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买了12瓶茅台酒和11瓶二锅头,并使用乔老头给他的十多张甲级香烟票,再加上今天得到的12张,刚好购买三条中华牌香烟。不管是哪个年代,送礼总是要看关系的人脉来定夺;尽管他还没正式上班,年轻且穿着警察制服装扮的他已让人敬而远之,并享受到了这份职业带来的某些便利之处。
忙碌了一上午后,林小辉找了块隐蔽之处把背篓里买下的物品收存到自己的特殊小空间中。再坐着同一辆三轮车又去了烤肉餐厅,要了一公斤半的烤羊肉自食一顿,多余的装进两个饭盒带回家。
当饱餐一顿,离开烤肉店后,他调整了一下帽子斜挎着它,嘴角叼一根牙签以显神气,活脱出个伪军的模样。然而,戴久了这顶新帽子感到极其不舒服,他试着适应了一下,低头观察崭新的皮鞋,用标准后世方式左右交替地擦拭皮面使其光鲜如新。
随后林小辉又乘坐三轮车前往全聚德买了三只着名的北京烤鸭,感觉非常得意。回到鼓楼附近的一上午下来他已经消费了超过一百元。剩下还有两百多元的预算未使用。
接着林小辉换了一种方式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前往街区办事处。准备拿出工作证件和户口本来办理粮食相关的关系。
“天呀,这不是林晓明吗?”
一个老太太(老刘太太)惊讶地问道。
“林叔叔您好啊,你们认不出我来了吗?”
林小辉笑着回答道。
经过一番问候交谈之后,他向工作人员申请办理一些手续。办公室主任张大妈开玩笑说:“哟,这么英俊帅气的小伙子当了警察呢。”
张主任处理好了所有的事宜,并对他说:\"等一会儿就可以走了。”
林小辉表示感谢并向其挥手道别后迅速离去。老刘太婆依然在原地等待着与林小辉聊天,“年轻人啊你找对象别心急”
,并提到她有一名高中女生觉得非常适合林小辉。“您说得太夸张了吧?”
说着便快速溜回家中。
回到住所,放下米粮箱钥匙并放进去60斤粮食,确保家人可以充足储备两个月份的食物。从隐藏处取出了一瓶茅台酒、叫花鸡与烤鸭为晚上作准备,也切盘熟牛肉等着晚上的父亲一起享用美酒美食庆祝。正点一支烟抽时,听到一声巨响吓到一跃,原来姨父迫不及待想见到穿上制服的样子便径直撞开门。李来福被热情的拥抱欢迎。林家人看到一身警察制服的林小辉时都欣喜万分,尤其是妹妹赵丽华激动地流泪并立刻提议替哥哥清洗这套特别的衣服。林小辉婉拒她的提议,说不用担心蓝色衣物看不清污迹。
林小辉邀请大家一起品尝桌上丰富的晚餐,并请来几位好友一起饮酒。其中一位老朋友是村支书谭叔叔前来祝贺林小辉的新岗位。
在欢乐和谐的宴席气氛下,大家共同举杯祝愿林小辉事业更进一步、步步高升。猴子和谭老先生纷纷送上真挚的美好祝福,让林小辉感受到浓浓的
几个人早就了解这位小兄弟的脾气,自然不会把他说的话放在心上。老李拆开烤鸡香气四溢,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刚才我还觉得你们桌上那个泥疙瘩有什么讲究,原来这鸡是这样烹调出来的!”
小田站起身嗅了嗅,惊讶不已。
老张扯下一只翅膀尝了一小口,连骨头都脱了壳,满意地夸赞:“小李真有本事,这道菜以前只听说没吃过,哪天你帮我也做一只。”
他补充道:“鸡我提供,就劳烦你动手吧。”
老李豪爽应承:“行嘞,大爷您放心,等我这段时间去学习,回来再给您整一个。”
老张点头:“随你时间安排就行。”
小田没能抢到鸡屁股,啃着鸡头说:“也给我来一只吧,不过得提前提醒我,现在小鸡也不容易买到。”
四个人边喝酒边谈笑风生,却不知晓阿赵已经快步赶往钢铁厂报喜去了。
她内心激动无比,迫不及待要把这好事告诉家里的掌管者。到了传达室登记,打完电话,阿赵在门口来回踱步,忍不住偷笑几声。
看守问旁边的蒋师傅:“那女士是谁呀?”
“她是来找李工的。”
蒋师叔回答时有些困惑:“她怎么像在笑?”
“她精神有点问题,一直嘿嘿笑着。”
传达室的老王说道。
蒋师傅探头看看阿赵,皱眉摇头:“不像啊,也没听说过李工有个精神有问题的家人,她刚让我通知他时还挺正常的。”
老王补充道:“听说有人发病会时好时坏,你看她又笑了。”
蒋师傅急忙阻止他指着的动作,“别用手指,要是激怒她惹出麻烦可不值得。李工挺好的,怎么会找个这种媳妇呢?”
“大伙别吵了!不知道我在休息吗?”
值班床上一个年长的同事喊道。
“你知道李工老婆是不是精神病患者?”
蒋师傅又问道。
老同事翻白眼说:“瞎胡诌啥?再说了,人家二婚才找这样的妻子?”
蒋师傅解释:“看啊,她在那里笑着呢,让人心里发毛。”
“你们太笨了!要真有精神病工厂早该知道了。”
老同事点上烟斗,“你们赶紧工作吧。”
李师傅听到通知后满脸疑惑,因为阿赵从来没来过工厂找过他。想着可能是家里出了急事,于是火速赶向大门。阿赵一见他就泪如雨下地叫唤,让他更着急:“孩子怎么样?”
阿赵终于说出原委:儿子当警察啦,一身笔挺制服英姿飒爽。
李工难以置信地摸了摸她的额头:是不是脑子不清楚在说胡话?
但看着阿赵认真的表情,李工渐渐信了。“那咱们先回去看看。”
路上,大家围坐一起喝两盅聊生活琐事,偶尔也会互相玩笑逗趣,小李在厨房忙里忙外端出各种菜色,博得满堂欢笑。阿赵在院里等了不久也一同返程。一路上阿赵滔滔不绝地夸赞儿子多风光。
回到家门内,乔大爷和老友们正准备离开。送他们出门时,老李再次对乔表示了感谢,并嘱咐儿子多学习单位上的道理与为人处世之道。乔爷笑着应允继续支持,然后挥手作别。
晚上,家里人又围聚一团,分享当天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