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怎么还让我们自己花钱买呀!你不能代表科里慷慨一点吗?直接把这头野猪卖了,给大家发福利啊。”
一个中年妇女
陈刚和周猛吃饱后拿起挂在窗户上的肉说道:“你们继续工作吧,我们两个回去休假了。”
两人走后屋里剩下四个人。孙平一脸满足地说:“吃饱了就不能乱动了。我家过年也吃不上几个菜,今天真是吃得好,谢谢你了,赵来福。”
“孙叔客气什么,咱都是自己人。”
赵来福不以为意地答道。
“来福我不跟你客气,以后有事就找我吧。”
李大成拍着胸脯说。
“叫你肯定没好事,你也吃饱了,快去巡逻吧。”
孙平说。
“李哥,一起走吧。”
赵来福也吃饱了,正好出去消食。两人一起出门巡逻,跟着李大成转悠两圈就完成了任务,一路上连候车室、铁轨旁边都看过了。
回到办公室时,孙平告诉他:“指导员要找你一趟,让你回来再去他办公室。”
谁不喜欢收点东西呢?赵来福把外套往墙上一挂,出门直奔领导办公室。敲门后进屋,张志明和高连胜在桌旁坐着,高连胜正低头数着钱说:“钱都已经算好了。”
高连胜拿出一摞钱:“总共是94斤猪肉的钱,折合282块,你自己再数数。”
当时的钞票面额有限,最大也就是十元一张,最小的是毛票。赵来福满不在乎:“指导员,您数过了我就放心了。”
张志明笑着接过话茬:“我看你还真相信指导员数了好几遍呢。还是抽根烟吧,”
“这小子别到最后少了再找我要账。”
高连胜拿着烟说。
张志明玩笑地说:“这家伙精得很,即便少了也不会怪到我们头上。”
张志明把一袋布票、八张高级烟票和十张副食票放到桌上,“你为咱们做了贡献,肉价降下来也有你的份儿。这是我们所长的感谢:二尺布票,八张甲级烟票还有十张菜票。白菜土豆这些现在也不容易买到。”
赵来福没想到还能得奖励,赶忙谦让:“领导过奖了,这是我的分内事。”
他一边说话一边动作敏捷,毕竟难得从张志明这儿得到回报。张志明和高连胜抽起了烟,对赵来福的麻利印象深刻。赵来福觉得尴尬,于是挑出一根黄瓜递给两位:“领导尝个新鲜黄瓜吧,降降火。”
张志明惊讶道:“你能弄到这些东西可真是有本事啊!”
而高连胜已经一口下去,边嚼边感慨:“听说报纸上有农业大棚专门供城市的菜。”
“这是大学朋友给的,他们跟农业科技院有关联嘛。”
赵来福回应。
接下来赵来福要求请假回家看望父母,并顺便要了个茶缸。他提出要求后,两位领导很快同意了。
“本来我还没准备,”
高连胜笑着说, “可你带来了这么新鲜的蔬菜水果……好吧。下午提前走了。”
赵来福见此情况,也表示自己要去看望亲人,顺便再带几个黄瓜西红柿回家里。
离开警察所后,李来福想着谭大力最近的日子。他决定帮一下老朋友家里的困难。在鼓楼一带买了些玉米面和腊肉后,直接推开了派出所谭大力的房间门。
“叔呀,想什么呢?”
李来福递上口袋。“你要让我敲门,你就等着后悔吧。”
“我们俩还说什么敲不敲,直接进来就行。”
谭大力带着笑容回应,显然心里有点受用这份信任。
李来福放下东西,开玩笑说:“你这样才是熟悉的谭叔叔。要是以往,准会命令我先敲门进去。”
谭大力拆开袋子一看,立刻高兴起来:“这些吃的实在太及时了,孩子最近都开始吃代用品,好几天没见荤腥。”
“别提这些事,我也记挂着你家的情况。这里还有半斤卤味和几斤玉米面。”
李来福又拿出几件食物补充着。
谭大力吃了些肉后,问及价钱和货源。但很快发现赵来福不太愿意详聊这个话题。
随后,谈话转向生活现状,谭大力抱怨道:由于粮食紧缺,他的小食堂被撤,家庭食品供给紧张。李来福建议谭大力多与吴队长联系交流。最后,在吴大队里碰到熟人,李来福顺道前去打招呼,并且表达关心和问候。
这段对话体现了特殊年代人们的困境与互相关怀的情感,也显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林小虎翻着白眼说道:“吴叔,你那眼神是什么意思?你要再这么看着我,我可真去找你的队员打架了。”
吴长友听林小虎这么说,不由得想起了王全当时的惨样,大笑道:“这才是你这小子,突然一本正经地跟我讲话我还真不习惯了。”
### 林小虎从书包里拿出一条重达三斤的腊肉和一包油炸花生米,笑着说:“吴叔,这是我自己猎的野猪制成的腊肉,给您带了一点过来尝尝。”
吴长友赶紧接过腊肉看了看,打趣道:“你小子还真的舍得,这腊肉在外面可值不少钱。说好了啊,别指望我给你钱。”
林小虎懒得理他,继续翻着白眼。吴长友看着肥瘦不均的腊肉,叹了口气说:“你这家伙败家啊!做成腊肉至少缩水三两呢,真是浪费。”
林小虎伸手抓起装花生米的纸包,有些生气地说:“吴叔,这花生米都油炸过不好吃了,下次我给你拿生的。”
“你这孩子怎么变小气了?我只是逗你玩嘛。”
吴长友笑着把纸包装在手里。
吴长友把花生米放回抽屉,将腊肉收进了办公桌下的小柜子,“有心就好。其实我最近正想找你呢,我们最近夜里不太安全,计划再招两个人,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林小虎拍胸脯应声道:“吴叔放心吧,这事交给我,我家那边有不少可以来帮忙的。”
吴长友摇头说道:“这些话从你嘴说出来怎么听起来那么不靠谱呢?”
提到来家村,林小虎立刻兴奋起来,“我那可不是吹牛,在村里我有一二十个小辈,每次走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