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张嫣的心思全然放在了织布机的改进上,尽管之前已经在齿轮、梭子、经线纬线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和改进,可织布机的运行效果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她满心困惑,不断思索着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张嫣坐在桌前,面前摊放着现代织布机的图纸和工部现制造的织布机图纸。她的目光在两张图纸之间来回移动,眉头紧锁,神情专注而凝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的眼神逐渐变得迷茫,仿佛迷失在这复杂的机械构造之中。
突然,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她下意识地拿起工部制造的那张图纸,将其倒过来查看。就在这一瞬间,她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住了。
“哎呀,我真是个糊涂虫!”张嫣忍不住轻拍自己的额头,懊悔不已,“怎么这么明显的差别都没看出来!”
她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目光紧紧盯着两张图纸。
“现代的织布机大多是横放的结构,而我们工部现在制造的却是平放。这看似简单的方向差异,实则影响巨大啊!”张嫣自言自语道。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开始仔细对比分析。
“横放的织布机,其纱线的张力分布更为均匀。由于重力的作用,纱线在横向运动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了纱线的缠绕和打结。而且,横放的结构使得织布机的操作空间更为开阔,工人在操作和维护时更加方便。”张嫣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记录着。
“再看平放的织布机,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占地面积较小,但在纱线的传送和织物的成型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纱线容易受到不均匀的拉力,导致织物的密度不一致,质量难以保证。”
张嫣越说越兴奋,思路也愈发清晰。
“此外,横放的织布机在动力传递方面也更为高效。通过合理的传动装置设计,可以更好地利用机械动力,提高织布的速度和效率。而平放的织布机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张嫣决定带着图纸前往工部。
一到工部,张嫣顾不上寒暄,直接将王大人、王上公、孙上公和其他匠人召集到一起。
众人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张嫣手中的图纸。
张嫣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我这几日苦思冥想,终于发现了我们织布机改进的关键所在。大家请看这两张图纸。”
她将现代织布机的图纸和工布制造的图纸并排放置。
“我们一直以来制造的织布机是平放的,而我画的织布机是横放的。这可不是简单的方向变化,其中蕴含着诸多奥秘。”
张嫣拿起一根木棍,指着图纸开始详细讲解。
“首先,从纱线的运动轨迹来看。横放时,纱线的进出更为顺畅,减少了摩擦和阻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纱线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断头率,提高织布的连续性。”
“再者,横放的织布机在织物成型方面具独独特的优势。由于重力和张力的协同作用,织物的纹理更加均匀,质量更加稳定。”
“而且,横放的结构有利于我们设计更复杂的花纹和图案。通过改进织口和提花装置,可以实现更多样化的织造效果,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织物的需求。”
张嫣讲得滔滔不绝,众人听得聚精会神,时而点头,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还有,从操作和维护的角度考虑。横放的织布机给工人提供了更宽敞的工作空间,便于他们进行日常的调试、维修和保养。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因机器故障而导致的停工时间。”
张嫣放下木棍,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摒弃现有的平放设计,转而采用横放的结构来制造织布机。我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定能够制造出更加先进、高效的织布机,为大明的纺织业带来新的突破!”
众人听完,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张嫣的想法。不一会儿,王大人率先表态:“娘娘所言极是,我们之前确实未曾注意到这一关键差别。依我看,就按照娘娘的思路进行改进。”
王上公和孙上公也点头赞同:“娘娘的见解独到,我们这就着手准备重新制作。”
其他匠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全力以赴,投入到新的织布机制造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