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外面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屋内,小梅和李嬷嬷左右一旁各站着,张嫣悠然地坐下,翻阅着一本明朝的画本。画本的内容饶有趣味,让她看得入神。
小梅贴心地给张嫣倒了一杯茶,说道:“娘娘,这两天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不过咱这房间里面倒是暖和得很,有了这炉子,真是舒适又惬意啊。”
李嬷嬷也跟着笑着应和:“是呀,娘娘。如今这房间里时刻都暖烘烘的,娘娘您啥时候想喝杯热茶都能有。”
大家正其乐融融地说笑着,这时,小吴公公匆匆赶来汇报这两天卖炉子的情况。
小吴公公恭敬地说道:“娘娘,这两天炉子卖得极好。外面那种大头炉子的铁皮之类的材料他们自己想办法,只是工陪的还得奴才去操心置办。不过,那也没关系,好一点的炉子挣得多,辛苦些也值得。”
张嫣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嗯,卖得好就行。
张嫣若有所思地又说道:“小吴公公,我寻思着,干脆把你的账交给你的两个机灵的小徒弟。你呢,就当我的大管家,这些厂子里面的事务繁多,全靠你一人管着,实在是太累了。即便小梅有时候能帮衬着你,但像宫里的宫女、嬷嬷们,也不能随时随地出宫帮忙,我更是出宫麻烦。如此安排,你觉得如何?”
小吴公公思索了片刻,说道:“哎,娘娘,这倒是个好法子。我的徒弟小福子和小顺子在算账方面确实有些灵性,奴才今晚就去他们房间考考他们。
张嫣耐心地解释道:小吴公公,一个人当会计,专门负责算账;另一个人当出纳,就是管东西和钱。这样分工明确,不是挺好的吗?”
小吴公公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张嫣,笑着夸赞道:“娘娘真是聪明过人!奴才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周全的法子呢。”
张嫣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小吴公公,你可别这么说,我也就是随便说说自己的想,张嫣心想其实我对算账和做生意呀,那是一窍不通。我前世不过是个小医生,还不是现在的中医,对中医也是所知甚少,西医的开刀动手术、药理之类的,也只是一知半解罢了。”
小梅在一旁说道:“娘娘,您太谦虚了。就您这想法,可比咱们强多了。”
李嬷嬷也说道:“就是呀,娘娘。您这随便一想,都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要是认真起来,那还了得。”
张嫣笑着说:“你们呀,就别再捧我了。小吴公公,这事儿你可得抓紧办,别耽误了。”
小吴公公连忙应道:“娘娘放心,奴才一定办好。”
张嫣又说道:“小吴公公,你去把火锅炉子和火锅跟工部的工匠们说一说,让他们做四五十套。你带着这些去那些酒楼里面推销一下,说不定也能打开新的销路。”
小吴公公听了,恍然大悟道:“娘娘说得极是,火锅底料和火锅也可以在酒楼里推销呐。哎呀,您看我这脑子,这两天忙得都糊涂了,竟没想到这一层。”
小吴公公说完,便准备告辞张嫣前往工部。张嫣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快去快回。
小吴公公匆匆赶到工部,找到了管事的老王。
小吴公公急切地说道:“老王啊,我这次来可是有要紧事找你帮忙。”
老王见小吴公公神色匆忙,忙问道:“小吴公公,何事如此着急?”
小吴公公缓了口气,说道:“是太子妃娘娘吩咐的事儿,要做一批火锅炉子和火锅。”
老王认真地听着,边听边点头。
小吴公公接着详细地描述了火锅炉子和火锅的样式、尺寸以及材质要求等等。
说完后,小吴公公一脸期待地看着老王,说道:“老王,这事儿可就拜托你了,太子妃娘娘等着要呢,时间紧迫,务必要抓紧啊。”
老王拍着胸脯保证道:“小吴公公,你放心。只要是太子妃娘娘交代的事,我老王必定尽心尽力。”
小吴公公满意地说道:“老王,只要你做得好,价钱方面绝对不会亏待你。”
老王连忙摆手说道:“小吴公公,你这就见外了。咱们给太子妃娘娘做事,哪能计较这些。能为娘娘效力,那是咱们的荣幸。再说了,娘娘向来宽厚仁慈,对咱们工部也是多有照顾,咱们自当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娘娘的信任。”
小吴公公笑着说:“老王,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回去也好向娘娘交差。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老王说道:“小吴公公慢走,我这就安排工匠们开工,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小吴公公离开工部后,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期待着这批火锅炉子和火锅能为宫中的生意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