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女娲她她她她也是小宇宙的主人之一?还是你前面的那个?这,这……”高一宁惊得话都说不完整了。
“没错。女娲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金属生命。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种生命的构成,金属生命是使金属阴离子与氧元素配对,然后脱水缩聚成共用氧原子的结构,最终形成类似活细胞的金属细胞。金属生命体其外部形态是可以不断变化的,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分成几部分,相当于一个个体可以‘拆’出几个人来,就像地球上电影《终结者 三》中那个可以变化的t-1000。女娲的母星是距离地球850光年的tSp-21b行星,这颗行星在地球上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曾经是充满了金属元素的液态行星,早在一亿年前就诞生出了生命,金属生命比碳基生命甚至硅基生命的适应性更强,生命力也更强,他们在自己的行星上曾经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很可惜,因为这颗行星离银河系中间带较近,在几万前年与另一颗行星的战争中遭受到了降维打击,不过他们早已拥有了光速飞船,很多族人都逃出了母星,女娲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的宇宙航行中,646号小宇宙的指环选定了金属生命中灵识最为强大的那个做了主人,这是个雌性金属生命,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女娲。女娲得知这个使命有可能能复原她们的母星,义无返顾地接下了任务。
在寻找一号黑洞时女娲来到了银河系的边缘,偶然发现了太阳系。如此荒凉的边缘地带居然还藏着这样一个恒星系?这让女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带着小宇宙进入了太阳系,通过探察,发现土星与水星都是金属含量很高的行星,有可能改造成她的母星一样的行星,她便在太阳系停留了下来。最后发现土星上只有黄金与铁这两种金属,而水星上虽然金属种类不少,但两颗行星的密度都太小了,不适合金属生命的生存。
既然已经到了太阳系,她干脆就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探测了一遍,看到了蓝色的地球。当时地球正处于五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先进的物种就是早期智人。后世公认的人类真正始祖晚期智人就是由这些早期智人进化的,但这二者之间却有对不上的证据链,突然的智力提升没有合理进化的依据,尤其是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与克罗马农人,他们的出现极为突兀,后世人类学家曾经也怀疑过是外星人将他们做为试验品,改良了他们的dNA——这个猜测基本正确。
是女娲改良了早期智人的基因,提升了他们的智力,才会出现晚期智人。女娲绝不是将他们做为试验品,只是想到了自己故乡发生的一切,希望加快地球上灵智类动物的文明进程,进而给这个新生文明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科技——这是她的本意,算是惺惺相惜吧。
之后,女娲就与646号小宇宙一起去寻找一号黑洞了。躲在小宇宙中飘荡了几万年之后,女娲终于找到了黑洞一号,真是灯下黑啊,那个黑洞一号居然就在她的母星附近。她不知道黑洞的区域值是否已经达到要求,她已经在宇宙中流浪得太久了,她的族人早已彻底消亡了,她不想再等了,决定尝试一下这个使命。在此之前,她要去看看这宇宙中的最后一个牵挂——那就是被她改良过的地球上的智人;她想再看他们一眼,看看这个文明进化到何种程度了。
没想到她来的时候正遇上华夏大地上五千年前那场陨石雨。改良后的智人已经进化如此程度让她很是欣喜,而陨石雨带来的火山爆发以及洪水肆虐导致人类家园被毁、死伤无数,又让她痛心不已。那一次的陨石雨与后世地质学家推测的一样,降落在辽宁到山东一带,近千公里的地带上被陨石砸得几乎变形,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炼石,女娲才选择了最北端的辽宁一带,找到了本溪那座天台山。后世这里离渤海已经有一百多公里了,五千年前的渤海水域面积比现在大得多,而天台山就在渤海边上,山上又多是硬度极大的花岗岩,简直就是天然的采石场。
怕指环的神力用得太多影响使命的完成,她没有动用指环的神力,而是按照当时人类的样子将自己拆分成了三个‘女娲’,在天台山上采石,之后各个分身将巨大的石块分别搬运到火山爆发与洪水肆虐的地方去封堵。人们看到几个女娲在天上飞来飞去搬运大石,就以为是在补天,从而留下了女娲补天的传说;几个分身一起在天台山上采石,留下了了诸神的传说;而巨石也没有三万多块,那样大的石头若有三万多块,整个天台山都不够用。留下的这块补天石也并非剩下的,而是女娲特意留下之后,让指环用意念将此事记录在补天石内,相当于一块纪念碑。
之所以将补天石留在长白山顶上,正是因为长白山天池那里五千年前是整个长白山的最高峰。做完这一切,看到人类开始重建家园,女娲才放心地去完成她的使命。女娲与646号小宇宙回到一号黑洞后,不顾指环的劝阻,执意要进入黑洞。下去之后,她们找到了那把锁,也看到了进度条,只是那进度条还在红色区域,指环当即测算了进度,发现只差一点点就可到达绿色区域了,而这一点点换算成三维宇宙的时间差不多在10万年左右,女娲的指环将这个信息传达给了下一个指环,就是我的指环,之后就再也没有她们的任何信息了。补天石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这些,我想女娲和她的小宇宙已经陷入一号黑洞的无边黑暗之中了。女娲,不仅是地球人类的始祖,更是拯救宇宙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