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第一句: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
人生在世,从出生到生命的终止。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品尝了酸甜苦辣,感受了人生百味。有时,成功的甘甜让内心盈满喜悦;失败的苦涩又使人黯然神伤;相聚的欢乐,离别之愁绪,交织成生活的斑驳色彩。
然而,时光无情流逝,十之有三当生命之火逐渐微弱,最终熄灭,身躯埋入地下,那便是死亡的到来,宣告着尘世旅程的终结。但在这生死之间,那些或深刻或浅淡的过往,已在岁月中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痕迹。
与此同时,短命之人的数量竟然也与之相当,同样约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他们可能因为各种不幸的遭遇或者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早早地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徒留遗憾与惋惜。
然而,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那另外十分之三的人群。这部分人本应具备更长的寿命,却因肆意妄为、过度放纵自我,最终提前踏上了通往死亡的道路。他们或沉迷于酒色财气,无法自拔;或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亦或是不顾身体极限,拼命追逐功名利禄。种种放纵之举,使得原本强健的体魄逐渐被侵蚀,生命之火也因此过早熄灭。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如此众多的人陷入这般境地呢?归根结底,乃是对于自身奉养的奢靡无度。当人们不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而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时,往往就会迷失在欲望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这种毫无节制的生活方式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还腐蚀了心灵,使人失去了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和敬畏之心。
曾听闻那些深谙养生之道的高人,即便在陆地上行走,也绝不会遭遇犀牛与猛虎的袭击;即便是置身于激烈残酷的战场之上,亦能安然无恙,丝毫不受伤害。这其中缘由何在呢?原来啊,那犀牛纵使凶猛无比,却在这些善于养生者的身上寻不到可供其尖角顶撞之处;老虎虽然爪牙锋利,但面对此类人物亦是无从下手,根本找不到能够用利爪撕扯的破绽;就连各种锐利的兵器,也无法刺破他们身体的分毫。那么,又是为何会出现如此奇妙的现象呢?只因这些人始终谨守养生之法,从未涉足那可能引致死亡的危险领域。
解析
在老子深邃的哲学思考之中,他深刻地洞察到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对其养护的方式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将引发截然不同的结局。那些过度沉迷于物质享受、极度贪生怕死并且饮食无节制以至于营养严重过剩的人,他们所采取的这些被称之为“生生之厚”的行为,实际上却成为了加速自身走向死亡的催化剂。
相反,那些真正深谙养生之道的智者们,则能够巧妙地驾驭自己的心性与欲望。他们懂得克制私欲,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他们坚守着清静质朴的生活原则,不为世俗的繁华所迷惑;更重要的是,他们全然顺从自然的规律,从不刻意去违背它。如此一来,这些智者成功地避开了那片象征着死亡的黑暗领域,有效地杜绝了各种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的因素。
老子在这一章节中的论述,无疑清晰地展现出他对于养生之道的独特见解。他极力倡导人们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节奏,切勿盲目且过度地追逐物质层面的享受。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过多的欲望,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时,方能真正领悟到养生的真谛,并得以长久地守护住宝贵的生命。
不过有我的理解,还请各位陛下指点。
第一句:(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生在世,置身于茫茫人海,所遇之人形形色色 。这世间的人,就财富而言,有腰缠万贯的富贵者,出入豪车华宅,生活极尽奢华;也有一贫如洗的穷苦人,为了基本的温饱日夜奔波。从品性来讲,有善良宽厚、心怀大爱的好人,用温暖和善意照亮他人;也有自私自利、心术不正的坏人,给周围带来伤害与纷扰。
在这个浩瀚无边的世界里,真正能够于平凡生活之中探寻到幸福真谛、实现内心自我满足的人们占据了一定比例。他们兴许并非腰缠万贯,但却深谙珍惜所拥有一切之理。这些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哪怕只是清晨透过窗户洒下的一缕阳光,亦或是家人之间温馨的一个微笑,都足以让他们心生欢喜与满足。
然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部分人,他们身处家徒四壁的困境,背负着沉重无比的生活负担,仿佛每一步前行都要耗尽全身力气。那沉甸甸的压力如同一座无形大山,死死地压在他们瘦弱的肩头,令其喘不过气来。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换来的却是微薄收入和无尽困苦。对于这部分人而言,生活已不再是充满希望的旅程,而是一场痛苦不堪的磨难。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感到生不如死,对未来失去信心,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第二句:
(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
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或是因为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或是遭遇了惨烈的车祸,原本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戛然而止,只留下亲人们无尽的悲痛与思念;也有人在不经意间失足溺水,生命如脆弱的泡沫般消散,徒留水面上的涟漪,诉说着世事无常。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的意外,让他们早早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老话说的好,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也不知道。
