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成是个急性子,手上的活计总喜欢早干早结束,因此叶苗先前定下的作坊要用的所有物件都已经交货。
实际上,郝成现在手上并没有什么别的订单,他是想提前给女儿打制陪嫁的物什。
叶全和白梅二人已经上门提过亲事了,两家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约定好来年成亲,于是他便早早开始给女儿打制嫁妆。
叶家今非昔比,来说亲事时送的东西都是好的,很贵重,就这还不是提亲下聘。在他们农村,这时候就是稍有些家底的人家,提亲最多也就是五两银子,一般都是二三两。
他知道以叶家人的为人,提亲时聘礼必定不少。他不想叫自家女儿落于人后,想尽自己全力把女儿风光出嫁。
身为木匠的他,除了给女儿压箱底的银钱,他还想做些木活,高级如屏风、妆台、衣柜,一般的如桌椅板凳、木箱。只要是他能想到的,都想做出来给女儿当陪嫁。
叶苗进门就见郝成满头大汗,正在细心雕刻,没敢出声。
郝欢上前,轻轻叫了声:“爹。”
郝成才抬起头,看见来人,他面上扬起微笑,放下活计坐到椅子上:“苗苗来了。”
“对,叔忙着呢?”
“最近没什么活,我随便玩玩。”叶苗可不相信是随便玩玩,她一进来就看见郝成手上正在雕刻的东西,显然是女子用的铜镜外壳,雕刻精致。
叶苗一笑:“叔,这次我来是想找您再帮我打些冰棍模具,就上次您做的那种。如果一个一个做麻烦的话,也可以在整张木板上做,不必分开也可以,但最好是十个一张。”
总归到时有地方储存,这样倒也方便放置。
郝成回忆一番:“奥,我想起来了。就是你上次要的那种两个合一起的?”
“对,就是那个。”
“你这次要多少呢?”
“这次模具要五百个,小签字要一万支。不过不着急,您可以先做出五百。”
“叔,如果是五百的量,您大概需要多久呀?”叶苗心里有些打鼓。
“呀,这量不小,最快要五天。”
叶苗一瞬间蔫下来:“五天啊。”对她来说五天时间有些久。
又想了会儿,她继续问:“叔,要是我只有两天半的时间,您能做出多少?”
“哎呦,两天半,我要是加紧点,再找我爹帮帮忙,估计能做出三百模具,一千签子。”郝成还是稍微保守估计,毕竟这手艺活,费时间。
“好!那就两天半时间,后天晚上我找人来取,定金我先付给您。”
“剩余的,您继续做着,要是做好了,您给张叔说一声,叫他帮忙捎个口信给我就行。”
“好。”郝成满口答应。
叶苗双手合十,言辞恳切:“郝叔,这次要的着急,还得麻烦您尽量快点。”
郝成见她这样子,更上心了:“苗苗,你放心吧,我会尽量快些。”
“麻烦您了!”
“没事儿,那这样,欢儿,你先陪苗苗做一会儿,我先去准备材料。”郝成吩咐郝欢。
“好,爹 您忙去吧。”
“苗苗,再喝点水吧。”
“行。”
两人坐下来,郝欢嘴巴嗫嚅,似是有话想问。叶苗笑道:“郝姐姐,你是想问我大哥吗?”
郝欢脸颊一红,立刻抬起两只手背,放在两颊:“被你看出来啦,你大哥最近如何?”
这时代的女子大都内敛,她不好再开玩笑:“大哥近来挺好的,入暑以来人稍微少点,后厨上没有太忙,最近他都吃胖了呢。”
郝欢听这话捂住嘴角偷笑。
叶文勇虽说随了叶全,个子高,但瘦了点,养胖点或许更好看呢。
“郝姐姐,你呢?你最近怎么样?”叶苗当然得问一下,不然回去叶文勇问起来,她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郝欢面上红色褪去:“我最近挺好的,就是暑热,夜里睡得不太好,别的都挺好的。”
“嗯,那就好。”叶苗心里有了打算。
叶苗端起水杯一饮而尽,擦擦嘴角:“郝姐姐,我不能再坐了,铺子一到下午晚上还要忙,我就先回去了。郝叔忙去了,我就不跟他打招呼了,你帮我说一声就成。”
“行,生意要紧。我也不留你了。”郝欢很是善解人意。
见人要走,郝欢跑进自己房间,把叶苗换下来的衣服包起来递给她:“衣服别忘了拿。”
“哦对,我差点忘了。郝姐姐,你的衣服过两天再送回来啦。”叶苗低头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嗯,没事的。”
送走了叶苗,郝欢找来自家爷奶,几人一起帮郝成准备材料。毕竟叶苗要的着急,他们无论如何得全力以赴帮忙的。
赵长生一回家就把今日拟订的契书拿给赵富贵,毕竟他爹是当家人,生意上的事情得由赵富贵过目同意,虽然他已经签了契书。
“这契书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那生意你当真看好?虽说叶姑娘的手艺和想法没得说,但这冰棍的生意,铺开的面大,还是要慎重些。长生,你具体说与我听听。”
“爹,是这样……”赵长生仔仔细细把冰棍的口感、味道说清楚,接着又将叶苗的计划说与赵富贵,这下赵富贵才放下心来。
“既契书已经签了,咱们赵家不是那等背信弃义,不讲诚信的小人,生意自是要做下去。做成第一批以后,你们先试试,看反响如何,再考虑以后不迟。”赵富贵还是怕这生意失败。
“好,就依您。”赵长生对这个生意很有信心,他相信冰棍上市以后肯定大受追捧。
在赵富贵这边过了明路,他快马加鞭与赵节去了城外赵家庄子。
迎接他们的是庄子上的管事,赵明。这个庄子距离县城近,地方又大。是赵富贵手上买进的第一个庄子,庄子上有些田地由佃户种植,因着庄稼历来长得好,赵富贵就拨了亲信赵明前去管着。
赵明牵过马,扶住赵长生:“大公子,小心。”
“明叔,庄子近来如何?”因赵明是最近两年才去的,赵长生先前与赵明认识,而赵明也算是府上老人儿了,故尊称一声“明叔”。
赵明习以为常:“公子,庄上一切正常,只是今年夏季炎热,怕是收成多少会受些影响。”
“嗯,我知道这个。”天年的事,当然怨不得旁人。
“我来庄子上是有事安排,还请明叔帮忙照看一二。”赵长生直接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