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雅乐”橱柜厂里,吴镇从安装工做起。每天他跟着师傅开着金杯车,拉着一车包装好的板材和五金件,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小区里,有时也去江苏南部镇江、扬州那边的城市,都是当天来回。师傅既是安装工,也是驾驶员,吴镇既是学徒又是搬运工。
跑了一段时间,吴镇看到每一套家具都有一张图纸。他也仔细的研究起来,终于恍然有些明白,然后就跟着师傅动手安装起来。
先从小鞋柜开始,慢慢开始装简单的书桌和餐桌,直到有一天,吴镇在厨房里把两个吊柜左右装反了。他看了半天没明白如何看出来左右。
他便问师傅在图纸上如何看出现场的左右来,师傅只说了一句:“那就要问墙了。”像是在开玩笑,吴镇却很疑惑,一直不懂师傅说的啥意思,吴镇只顾干活,没再多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吴镇跟其他师傅问道怎么才能把橱柜左右分开的,那个师傅倒有耐心,说是先要把墙体拐角和窗户的位置定好,三面墙定好了,然后上下左右就容易定位了。吴镇恍然,才明白上一次师傅说的“问墙”原来是这个意思。但同时他也认为师傅是个保守的人,不想把经验轻易地传给学徒呢!
吴镇师傅干活不说话,只默默地打螺丝,累了就歇下来抽支烟,然后看看刚才装的柜子有没有裂缝隙,门板有没有高低?吴镇有时觉得已经很好了,看不出瑕疵。然而师傅还是一遍一遍的调试,并不说话,集中精力,低头干活,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小区规定必须停止装修了,他们才慢慢的收拾起工具。
师傅会把每扇门都拉开来看看里面有没有遗漏的工具,吴镇等着下班,便很着急,觉得师傅太磨叽。后来才知道师傅是全公司最优秀的安装工,只是他从来不教徒弟,全凭徒弟自己看。
吴镇觉得这样的师傅再优秀跟他也无关,他的理想不在这里。
这天是在“塞纳河畔”小区收尾工程,师傅没来,让吴镇过去把几个抽屉拉手装好。吴镇熟门熟路的推门进去后,才发现有两个年轻人在厨房聊天,其中一个人说的老家话,吴镇一问果然是老乡。
他们是出来做台面,过来量尺寸的,瘦高的年轻人很健谈,问吴镇在这里干多久了?是承包还是打工?然后又说想赚钱就得承包或者跑业务拿提成。
吴镇一听就很来劲,兴趣盎然的跟他聊了一会。最后那个老乡推荐吴镇应该去大老王家跑业务,吴镇疑惑,橱柜还有大老王品牌?
老乡笑笑说不是什么品牌,大老王家一直在是父亲老王管理厂,专门做代加工的企业,如今儿子小王长大了,想做大市场,他家质量不错,都是一些的品牌代加工。
吴镇很感激老乡告诉他这么多信息,那个瘦高个倒也实在,说:“没事的,都是老乡,在一起实话实说,出来打工的,谁给的多就跟谁干。”
“那是,那是。”吴镇说完就开始装拉手了。
晚上回来的时候,吴镇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哪儿也不想去,也不想给黄静打电话。他在想橱柜行业确实是个创业的风口,而他所擅长的只是销售,如果有机会,还是要跳出去。他已经基本熟悉橱柜从生产到门店式销售,再到安装服务结束,这所有的环节都熟悉了。
出门安装的日子里,吴镇晚上坐在车里回公司时,路过一排排黑咚咚的新楼盘,他便觉得那该是有多少家住户,也就有多大的市场了。