第三句: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书面本意
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引人深思。所谓“生生”,乃是指使生命得以生长和延续,其中第一个“生”作为动词,寓意着积极地去创造和推动生命的发展;而第二个“生”则是以名词的形式呈现,代表着生命本身以及其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与资源。这里所说的“厚”,并非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丰厚,更多地指向对于生命欲求的一种过度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过度沉溺于物质享受,不断追逐名利财富,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满足无尽欲望之中。他们以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但实际上却往往适得其反。当一个人对生命的欲求超过了合理的限度时,就如同给一棵树苗浇灌过多的水分,看似给予了充足的滋养,实则可能导致根系腐烂,无法茁壮成长。
同样地,在精神领域,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某种观念或者情感,也容易陷入困境。例如,过分贪恋权力地位,不择手段地去获取,最终可能失去自我,迷失在权欲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又或是在感情方面患得患失,对爱人的要求过高过苛,反而破坏了原本美好的关系。
因此,这句古老的智慧之言提醒着我们,要保持适度的欲求和平衡的心态。无论是对待物质还是精神世界,都应该懂得知足常乐,不过分奢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命的美好,避免因过度的欲求而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同时,它也告诫人们要有自省的意识,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偏离了正道,及时调整步伐,回归到和谐、健康的人生轨道上来。
从隐喻层面看,这句话是老子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欲望的一种批判。它隐喻人们如果过于贪生、过度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以及物质的丰厚来滋养生命,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个人如果一心只追求锦衣玉食、奢侈的生活方式(生生之厚),可能会因此而迷失自我,忽视精神层面的修养,甚至会因为过度追逐利益而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德行,走向衰败。它也提醒人们要懂得节制欲望,避免因过度的物质追求而失去生命的本真和内在的平衡。
第四句: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据听说:善于修行、道德高深之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庇佑,即便置身于最危险的境地,也能安然无恙。
当他们踏上云游之路,山川湖海皆为其道场。山林中,猛虎或许会突然现身,那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一声咆哮便能令万木震动。但对于修行者而言,老虎并非致命的威胁。因为他们内心平和,与万物生灵皆能和谐相处。他们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老虎在感受到这份纯粹的善意后,也会收起獠牙,温顺地擦肩而过。这并非是老虎失去了本性,而是修行者的道德光辉,让动物也能感受到安全与信任,彼此之间达成了一种超越物种的默契。
当他们踏入兵营之中,本应是充满竞争与等级森严的地方。然而,修行者不会仅仅成为一名普通士卒,淹没在人海之中被人小瞧。他们凭借的不是武力的强大,而是内在的智慧与品德。在面对纷争时,他们能以公正的态度去调解;在战友迷茫时,他们能以睿智的话语去指引。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修养。他们的存在,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兵营中那些被功利和争斗蒙蔽的心灵。渐渐地,周围的人开始对他们心生敬佩,他们也凭借自身的魅力,在兵营中崭露头角,赢得尊重与信任。
在遭遇飞禽猛兽的时刻,修行者依然能够泰然自若。无论是身形矫健的猎豹,还是利爪如钩的雄鹰,都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凡的武艺,而是他们的修行使得自身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是由善良、宽容和智慧凝聚而成,能够化解一切潜在的敌意。猛兽在靠近他们时,感受到的不是猎物的恐惧,而是一种宁静与祥和,这种力量让猛兽放弃了攻击的念头。
善于修行、道德高深之人,他们的内心如同深邃的海洋,包容万物,波澜不惊。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道德的力量,证明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只要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正义,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便能在任何困境中化险为夷。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力量,而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光。
最后一句:
(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从字面意思来看,“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这里的“死地”并非单纯指某个危险的物理空间,而是一种隐喻。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那些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放纵欲望、违背自然规律行事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危险和困境,也就是进入了“死地”。而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善摄生者),他们顺应自然,不过度作为,不过分地去干扰生命的自然进程,生活中不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充满危险和隐患的状态,所以说“以其无死地” 。
