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犹豫,心里在挣扎,心中想卖又在担心什么?李平安这些人毕竟身上穿的是制服,同时在抓人。
\"小伙子,我不卖,真的可以走吗?谢谢你。\"老人还是不敢相信他可以走。
\"不卖没关系,顺着这条路走,这是我们负责的一条路,走出去在回家,别处不归我们管,大爷再见。\"
李平安往回走了几米,老人站着没有动,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在颤动。
李平安不会放过这些邮票,这些邮票在后世价值非常高,不会去抢,做人还是需要底线。
李平安会让'分身'出马,盯着这位大爷,可以看出这位大爷生活并不好,脸上有非常明显的营养不良迹象。
看到的黄军邮、蓝军邮、紫军邮,是因为其中'蓝军邮'在90年代拍卖出我国邮票的最高价值。
用钱或者粮票去买这些邮票,这应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大爷的邮票要卖,卖谁不是卖。
关键是李平安知道,古董造假在清·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就比较多,不敢保证手里古董真假,只是现在几乎没人敢造假。
但是邮票没有假的,都是发行时间不算长,人们还不知道它们以后的价值,不会对它们造假,更适合收藏,以后有需要卖出。
1953年2月为了优待军人寄信,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
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军徽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第一枚底纹为橘红色,俗称“黄军邮”
第二枚紫色,俗称“紫军邮”;第三枚蓝色,俗称“蓝军邮”。图幅为21毫米x32毫米,齿孔14度,全张90(9x10)枚。胶版。
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拟于1953年8月1日发行。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
邮票下发后,有的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等。
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延期实行”,停止使用。后来,军队有关领导机关作出决定,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但在个人手中的军人贴用邮票仍被使用。
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在1994年的拍卖中,曾创造出新中国邮票单枚邮票80万元的最高价。
......
\"小伙子,等一下。\"大爷声音不小,李平安停下脚步,转身。
”小伙子,我年龄大了,可以扶我走一程吗?谢谢你。”
李平安心中暗喜,没问题了,这里人多,不好交易,到人少地方。
\"好的大爷,您小心。”李平安假装扶上这名大爷朝外面走去。
\"小蚊子,你们注意一下顺序,不要乱,让这些大妈、大嫂排队出去。\"
”好的。\"
\"各位排好队,不要急,慢慢走,别伤到自己。\"小蚊子也是保卫科新人。
十五分钟后,两人拐进一条偏僻一些的小胡同。
\"小伙子,你真要买。\"大爷还是不太敢相信,他卖了快一个月都没卖出去,今天居然有人买,还是一个....
\"大爷放心,只要您不是漫天要价,我可以买上。”
“唉,不卖不行了,我的价格...不低,我需要....价格是800斤玉米面,或者1000斤三合面,粮票也行,可以?\"
大爷眼中居然出现期望李平安可以买的神情,这位大爷不是一个老手,不经常卖东西。
“大爷,价格没问题,我可以看出来,你有需要,我不和您讲价,大家都不容易。
只是我没那么多粮食或者粮票,我可以按黑市粮价折钱,再给您40斤细粗粮票,400块钱。
(粮票分为:细粮票,细粗粮票,粗粮票三种,票面上还有细分。)
半个月后,您可以用钱去换细粗粮票,价值是一样的,您觉得怎么样?现在没有手上有1000斤粮食或者粮票的人。\"
\"你说的也对,我要的粮食、粮票多了。玉米面在黑市才四毛七,小伙子我占你不少便宜。\"
听到这位大爷的话,李平安想笑却笑不出来,可以确定大爷是个不得不卖家底的人。没白多给他粮票和钱。
\"大爷没关系,我现在挣钱比您容易些,算是大家互相帮助,我们可以交易吗?\"
\"在这里,小伙子有人查。\"
\"没事,人我认识,如果您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去您家附近也可以,钱、票不少,我还有公务。\"
”谢谢你,小伙子,如果你带着钱,再往前走过两个胡同,我们交易,我住那。\"大爷眼中露出感激之意。
李平安扶着大爷,又走了两个小胡同,在第三个胡同里停下来。
\"小伙子,就是这,我们可以交易。\"大爷把手里布包递了过来。
\"大爷,这里是400块钱,您先数一下,我再给您40斤细粗粮票。“
\"钱、票对数,谢谢你,这些邮票保存好,会有用的,还有那本书。”大爷眼中露出不舍之意。
\"我会保存好,大爷再见,半个月内不要去鸽子市。\"
\"小伙子再见。谢谢你。\"
......
李平安心情非常好,这可是一大笔财富,可以确定,今天买上,是可以留下来。
回头看了一眼那位大爷,在一个房子前推门,准备进去,应该是他家。
李平安见到大爷安全,快步朝鸽子市走去,自己离开时间太长影响工作。
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又把布包出到系统空间,回去再看都有什么邮票。
\"老黄,还有多少人?\"
“李大队,估计还有200人。\"
\"慢慢放人,小心别乱,我去街道那边看看。\"
......
到了六点钟,李平安和30名保卫科人员带着22人回轧钢厂,这22人都是在卖东西,基本上是卖各种票据。
这回一共有89人被正式抓捕审问,100多人要关一两天才会放走,被带去了派出所。
带回来的22人,关在审讯室和库房里,谁爱审谁审,不会有真正的大鱼。
带着很多票的人,是不会进入核心区兜售各种票据,来的人都是些小虾米。
前面几个人有什么票据,李平安大概看过,他有用的是缝纫机票,就这一种,收音、手表票自己有,不需要。
到自己快结婚时,向'便宜父亲'李怀德主任再要一张手表票不难。
老黄几人不下班回家,开始审问,这些票据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用的,也不算太少。
李平安在快八点,和上夜班的一大队大队长吴天虎交班,抓到的人也交给他们,下班回家。
一大队大队长吴天虎40岁左右,是4个大队长中脾气最大的一个,人不好说话,懒得搭理他。
都是因为他四弟吴天豹在部里保卫处当官,是一名处级干部,不家让着他,才牛x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