒在堆满设计图纸和资料的桌子上。
姜小米深吸一口气,走到林宇的工位旁,微笑着说道:“林宇,接下来咱们得一起把这个部分的设计完成,可得加把劲啊。”林宇抬起头,眼神中看不出太多的情绪,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开始吧。”
他们面对的是项目中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将创意与实际可行性完美结合。姜小米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曲线的设计元素,既能体现出流畅的美感,又能符合人体工程学。”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林宇看了一眼,皱了皱眉,“这样的设计太过常规,没有新意。我建议用一种全新的几何结构,会更具视觉冲击力。”
姜小米有些着急地解释道:“但是这种新的结构可能在制作上有难度,而且成本也会增加。”
林宇却不以为然,“只要效果好,成本和难度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两人的意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姜小米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试图说服林宇,“我们不能只追求创新而忽略了实际的情况,毕竟这个项目有严格的时间和预算限制。”
林宇冷笑一声,“如果不敢冒险,怎么能做出惊艳的作品?”
姜小米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这不是冒险,这是盲目冲动!我们得为整个项目的成功负责。”
林宇双手抱在胸前,“那按照你的方法,就只能做出平庸的东西。”
姜小米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平庸?我这是基于实际的考量,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落地。”
此时,周围的同事们都感受到了这边的紧张气氛,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姜小米意识到不能让争吵继续升级,她压下心头的怒火,说道:“林宇,我们先别争了,一起再仔细分析一下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林宇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他们重新审视图纸,姜小米详细地列出了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优势,林宇也阐述了他的创新方案可能带来的市场效果和独特性。
在讨论的过程中,两人虽然还是各持己见,但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姜小米发现林宇的一些观点并非毫无道理,只是过于激进;林宇也意识到姜小米的考量是出于项目的整体平衡。
“或许我们可以把两种方案的一些元素融合一下。”姜小米突然说道。
林宇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也许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反复的修改,他们终于初步达成了一个共识。虽然不是完全采用某一方的方案,但融合后的设计似乎兼具了创新与实际可行性。
“看来合作还是有效果的。”姜小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露出了一丝疲惫的笑容。
林宇也微微放松了紧绷的脸,“嗯,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次初次合作虽然充满了冲突和争论,但也让他们对彼此的想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然而,他们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合作道路上还可能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分歧等待着他们。
下班后,姜小米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白天与林宇的争论,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她知道,在这个项目中,与林宇的合作至关重要,不管多么困难,她都必须努力让合作顺利进行下去。
而另一边,林宇也在思考着白天的事情,他对姜小米的坚持和认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固执己见。
第二天,当他们再次在工作室相遇时,彼此的眼神中多了一份理解和决心,准备共同为项目的推进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