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宝刚要起身前往李村长家借牛车,就在这时,李海泉从外面走进了萧家的小院。
“叔,今天的事儿实在对不住。”
李海泉一迈进萧家的门,就朝着萧老爹深深地鞠了一躬。
萧老爹正叼着烟嘴准备点烟,看到李海泉进来道歉,手上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脸上随即浮现出和蔼的笑容,对着李海泉摆了摆手。
今天李海泉带着乔老板上门的时候,萧老爹心里确实闪过一丝不悦。
不过在送走乔老板一行人之后,萧天宝把李海泉临走前跟他说的话告诉了萧老爹,这让萧老爹心中的那点不痛快瞬间消散了。
他体谅李海泉的身不由己,此刻见李海泉这般诚恳,心里更是觉得舒畅,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反倒关心起李海泉来:“你还没回家吧?其实我和天宝都清楚,这事儿不怪你!别再提了,赶紧坐下喝碗粥。这事儿哪能由着你呢?对了,你的老板没为难你吧?”
瞧见李海泉还穿着之前那件长衫,萧老爹一眼就看出来他是下班后直接赶过来的。
说话间,萧天宝已经拉着李海泉在自己身旁坐下,而王氏在李海泉刚进院子的时候就去厨房拿了碗筷,这时正好把一碗粥放在李海泉面前。
李海泉也不是头一回在萧家吃饭了,加上他又确实又饿又渴,也就不再客气,端起碗先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温热的稀粥,舒畅地长舒了一口气,用手抹了抹嘴,这才回答萧老爹的问题:“他已经不是我的老板了!”
“什么,你被辞退了?!”
萧天宝猛地站起身来,又惊讶又着急。
李海泉能得到这份工作,李村长不仅托了关系还花了钱,就连李海泉妻子娘家的堂兄也帮了不少忙。
如今因为自家染料配方的事儿被老板辞退,这可怎么向李村长交代呢?
李海泉没考上秀才,在岳父家就已经抬不起头了,这份工作才干了不到两个月就丢了,岂不是更要被岳父家瞧不起?
“哎,萧大哥,别激动,你坐下听我讲。别人可能不了解我,但萧大哥你肯定清楚,从一开始我就不太乐意干这份工作,只是不好意思驳父亲和媳妇的面子,才勉强答应试试。那份工作真的不适合我,天天被人指挥来指挥去,心里别提多憋屈了!这段时间我一直想着找个机会辞职,今天可算如愿了。”
说到这儿,李海泉端起碗又喝了一大口,等咽下粥后,缓缓说道:“我已经想好了,在村里办个启蒙学堂,给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们上课,另外我还打算明年再考一回。”
听到李海泉的话,萧有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虽说李海泉苦读十多年,至今还只是个童生,可教村里孩子识字启蒙,对他而言完全不在话下。
要是这事真能成,萧有为就不用去白沙镇了,直接留在村里跟着李海泉念书,这样他就能带着念心一块儿学习。
于是,萧有为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那我和妹妹就能跟着海泉叔读书识字啦!”
萧有为这般支持自己的提议,李海泉十分高兴,甚至连萧有为提到乔念心也没在意,轻轻拍了拍萧有为的脑袋,笑着说:“好!以后有为就是海泉叔的大弟子喽。”
萧天宝清楚萧老爹对孩子们的打算,听到两人这番对话,生怕萧老爹发火,赶忙瞪了萧有为一眼,责备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别乱插嘴,赶紧把碗里的粥喝完,洗漱完早点休息!”
“爹,现在还早呢,娘连厨房都还没收拾完。”
萧有为可不想这会儿就去洗澡睡觉,再说现在也不是他洗澡的点儿。
“那你明天还想不想去赶集?!”
萧天宝瞪大了眼睛,拿出他自认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萧有为本想讲自己其实不太想去赶集,可看到身旁的乔念心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衣袖,又转头瞧见她亮晶晶的眼睛,不禁叹了口气。
行吧,他对赶集兴趣不大,可念心却满心期待!
就这样,萧有为被王氏抱到了后院的杂物间,那是萧家洗澡的地方。
杂物间门口放着一口大陶缸,里面装满了水,在太阳下晒了一整天,水温刚刚好,正适合洗澡。
萧老爹看着王氏带走萧有为,转头看向黄氏,黄氏明白这是示意她把乔念心也带走。
黄氏早就留意到,自从李海泉提出要在村里办蒙学,萧老爹的脸色就不太对劲,尤其是萧有为说要跟李海泉读书时,眉头皱得更厉害了,很明显萧老爹不打算让萧有为跟着李海泉念书。
但这和念心有啥关系呢?
不过,黄氏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不给萧老爹面子,弯下腰抱起乔念心,也往后院走去。
萧老爹心里确实不太痛快,但这并非是李海泉有什么不好。
他曾听过李海泉指导萧正道和萧安民读书,清楚以李海泉的学问,给孩子们启蒙或者指点读书都绰绰有余。
李海泉没能考中秀才,只能说是运气欠佳。
然而,萧老爹对三个孙子,尤其是萧有为,抱有极大的期望,一心想给萧有为寻一位更合适的老师来教导。
他甚至打算,只要萧有为达到洞庭书院的招生要求,就送他去那儿读书,又怎么会同意萧有为留在村里上蒙学呢?
不过,看着萧有为和李海泉满脸喜色,特别是乔念心在听到萧有为的话后,眼中闪过的那丝光亮,让萧老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在今天萧天宝够机灵,瞧见萧老爹眉头紧皱,便明白了状况,把萧有为支去了后院,萧老爹也顺势让黄氏把乔念心带走了。
当然,萧天宝并不觉得萧老爹是在嫌弃李海泉,他了解父亲的想法。
以前家里条件不允许,孩子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读书识字。
如今既然有条件送孩子们去镇上的私塾念书,自然得给他们找个更好的老师。
但作为疼爱孩子的父亲,萧天宝有些心疼年幼的萧有为。
一旦把萧有为送去镇上的私塾,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得早早起床,跟着两个哥哥步行去镇上读书。
说实话,萧天宝更希望萧有为先由李海泉启蒙,等再过两年年龄大些了,再去镇上读书。
可萧老爹会答应吗?
这个疑问始终在他脑海里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