“雅乐”橱柜安装师傅就有十组人,两个人一台车,分为城东,城西和南京片区,镇扬片区,外援协助几个板块。安装工的单子都排到月底了,也就是几乎没有休息日,天天早出晚归。在如此规模的公司里,吴镇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至于心中的销售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钟华大表哥把他推荐过来,固然是放在一个大公司里,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可是吴镇强烈的创业冲动,像是一团饥饿的狼,不安分地睁着绿光莹莹的眼睛。
吴镇自从了解过定制家具在家装中的占比和铺天盖地的房产广告。他就认为,在大势所趋的行业里就没有做不好的生意。
吴镇决定干满一个月,他便请假回去一趟,然后再去大老王那里看看,如果合适,等拿到工资就走人了。
“五一”那天,员工们都去红草湖团建,吴镇请假回老家了,坐在回巢州的班车上。吴镇看到窗外是大片绿油油的菜地和农民追肥忙碌的身影,那是多么熟悉的场景啊!吴镇都有挽起裤脚下田干活的冲动。
跟一个月前来天长时一样,吴镇的口袋里依然没超过200块钱,但来去的心情却截然不同。来时他对橱柜的向往是不确定的,茫然冲动,现在回去的路上他就非常笃定,橱柜是他人生创业的起点了。
昨天他去找过大老王,清晰地记得小王总,王明天满怀信心的跟他聊了很多关于大老王橱柜未来的打算。
吴镇面前是比他还小两岁的老王的儿子,未来的王家橱柜掌门人。当时吴镇坐在沙发上和王明天说话时,老王只举着《扬子晚报》,佯装看的很仔细,其实他在听吴镇和明天的谈话。吴镇说他做橱柜已经两三年了,对北方的市场很熟悉,除了旗舰店,他还做过工程。
这让老王很感兴趣,侧耳听去。可吴镇实在说不出橱柜销售上更多的话题,他毕竟才跟师傅安装了一个月,所有跟门店打交道,那些销售上的事也只有耳闻,哪有经历呢?
好在他对皖北城市还算熟悉,是巢州人,最熟悉的大城市便是合肥了,于是说了合肥本地的几家橱柜品牌。
果然,王家父子对合肥市场知之甚少,这么多年他们只是在南京和沿江周边城市跑业务。吴镇把话说的又快又准,老王还是从心里认为眼前的这个小吴确实是销售的一块料。更难得的是他熟悉的北方市场跟这么多年的大老王深耕的南京和沿江城市群市场一点不冲突。
大老王继续在专心致志地看报纸,直到最后吴镇跟王明天说再见了,老王看看吴镇的背影,对儿子说道:“这个人对橱柜行业不精通,但是个销售人才。”小王习惯地点点头。
然而吴镇在谈业务沟通时,听对方所说的话,从来都是参考。他觉得从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语调和声音高低上去分析说话人的心理会更加准确,这是他很小的时候,奶奶教会他的听话要听音,不管是业务还是应聘,莫不如此。
他觉得小王在说到创立自主品牌时的激动,老王在听他说到合肥橱柜市场的冷眼和不动声色的窃喜,他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仅此神态就足以胜过一切话语,他便把橱柜当做创业的不二之选了。
二
吴镇回到家的时候,黄静正抱着儿子在小区树荫下玩,儿子还不会走路,整天要人抱着。黄静看着吴镇时的激动,她让儿子过来看爸爸回来了。然而孩子却认生,除了母亲的那张脸,谁靠近她都会哭,吴镇摇摇头提着学步车跟在黄静背后,慢慢往家里去。
黄静看上去丰满多了,一走路屁股都圆滚滚的两边晃动。吴镇闻到黄金身上散发的奶香味,不禁有些冲动起来。他现在怎么看黄静都很舒服,白皙圆脸的,丰满的胸部,随手弯起来的头发都显着一种成熟女人的随心所欲。黄静格外开心,她不停地回头看着丈夫,又问安装柜子都学会了吗?
“哪那么容易?”吴镇笑着摇摇头,然后又说:“我还不会,也不想学了。我去车间只是熟悉生产流程的,我还是要跑市场呢!”
黄静仿佛明白似的说:“你销售是老本行呢!”
