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不觉,安庆汪老板过来看厂房已过去半个月了,吴镇一直在关注什么时候能签合同,他知道钟华大表哥比他更着急,汪老板没来一定是有原因的呢?
终于这天,钟华通知他早点过来,汪老板要来签合同了。吴镇兴奋地连忙骑车赶过来。
一进办公室,吴镇看到钟华坐在老板椅上,郑会计低头在整理账务。
他看到吴镇进来便起身带吴镇去了旁边的小会客厅。
钟华告诉吴镇王老板昨天去了省里,晚上到巢州住下来,今天上午会来飞华厂。
“哦哦,那今天签合同吗?”吴镇心情复杂,他有点不舍得这个厂,又觉得的钟华眼光不会错。
钟华没回答,半天才说签肯定是要签的,就是价格,到时候再说吧。
吴镇看到钟华新买的安吉白茶,便拿过来也泡了一杯,钟华一边喝茶,一边跟吴镇聊:“二镇,我其实去年就跟汪老板有联系了,那是注塑行情还不差的,虽然水泥厂沈总找过我几次,但我还没有下决心卖掉厂子,没想到今年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越来越不赚钱了,我这才决定卖掉飞华,我去过一趟安庆,又在合肥见过一次。汪老板有亲戚在商务厅,信息要比我们了解的早,他更知道注塑行业的趋势,而他接受飞华,看重的是城市的土地价格就会翻倍升值。
“我如果没有投资水泥厂的想法,也愿意守着飞华老牛拉破车,但我现在既然决定入股水泥厂,村里的事务组织我都要退出了,全心全意进入水泥行业。厂长沈强也是我多年的好兄弟,这些年来,水泥厂外面的行政事务,只要沈总有解决不了的麻烦,他都会来找我,听取我的意见。我也尽可能动用关系,把事情办好,所以我们现在借助水利行业整改的机会,合伙做大做强。
“看起来是投资客和合伙,其实也是这么多年来早已形成的模式。他做他的水泥市场,我做我的行政内务,因此我对水泥厂信心更大,你先跟过来。亚飞等以后条件成熟了,也可以安排合适岗位的。”
吴镇不知道的很多事情,大表哥早已在心里布局了。他很开心,什么也不想说,只微笑地听,他仿佛看到以后自己成了水泥厂业务员,也看到黄静爸妈欢欢喜喜地把女儿嫁过来。
过了会,中华又问黄静现在住哪里了?吴镇便说不加班就回靠山黄,加班晚上下班就在供电局。吴镇还说了他前两天晚上去靠山黄,她妈不同意那么快结婚,其实就是彩礼没到心理预期吧,但小静又怀孕了,所以他心里还是很着急。
钟华一听,小静怀孕了,便一下子从沙发里坐起来,身体靠近吴镇,说:“还是你速度快,就该这样。”
吴镇苦笑了,说:“那缺钱也为难呢。”
中华抽了一支烟,说:“缺钱永远是生活里的常态,我如果不缺钱,我也不卖飞华呀,即使卖了飞华,投资水泥还是缺钱,我20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觉得要有钱就买一个双卡录音机,但缺钱买不起。再后来我高中毕业后,那时流行摩托车,我借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后来都没钱加油,我记得我一直就在缺钱的状态,但一直是在不断的折腾,所以我告诉你,永远别把缺钱当做多么严重的事。
“男人的精力放在这两件事情上,一个是家庭稳定,一个是事业有成,其他都不叫事情。我适应了缺钱的状态,乐观自信,该干啥干啥。你现在只要让小静保护好身体,明年生下孩子就万事大吉,再过几个月小静子肚子大了,他爸妈一切都好说了,哈哈哈。”
吴镇看到钟华笑的那么放松,也不由得受到感染,他想或许真的是柳暗花明,水泥厂能如期进行顺利投产,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这时他听到厂门口一阵低沉的汽笛声划过,不用看,知道是老王来了,果然一会儿汽车沿着干净的水泥路开进院里,吴镇看到汪老板下了车,带着一个年轻的女孩,短发圆脸,职业正装,行动更像个男孩子了。
钟华早已经上去招呼着潘主任也过来了。
短发的女孩朝钟华笑笑,便提着电脑包咚咚咚奔办公室而去,汪老板微笑着朝吴镇点点头,又跟钟华握握手,心情愉快的走进办公室。
双方最艰难的谈判已经取得共识,钟华另谋发展,汪老板异地兼并,取得一份市区土地证,各有所需吧。潘主任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立马将合同拿出来给钟华和吴镇看。吴镇才发觉厂房的价格转让价格才走230万,跟当时的报价280万低50万了,心里便感觉钟华是真的有集中精力去干水泥厂了。
很快就签了合同,汪老板打了定金,半个月以内,将所有库存产品全部出库。这时一直没说话的亚飞才说竹根水厂需要一批常规产品。
这次姐夫没看他,只说你们自己安排,大舅把关就好了。吴镇听了心里一动,他抬头看了亚飞像是云淡风轻地说声知道了。
中午在大酒店招待汪老板和潘主任,也是庆贺签署买卖合同。
吴镇想,以后就更加繁忙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镇处理完所有的业务,车间库存大多给亚飞清空了。
吴镇便投入到水泥厂的工作中,他跟在钟华后面跑完供电局,又跑环保局,还得去找区委书记,那些年在官场积累的人脉,此时钟华去哪里都畅通无阻。钟华也切换成求人办事的模式,那是吴镇早已熟悉透了的奶奶进城模式,也是他自己跑业务时一副赔笑的面孔。
就在吴镇忙忙碌碌闲不下来的时候,亚飞也在省城的建材大市场租下一个门面,做起墙布的生意了。吴镇想,亚飞果然是在姐夫厂里做的不开心,他想哪天空了去看看亚飞店,听亚飞说生意不错,马海波也要辞职了,夫妻俩在王老板的帮助下,准备大显身手呢。
二
这是个火热的季节,他们也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敏感地觉得市场上什么行业最赚钱,也确信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几乎每个城市都在郊区修了好多条棋盘格似的宽马路,都起了一个同样的名称叫“经济开发区”。
有的小镇不好意思叫“经济开发区”,就叫“工业集中区”,或者“工业园区”,事实上,还是那个棋盘格一样的宽马路,和几座轻钢结构的标准化厂房。
时间过得很快,水泥厂厂房设备的改建扩建告一段落的时候,吴镇去了建材城,看看亚飞的店。
他在建材大市场门口,看到那条卖墙布的一排门面,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墙布分散在那排大大小小的门面店里,吴镇好不容易才找到亚飞的墙布店。原来是紧挨着王老板的店,卖其他品牌墙布。
亚飞是老板,也负责开车送货,店里有个老营业员,马海波负责财务收发,隔三差五地从环湖过来。麻雀虽小,也五脏俱全了。
一直到中午饭时间过了,亚飞才有空带吴镇去了一家小饭店,炒菜喝酒。
在餐桌上,亚飞告诉吴镇卖建材的生意火爆的超过想象,以前他们跑业务还要一家一家上门拜访,现在只要门一开,从早到晚都有人过来,根本不愁客户。
“虽然都是小业务,但利润有高有低,每天都有现金进账,这是最动心的。比我们跑业务喝酒喝到吐,好多了。当然也有工程款,需求量很大,但这些业务厂家也有补助,我们只要经手赚差价就好,售后服务都是厂家经理负责,也有吃吃喝喝,唱唱歌洗洗脚钱就来了,哈哈哈。”
亚飞对开店是无比的满足,或许他现在是不缺零花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