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
秦炎坐在桌案前,静下心来,将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再次梳理了一遍。
“首先要确保八千士卒的粮草安定,城外可以开拓出一片地,用于养猪。”
“田豫说已经探查到了盐矿山的位置,细盐的制作方法也可以拿出来了,这可是今日城中财政重点。”
“冶铁法也有必要让城中的铁匠尝试一下了,毕竟这玩意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还有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提上日程,至少也要有脑子活泛的老中医坐镇,守旧古板的不能要。”
在秦炎的规划下,渔阳县第二年发展计划正式落实下发。
由荀彧、田豫负责县中农政商务,黄忠赵云负责治安军务,太史慈暂时负责盐铁项目发展。
一时间,每日都有快马从县中向下辖乡里疾驰。
“将盐块捣碎成粉末,加入清水,期间不断搅拌,让盐分充分在水中溶解,等到溶液饱和之后,过滤掉其中杂质,将木炭捣碎,用麻布包好,放入漏斗之中塞紧,倒入过滤好的溶液,将漏斗渗漏出的溶液重新熬干,最后得到结晶,就是精盐。”
秦炎按照记忆,先行试了试,折腾了许久,终于得到了一滩洁白的结晶,虽然不能与后世相比,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能够引起轰动。
用手沾了一点放到舌尖浅尝,立刻让秦炎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穿越过来这么久,这种久违的感受,当真让人怀念。
太史慈也尝了一点,感觉不可思议,这种纯净的咸味,是他从来不曾吃到的,再看秦炎,甚至有种神圣的光辉绽放出来。
“这种制盐之法,事关我们今后发展,子义监管此事,可寻心腹,让他们分别负责一个步骤。定要万分注意,不可泄露出去。”
太史慈也深知此法珍贵,因此重重点头,郑重承诺,绝不让此法流传。
随后秦炎又找到城中制作曲辕犁的那批匠人,向他们阐述了自己所知道的炼铁法跟一些设备,还有一些理论支持。
看着那些匠人眼神中展露出的渴望,秦炎有种愧疚感,他知道的就是一些皮毛,具体如何,还需要这些匠人自己琢磨。
不过秦炎也向他们承诺,尽管放心研究,日后他们生活所需,都有官府承担,甚至也如同那些差役一样,每月都有工钱。
顿时让这些匠人激动不已,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能够安心完成秦炎交给他们的任务。
秦炎突然感觉这样也挺好,穿越带来完整的技术或许不是最好的,让探求科技发展进步的思想传播,或许更好。
平静的生活持续了月余,秦炎治理下的渔阳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发展。
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商贾从四面八方赶来。
只因为渔阳生产出的精盐,一经推出就迅速占据周边市场,顿时引起许多商贾的注意。
这其中,冀州甄氏、徐州糜氏、东城鲁氏都是巨富商贾,也引起了秦炎的注意。
有荀彧接洽,顺利与三家洽谈合作,自此也为渔阳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
渔阳发展迅速,自然引起公孙瓒与刘虞的注意,虽然二人都想得到秦炎手中的细盐提炼法,但是如今秦炎手中握有兵马万余,更有黄忠太史慈赵云这三位一战成名的武将。
两人也只能暗中打探,更加忌惮秦炎。
这一日,田豫带着两人拜见。
来人自称阎柔阎志,乃是一双兄弟,曾为乌桓鲜卑俘虏,如今成功逃脱,听闻秦炎在幽州有贤名,因此前来投奔。
秦炎自然接纳,命人设宴为二人接风洗尘,一番畅谈后,命阎柔与田豫共事,阎志为太史慈副手。
二人初来乍到,就受到重用,当下誓言投效,永不背叛。
此时冀州风起云动,袁绍为快速吞并冀州,与公孙瓒暗中约定,共同征讨韩馥,事成之后,平分韩馥管辖地盘。
公孙瓒欣然同意,当即点齐兵马,征讨韩馥。
与此同时,袁绍又派人将公孙瓒兴兵讨伐的事情告知韩馥,想要以此逼迫韩馥献城投降。
“诸君,公孙瓒已经起兵,想要攻伐我等,该如何是好?”
韩馥接到消息,当即召集手下商讨,脸上却已经充满忧虑。
“这必定是袁绍反客为主之计,想要逼迫使君就范,投效于袁绍。”
沮授一眼便看出其中计谋。
“我本就是袁氏故吏,才能又不及,倒不如真投效于袁绍算了。”
韩馥斗志全无,当即就要派关纯去请袁绍,入主邺城,执掌冀州。
“且慢,袁绍狼子野心,若使君投降,与那砧板鱼肉一般,入那婴儿在股掌,从此生死皆不由使君了。”
长史耿武劝谏,想要韩馥打消这种想法。
“使君可还记得当日赠渔阳秦焱升粮草吗?眼下使君有难,或可以请他出兵,从中斡旋。”
沮授再次谏言,立刻得到支持。
“秦焱升智勇过人,手下名将强势,可以一试。”
“如此说来,那平原刘备,亦是仁德之人,关张二人也是万夫不当之勇,也可请为助力。”
众人纷纷献策,韩馥心中的怯懦消散了许多,思虑再三,终于放弃就此投效袁绍。
“馥之性命,就拜托公与了。”
韩馥心有戚戚,拍着沮授的肩膀,再三拜托,目送沮授离开邺城,朝渔阳方向策马疾驰。
又在幕僚建议下,命张合潘凤整顿兵马,以待公孙瓒到来。
袁绍本以为韩馥会就此投降,得知计策不成,心中恼怒。
随即召集颜良文丑高览众将,与许攸逢纪等一众谋臣,率兵进犯邺城。
潘凤自恃勇武,不听军令,出城与袁绍军交战。
不过数合,被颜良打落马下,生擒了去。
韩馥本就态度模糊,见又折了潘凤,此刻已经投降袁绍,封了校尉。
当下又摇摆不定,是夜,暗中与荀谌联络,决议开城投降。
众人得到消息,庆幸者有之,怒骂者有之。
一时间城中混乱,挂印离去者三十余人,张合也不耻韩馥背信弃义,带领部下往渔阳投去。
只剩下耿武关纯两人,终是成了颜良文丑刀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