“那是,我单位都找好了,非常靠谱的一家厂子,规模不大,却有不少年头了,生产线很先进,这是我能把控的范围。”
黄静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他听到吴镇这样的信心满满,也就十分相信吴镇的眼光了,他很多事情确实没必要知道那么详细,信任吴镇哥哥一切就简单多了。
晚饭后,黄静喂完奶就来哄孩子睡了。吴镇却拉着她说话。黄静便笑盈盈地坐在沙发这头,吴镇却要黄静坐在身边,再近一点,黄静便笑笑说:“整天一个人在家带孩子,都不习惯两个人在一起了。”
吴镇便跟黄静说到这一个月来在天长的经历,说到苏南沿江城市群发达的经济状况,也说到江阴华西村家家户户开小车住别墅。听得黄静张大嘴巴,仿佛吴镇去了趟美国回来似的。
吴镇又畅想到以后把橱柜生意往安徽这边发展,一定会有市场的。因为所有好东西,都是有钱人先享受,再传到普通人群里来,而集成厨房一定是个发财的机会。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销售模式吴镇都要学会,然后批量复制到安徽城市,他准备单枪匹马打开安徽市场了。
此时,黄静沉浸在吴镇抱着她的躺在沙发上的幸福之中,也憧憬着未来。吴镇做了老板,她就是老板娘了。黄静不禁浑身燥热起来,刚想把外套脱了,一伸手碰到吴镇,不禁红了脸。
吴镇一见黄静脸红,更加热血上涌,他觉得老婆可爱极了,像个小姑娘似的害羞。然而等到两人搀扶着进了小卧室,黄静却像个暴君,她猛地脱光自己的衣服,露出了饱满的双峰,碰到吴镇的脸巴,差点让吴镇眩晕。
在吴镇双眼迷离时,黄静三下两下就剥光了他的衣服。两人像是追债的人找到了债主,岂能让对方跑了,两手箍住对方的腰又狠命的掰对方的头,仿佛要看清这躲避的债主,然后又啃对方的头颅,满口流水,浑身也流汗。
像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从远古一路征战过来。其间穿越历史的烟尘,还是只有他和黄静两个人,世界只有两个人那么大,两个人又是最大的世界,拥有山川河流。他们幻觉清醒,清醒又幻觉
那场你推我搡的战争一直打了好久,仿佛是在追逐中原的那头鹿,一直涉水而过,咕滋咕滋。顺着秦汉穿过唐宋元明清一路而来,他们做了每个朝代的皇帝和皇后,直到最后才同时抱紧对方,黄静仿佛丢了一件宝贝似的,半天一动不动。
第二天两人醒来时,发现孩子早已趴在床上,紧挨着妈妈。吴镇伸手搭在黄静身上,儿子便推开他的手,这样两个大人都忍不住笑了。吴镇便逗儿子不停的用手拉黄静的头发,儿子推了几次,终于哭了。黄静把儿子拉进怀里喂奶,儿子才抽噎停下来,嘴里含着妈妈的奶头,眼睛还盯着眼前这个讨厌的男人。
吴镇还想对儿子装作也要喝奶。黄静一把打开吴镇,吴镇才起床说:“不跟你们玩了,我起来做早饭,于是哼着小调去厨房。”
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吴镇计划去一趟钟华大表哥家里,如果亚飞有空再约一下亚飞,只有明天一天时间,后天他就该回天长了。吴镇打了钟华的电话,原来五一节,他陪老干部去黄山了。电话里吴镇能听到山风呼呼,好像在下雨。没说两句就挂了,再给亚飞拨电话时,亚飞说墙布店刚开业,五月有几个品牌做活动,实在没时间。亚飞也很想见吴镇,便自言自语的说:“要么你过来嘛,又想到这两天忙的团团转,吴镇来了也不一定有时间的,于是就说下一次吧,等他忙过这段时间。“生意好啊,会越来越忙的。”
吴镇在电话中,恭喜的说。
“哪里啊,是绑在一起做活动的。”亚飞虽然这么说,但还是为自己的店铺一开店就忙不过来了而沾沾自喜。
吴镇先挂了电话后,心里便有种时不我待的匆忙紧迫了,他在心里计算着在家再呆两天,也就去“雅乐”厂里把第一个月工资领了,未来的日子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吴镇围着妻儿转,小杰终于不再那么排斥他了,也会让他抱在怀里咯咯的笑。吴镇结婚了,也有孩子了,这时才真切的感受到家不只是温暖,还是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
只是他心里略过一丝牵挂,那就是好久都没有张志平的消息了,听说他生病,却再也没有其他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