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个活儿是由坐镇京畿的师叔裕德长老来干。
但因数日前,师弟周敬铭在南境川蜀道遇袭,裕德真人南下探查,宗门只能抓壮丁,临时把方晓从西北边陲抓到了朝堂上。
大周天子自然以礼相待,就在自己的御座旁设了把金椅与方晓并坐,地位远超国师。
怎么坐倒无所谓,方晓只是烦。
按说有仙人坐镇,朝堂上的大臣应人人自省,举止言谈小心谨慎,议事更应高效有序才是。
其实不然,从朝会一开始,大臣之间便因意见严重分歧,在言辞上相当火爆,吵吵嚷嚷,甚至发展到吹胡子瞪眼,撸袖子干架的程度。
很是无聊、无趣。
但方晓只能秉承宗门的行事准则,不干涉、不妄议,只有一种情况例外,严防投降派冒头。
此条,萃华宗与当今天子早有约定,委派弟子和巡界弟子手握生杀大权,凡是以议和、和亲等言辞为名的绥靖主张,一经被坐实,就可当场拿下,甚至宰杀。
如何认定或坐实,全凭仙师的判断,就连皇上也插不上话。
针对罗刹国兵锋,朝中大臣的意见分为三派。
以左相罗成天为首的大臣最为锋芒毕露,被称为激进派。
力主调集全国最有战力的边军,将来犯的罗刹之敌全歼在北胜关外,这派人数虽众,但居高位者寡,握有实权者更少。
第二派,以右相范文宏为首,主张在确保边关不失的前提下,派出大臣议和,同时暗中联合东边的大魏国,以东府军配合魏军偷袭罗刹国南大营,最终切断对手的补给线,再以大反攻灭之。
此派的人数少,但各个位高权重。
兵部尚书王克州及少数大臣自成一派,反对以议和为名与大魏国合作,反对调集其他方向的边军,声称欲解北胜关之危,需调北府军和西府军。
所谓府军,是驻扎在周都永安城外围四府城的军队。
四府城是专门为了拱卫永安城所修建的四座城围,属于京畿外围重镇,是先皇的先皇干的事儿,他以怕死出名。
这位怕死的先皇,恨不得在四府城外围再建一道城墙把整个京畿地区都围起来,后经大臣苦谏,仙人发话,才不得不作罢。
四府城分布在永安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其中北府城距离国都永安最远,约有百里之遥,驻扎着十五万京畿禁卫军。
南府城距离永安城最近,不足五十里,驻扎的禁卫军数量也最少,约有八万人。
三派意见中虽出现了议和的字眼,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设计打败罗刹人,所以右相范文宏还是有些底气的。
当然,他最先提出来时还颇为战战兢兢,可看着高高在上的仙师正自闭目养神,似乎根本就没在认真听,胆气自然就大了起来。
无非是以怎么打为名,捞到最大好处为实的阳谋。
恶心的阳谋,往往比阴谋更可怕。
因为府军兵权皆在皇族手中,三派争来争去,重点是府军兵权,但最终就是立太子和未来皇位之争,区别在于有的隐晦,有的露骨。
方晓修行数百年,活过了大周的前朝和眼下的大周,看惯了世间浮华与肮脏,对眼前看似纷乱的俗事一眼便透,除了冷笑,并不关心。
只是偶尔为正在北方与修罗一门对峙的师侄师弟担忧,方晓更多的时间在打坐,但不知为什么总是心绪不宁。
单单打坐也只是为了稳定心神,无法夯实和提升修为,缺失灵气,宗门提供的丹药只够维系日常行动,没有丝毫多余。
巡界一年多来,方晓每每自观,气息不调,神府有亏,甚至都没敢释放过法力分身,已是合体期巅峰的他从未有过如糟糕的感觉。
如此下去,怕是有跌境的风险。
当然,方晓不是唯一面临这种问题的修士,甚至可以说整个修行界的幸存者,除闭死关的,几乎都面临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闭死关者只是因为绝望,而不是为了参悟妙法和大境界的突破。
至于飞升,那就更是个笑话。
整个大陆,只有极少有的几处险地尚有稀薄灵气,附近一定有灵脉存在,但没有几个修行者敢冒险,因为曾经进入险地的家伙,除了一个疯子外,再无其他生还者。
这个疯子,便是萃华宗千百年来最具才华的修士,天一真人莫小来,也即是掌门人的小师弟,方晓的小师叔。
如今,疯了的天一真人被九条粗大的玄铁锁链锁在了萃华宗的影峰内,十分悲凉。
联想到这些,方晓的情绪便很糟糕,加之朝堂上乱糟糟的更让他烦躁,忽然间心念一动,方晓便已从座位上消失。
“左相此言差矣,老夫反复陈述过,边军不可轻易调动,大周四邻,北、南、西三面皆不安分,唯有东边的大魏国与我大周百年修好,为何不肯与之合作?况且罗刹乃周魏两国共同的恶邻……”
“范相,你好像问错了人,老夫从未说过不与大魏合作,你应该问王大人才是。”
“他娘的,吵糊涂了……咦?”右相范文宏不经意的一抬头,面露骇色,仙师不见了。
天子在打盹,自然不知道仙师何时走的。
满朝文武,有的畏惧仙师,不敢时常抬头观瞧,有的吵得口沫横飞,正自忘我之中,哪里晓得仙师在不在?
皇上醒了,扭头一看身边的椅子空了,立刻惊的站了起来,看着下面一个个呆若木鸡的臣子,大吼道,“仙师呢?!”
仙师正在天上飞,一道白光划破漆黑的夜空,向正北方急掠。
倘若有人正在抬头仰望星空,一定能看到这道耀眼的光芒,别处不知如何,京畿地区有很多人看到了。
方晓压根就没打算隐藏身形,搞出如此大的动静是因为急,更重要的是为了震慑对手,一名萃华宗弟子的神魂灭了。
方晓是宗门九位巡界弟子中实力境界最高的,包括裕德真人也不过与方晓同境界,可实际战力还要逊方晓一线。
因此,九人都在方晓的神识里留了一缕神魂印记,目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起到紧急驰援的作用。
神魂受创,印记会迅速暗淡,方晓亦能在第一时间获悉并及时赶赴援救。
这位弟子的神魂居然在一瞬间就灭掉了,说明遭遇到了极为强横的对手,方晓如何不急?
遥远的西北荒漠,郑九却没法急,非但没法急,心在往下沉。
在狂风肆虐的乱石滩边缘,他遇见了一个人。
一个浑身裹在麻布里的人形怪物,瘦的如同干尸,躯干骨架却异常之大,此人安安静静的坐在前方,浑身散发着阴冷酸腐的味道。
尽管黄沙漫天,却根本无法遮盖住这股味道。
郑九知道对方是魔修,甚至就是那位叫敏华的家伙。
敏华自然是为了寻找郑九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