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期的认亲宴很快就到了。
当初定下这个时间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时间越晚对靖司昭而言越舒服,可他们必须得考虑外界的传言。
他们迟迟不办认亲宴,外人只会认为他们是不喜欢新认回来的大姑娘,或者是新认回来的大姑娘上不得台面必须得用些时日学规矩。
靖司辰想让所有人都知道,靖司昭是被靖国公府捧在在手心上的人,最后便把时间定在了这个时候。
一大早,柳芙就一直忙个不停。
这场认亲宴是柳芙成为靖国公府主母后操办的第一场宴席,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因此最近几日每天她都在不停地确认着认亲宴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场认亲宴不仅对她重要,对靖司昭更重要。
她必须要办得好办得漂亮,才能体现出靖国公府对靖司昭的态度来。
别看那些夫人姑娘们外表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她们的眼睛和嘴都毒着呢,最擅长的就是一边笑着说些扎心的话语。
柳芙身为主母,需要在后院招待客人,她没有时间陪伴靖司昭。
趁着客人们还没来的间隙,柳芙见了靖司昭一面。
她叮嘱道:“你什么都不用担心,等仪式开始时你再出来,之后大嫂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靖司昭知道仙女嫂嫂是关心她,她特别享受被亲人关心的感觉。
她知道这次认亲宴是她从没见过的大场面,她不怕出糗,只怕给靖国公府丢人。
这两日她一直在学习礼仪,今天她一定不会出错的!
柳芙耐心叮嘱靖司昭几句后离开了,外面已经有夫人和姑娘们陆陆续续到来了。
赵氏与柳芙一起出去迎客,蒋思思则留下来陪在靖司昭身边。
蒋思思是大家闺秀,她的礼仪和规矩一直都很出色,察觉到靖司昭的不安,她一直温声给靖司昭说着经验之谈。
她告诉靖司昭,无论等会儿看到多少人,只要保持着平常心别紧张,就不会出错的。
靖司昭郑重地感谢了表妹。
这是柳芙嫁过来后第一次操持大型宴会,长宁郡主怕柳芙镇不住场子,万一有哪个脸皮厚的欺负柳芙年轻,便强忍着对靖司辰的惧怕,亲自来到了靖国公府陪柳芙。
上次和柳芙说完她的心理阴影后,长宁郡主发现她做噩梦的频率越来越低,提起靖司辰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害怕。
而且她来到后院也见不到靖司辰,为好友撑腰的心更强烈,她便选择了忽视恐惧。
来到靖国公府门口的时候,长宁郡主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
可当她真正走进靖国公府的时候,她发现有时候她只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道锁,打开锁后会发现其实这一切并没有那么可怕。
柳芙见到长宁郡主既惊喜又感动,她没想到长宁郡主竟然为了她愿意再次踏入到靖国公府。
长宁郡主见柳芙如此感动,她很开心地笑了起来,只要柳芙能感受到她的心意,她就没有白做这么多心理建设。
果然有长宁郡主陪着柳芙,那些夫人和姑娘们都老实了很多。
就算想看笑话,也不敢当着长宁郡主的面表达出来。
要知道,她们就是被这位长宁郡主动手打了脸,闹到陛下那里,怕是也会认为是她们先闹事惹到了长宁郡主。
在华京哪些人可以惹哪些人不可以惹这些夫人和姑娘们都心知肚明。
于是直到认亲仪式开始之前都没有人敢当着柳芙的面闹出任何幺蛾子。
至于她们背地里会说些什么,柳芙听不到看不到,她也不在意。
随着客人们一一落座,也快到仪式开始的时间。
柳芙亲自将长宁郡主送到了晋王妃身旁,再次出言感谢了长宁郡主和晋王妃一番后,她便来到了赵氏身旁等待仪式开始。
没过多久认亲仪式正式开始。
“请大姑娘。”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身着华服的靖司昭抱着同样打扮精致的妞妞出来了。
所有人看到靖司昭的瞬间都瞪大了眼睛,没人想到靖司昭竟然抱着野孩子出来了。
对于靖国公府新认回来的这位大姑娘生过孩子之事,外面的人多少听到过一些传闻。
可没人想到靖国公府竟然把这个野孩子也认下了,竟然在这么重要的认亲宴上,让大姑娘抱着她在外面被人欺负生下的贱种一起出来,靖国公是真的不在乎靖国公府的名声吗?
要知道靖国公府的二爷和三爷都还未定亲,他们不在乎名声,日后还有哪家的好姑娘愿意嫁进来!
靖司礼若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定会嗤之以鼻。
不愿意嫁进来?爱嫁不嫁,说的好像谁愿意娶她们似的。
靖司礼对未来媳妇和岳家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看不起他的妹妹。
但凡有这种想法的,就算他家姑娘是个天仙也给老子滚一边。
至于靖司齐能不能娶到心仪的媳妇……就凭靖司齐这小子做的好事,他现在就看靖司齐很不顺眼,更不可能管靖司齐能不能娶到媳妇了。
不管别人心里如何震惊,此时柳芙和赵氏的眼里只有这个正抱着孩子朝他们缓缓走来的姑娘。
与最开始见到的靖司昭相比,现在的靖司昭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被爱浇灌后的野草也能努力开花。
被这么多夫人和姑娘们瞧着,靖司昭难免会紧张。
可她想起之前仙女嫂嫂和她说的话,仙女嫂嫂让她不要看别人也不要在乎别人,只要知道爱她在乎她的家人们都在前方等着她就行。
靖司昭稳定住心神,努力忽视周围人的目光。
她怀里的妞妞也非常懂事,明明是个非常怕生胆小的孩子,可之前娘跟她说接下来的出场对她们很重要,无论周围人再多,都不可以往娘的怀抱藏。
妞妞谨记着娘的话,娘说不让她藏。
于是妞妞忍着害怕,即便小身体一直在不停地轻微颤抖,也始终没把脸藏到娘的怀里。
明明只有十几米远的路,当靖司昭终于走到了亲人身旁时,却有一种过尽千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