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宣安十七年,十六年的中毒事件就那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对外公布的结果是五公主因精神状态不佳,认错了人,才给太子下药。
最后的结果就是五公主软禁于景阳宫,整个人每天都疯疯癫癫的,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结果。
暗处,自皇帝一脸凝重地将调查驸马欧阳凌风的重任,郑重交付于姬凤君后,她便日日与朝堂中的各位大臣打交道。
明面上,她作为朝堂上唯一的女子,且位高权重,是众人都想交好的对象。
私底下,则是因为,大家都想看看,陛下对于这个小女子究竟是怎样一个看法。
然而,大家得到的结论,居然天差地别。
很大一部分人本身就看不起身为女子的姬凤君,当然他们也不会表现在脸上,只是不认真听她说话而已。
因此也就觉得姬凤君就是得了姬老太傅的面子情,才在户部从书吏做到了如今的户部侍郎。
另一部分人,因着姬凤君的家世,太子的看重,等各方面的原因,对她倒是极为尊重。
因此对她说的话,倒也是听进去不少,这一认真听不要紧,直接发现这姬凤君是个人才。
因而更加起了结交的心思,若是自家的女儿能有姬凤君一半的本事,那么以后是不是也可以……
当然,这些都是姬凤君不知道的,因为她正忙于调查欧阳凌风的事情。
每天,都有消息从幻影楼发来,但大多都不是什么重要的线索。
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于驸马的调查却仿佛陷入了一片深不见底的泥沼,始终毫无进展。
那些原本看似清晰的线索,仿佛在无形之中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悄然截断,而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一丝痕迹。
不过,姬凤君并未因此而心生气馁之意,她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提前这么多年来到姬府,总不能是白用功吧!
凭借着幻影楼那犹如蛛网般庞大、细密且纵横交错的情报网络,加上她亲和力极强,颇有迷惑性的脸。
倒是让她在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官场线索之中,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得到了不少的消息。
敏锐地顺着蛛丝马迹顺藤摸瓜,竟意外地揪出了不少官员贪污受贿的累累劣迹,其中不少还是陛下委以重任的心腹。
“这些人简直丧心病狂!” 姬凤君看着手中的证据,怒目圆睁,“在北地大旱饥荒之际,竟敢私吞救灾款项,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影风在一旁也是满脸愤慨:“楼主,此等恶行,绝不能姑息!”
姬凤君深吸一口气:“将证据整理好,我们呈给陛下,定要让这些贪官污吏受到应有的惩处!”
与此同时,姬凤君还察觉到一股江湖势力正在民间悄然崛起。
这股势力便是千杀门,在旱灾肆虐之时,他们异军突起,接了不少杀害官员的订单。
起初,只是在一个小县城,突然之间多了一块牌子,上头是县城各个官员的画像,以及他们的恶行。
自有读书人发现了这块牌子,一时间,整个县城的人都被点燃了。
那读书人说,只要有人揭下上头的画像,在画像背后的地图标记点放上合适的金银,那么画像上的人就会死。
县城的县令自是不相信的,只觉得荒谬。
却不想这种事居然真的有人相信,而且还真的付出了行动,第一个死的就是他身边的副手。
那人经常仗势欺人,在民间也算的上是臭名昭着,县令留着他也是为了在一些不好推行的政令上有人可用。
却不想凭一块板子,就调动的整个县城的百姓都对官府深深的唾弃。
而那背后之人,不仅由此宣扬了千杀门的名气,还得到了不少的报酬。
甚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民间,千杀门竟因此得到了不少赞誉,百姓们听闻他们斩杀贪官,只道是江湖侠客行义举。
然而,姬凤君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千杀门杀害的官员中,不乏有清正廉洁的好官,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浑水摸鱼,企图搅乱朝局。
“影风,关于千杀门,我们掌握了多少线索?” 姬凤君神色凝重地问道。
影风面露难色:“楼主,这千杀门行事极为诡秘,我们的情报网只能查到只言片语的描述,只知道当初第一起案子是从坷县传出来的。”
说罢,他有些赧然,这还是他第一次一无所获,随即他又道:
“虽然我们连千杀门的门主是男是女都不清楚,但对方似乎对我们幻影楼极为防备。”
“每次的刺杀行动都不留痕迹,想要深入调查,困难重重。”
“还有分部的人说,这些刺杀,完全没有痕迹,就像是孤魂作祟似的。”
影风本来不想说这话,但他想起上一次和小姐一起去的地宫,小姐身上那隐秘的力量,他还是说了。
姬凤君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这个千杀门门主城府极深,极为谨慎。”
“若不是如此,那便是……”说到这,她眯了眯眼,道:“给师兄去信,若真是玄门之力,那也能有所收获。”
影风拱手称是,又道:“那这个千杀门毫无痕迹的凶杀案,还查吗?”
“查!越是如此,越说明他们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必须得继续查,不能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姬凤君将自己的衣服整理好,小心翼翼地将收集到的,官员贪污受贿的如山铁证,以及自己写好的折子呈递给皇帝。
皇帝在阅览这些证据之后,都来不及看折子,顿时气得龙颜大怒,猛地拍案而起。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仿佛要将这些贪官污吏烧成灰烬。
“这群逆臣!简直罪无可恕!” 皇帝怒喝道。
“朕给他们的还不够多吗?一个两个都还要往自己兜里划拉!”
他发泄出来自己的怒意,就看到桌子上那个还未看过的折子。
打开折子,他迅速扫完,心中不由得感叹:“要是人人都像姬凤君一样就好了。”
姬凤君每次上的折子,都是直接禀报重要的事件,从不赘述,更没有谄媚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