从哲学层面理解,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倡导人们不要过度地去追求功名利禄,不要违背自然之道而妄为,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保全自己,远离灾祸。这种思想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质朴,不要因为过度的欲望和贪念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
说几个关于这一章的典故吧。
说之前,咱们来首诗吧:
酒里红尘乾坤大,
英雄无钱寸步难,
神仙也有渡劫日,
何况凡夫在人间,
不争世间名和利,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下一个
何为佛
庙前长跪问我佛,人间姻缘又如何,
为何财神不下凡,却让善人受折磨,
哪有前生修来世,因果轮回又为何,
佛说
富人皆是前世修,此生作恶转牛骡,
穷人皆是命注定,只因前世种因果,
真龙不入恶人院,神仙转世看功德,
牛马都有千日苦,只因前生把恶作,
猪羊也有一刀苦,不孝爹娘种因果,
千姿妖媚狐转世,不为采阳她不来,
姻缘都是天注定,月老红绳不带财,
动物都懂道德事,哪有神仙错安排,
闲时莫论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错。
能看懂的,就给个指点吧。谢谢
以下是一些常见神仙和他们的坐骑:
道教神仙
元始天尊端坐在那华丽无比、气势磅礴的九龙沉香辇之上。这架宝辇乃是由九条威风凛凛的五爪金龙所拉动,它们身姿矫健,龙鳞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条龙都散发出令人敬畏的气息。当这九条巨龙一同发力时,整个九龙沉香辇便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去,所过之处风云变色。
太上老君则骑着他那头家喻户晓的青牛出行。这头青牛可不是普通之物,它在名着《西游记》中还曾经下界为独角兕大王,给唐僧师徒四人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呢!青牛体型巨大,皮毛光滑如丝,牛角坚硬锋利,仿佛能够刺破苍穹。
通天教主的坐骑乃是一头夔牛,其形状犹如寻常之牛,但身躯却是苍翠之色且没有犄角,仅有一只粗壮有力的脚支撑着身体。每当夔牛进出水域之时,必然会伴随着狂风骤雨,它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宛如日月般璀璨夺目,其吼声更是震耳欲聋,恰似雷霆万钧。
太乙救苦天尊的座下有一头威猛非凡的九头狮子,此狮的圣号被称为九灵元圣。这九头狮子神通广大,在《西游记》里也曾私自下凡,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和威严。
南极寿星常常以白鹿为伴,这只白鹿毛色洁白如雪,双目灵动有神,奔跑起来轻盈迅捷。据说这只白鹿曾经下界到比丘国,并成为了该国的国丈。
张天师胯下骑着一只可爱又机灵的艾虎,艾虎小巧玲珑,动作敏捷,陪伴着张天师云游四海,降妖除魔。
赵公明的坐骑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玄坛黑虎,这头黑虎雄壮威武,毛发漆黑如墨,眼神犀利凶狠。而且,玄坛黑虎与金蟾、金孔雀以及貔貅并称为督财府的四大招财神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崇。
黄飞虎的五色神牛更是赫赫有名,它浑身色彩斑斓,力大无穷,可以轻易地撞翻山岳,踏碎大地。黄飞虎驾驭着五色神牛征战沙场,冲锋陷阵,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汉钟离骑着一匹金光闪闪的金麒麟,这匹金麒麟昂首挺胸,步伐稳健,周身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显得尊贵而神秘。
吕洞宾则选择了一匹骏马作为自己的坐骑,这匹马身形高大俊美,四蹄生风,驮着吕洞宾纵横天下,行侠仗义。
佛教神仙
**文殊菩萨**:那文殊菩萨座下有一头威猛无比的青毛神狮,这头神狮不仅在乌鸡国中现身过,还曾于狮驼岭大放异彩。其身躯庞大,毛色青如翡翠,闪耀着神秘的光芒。每当它怒吼时,声震九霄,令人胆寒。
**普贤菩萨**:而普贤菩萨所骑乘的则是一只体型巨大、洁白如雪的六牙白象。这只白象力大无穷,曾经下界来到了狮驼岭,与众多妖魔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它的象牙锋利无比,如同利剑一般,可以轻易地撕裂敌人的防线。
**观音菩萨**:再看观音菩萨,她的坐骑乃是一只金光闪闪的金毛犼。然而,这只金毛犼却不安分守己,私自下界跑到了麒麟山獬豸洞中,并自号赛太岁,惹出了不少事端。不过,最终还是被观音菩萨收服带回普陀山去了。
**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身旁常伴一只名叫谛听的神兽。这谛听具有非凡的听力,能洞察世间万物之声,分辨真假善恶。它外形似犬,浑身毛发柔顺光滑,双目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东来佛祖弥勒佛**:说到东来佛祖弥勒佛,他的座下同样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这狮子毛色金黄,体态雄壮,跟随弥勒佛修行多年,也颇具灵性。
除了上述几位菩萨之外,神话传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神通广大的神仙。
**西王母**:西王母出行之时,常常乘坐一辆华丽至极的紫云之辇。这辆辇车以紫色云彩为装饰,九条色彩斑斓的神龙拉车而行,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女娲**:女娲娘娘则驾驭着一辆雷车,车上刻满了神秘的符文。雷车由一条应龙驾驶,旁边还有青色的虬龙相伴左右。车前有白色的螭龙开路,后面紧跟着奔腾的大蛇,场面甚是壮观。
**羲和**:作为太阳神的羲和,她每天都会乘着一辆由六条巨龙牵拉的太阳神车,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为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黄帝**:黄帝陛下出征时,会乘坐一辆由六条蛟龙牵引的战车。这战车坚固无比,上面插满了旗帜,随着蛟龙的奔跑而飞速前进,展现出黄帝的威严和霸气。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通常以玄鸟的形态示人。据说这玄鸟正是五凤之一的鸑鷟,它羽毛华美,身姿矫健,能够翱翔于九天之上,速度快如闪电。
**云霄仙子**:云霄仙子所骑乘的是一只美丽的青鸾。这青鸾羽翼丰满,鸣声清脆悦耳,每当云霄仙子骑着它飞行时,就宛如一道青色的流星划过天际。
**琼霄仙子**:琼霄仙子的坐骑是一只鸿鹄鸟。此鸟身形高大,翅膀宽阔有力,能够载着琼霄仙子飞越千山万水,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