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村里赚了钱后,大家当然要建新房子,老人和青年意见不一,最后闹到林书记那里。
林书记思考过后,想要搞旅游,他要用现代的材料仿古建筑,如此不但能遮风挡雨,还兼顾老人传统。
为此,林书记还专门去圣州请了干栏式建筑专家来设计,还请了县电视台记录整个过程。
“林书记就是聪明,一下子就解决了村民们的家庭矛盾,还能用来赚钱。”
“那这种新干栏式建筑的村落多吗?”红姐好奇问道。
“也就我们镇多一些,都是当年种生姜和辣椒赚钱那两年建起来的。”
“既然可以搞旅游赚钱,别的乡镇应该会跟着模仿吧?”
“红姐,你也太看得起我们那云县的经济,大规模的拆建要多少钱啊!”
“呵呵!这我倒是忘了。”
“林书记走后,全县经济下滑,大家没了钱,就再也没人建新房子了,更不要说统一规划建造这种房子。”
红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理解。
她打量着四周,别说游客了,连村民都少见,这一点也不像一个旅游村应该有的样子。
“旅游没有做起来吗?”
“林书记忽然就被调走,旅游项目就像一块可口的肥肉,谁都想吃一口,争抢不休。”
“那么多人,估计很难成功吧?”
“林书记是高升了,不是死了,他们敢强抢?”
莫小敏苦笑道:“他们不是明着威逼,而是暗中利诱村里内部矛盾,这导致了弄蒿大屯和那渠大屯分裂。那渠大屯一气之下不玩了,旅游项目就这样被搁浅。”
红姐点头表示理解。
贫穷乍富,头领一下就走了,剩下的人哪里还有时间开疆拓土,加上有人挑拨离间,不拼杀个你死我活才怪。
聊着聊着,她们不知不觉走出村子,朝着莫小敏外婆所在的村子走去。
两人走得不算快,一边走一边看看乡下的风景,听听深秋清晨的鸟叫,满满地大自然。
小荷与小苗还时不时跑去田野,追着大蚂蚱跑。
抓到之后,小苗还教小荷用一种草汁液将两只蚂蚱头粘连起来,让它们“顶牛”,看谁厉害。
莫小敏看着她们胡闹,对红姐笑道:“当年我也像她们那样无忧无虑,放牛,捡野菜喂猪,跳河里洗澡,山上有什么果树,什么时候成熟,我通通知道。”
红姐这也理解,为什么莫小敏要回家了。
到了这里,没有那么多利益纷繁,只要有一口饭就满足,什么威逼利诱都没有用。
当他们走到一个路口的时候,两辆车从南面的插岔道出来。
莫小敏几人退到田野上让路。
哪里料到,那两辆车见了她们后却停了下来。
前面一辆黑色轿车摇下车窗,露出一颗男人的脑袋。
这男人轻佻地吹了一个口哨,这才露出猥琐恶心的笑容。
“美女,去哪里,要不要我送你们一程?”
小苗一看到后面的皮卡,脸色都变了,拉扯红姐衣袖,轻声提醒莫小敏几人。
“他们是收猪队,还是正规军,不要和他们有牵扯,更不要得罪他们。”
“他们很凶吗?”小荷问道。
“不但凶,而且还很恶——比倭寇还可怕。”小苗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莫小敏几人看去,见那皮卡写着“检疫”两个字。
莫小敏也听过这些人一些事迹,与几人一起退的远远,不想理会这些人。
两辆车也没有人下来追,而是开着车走了,如此小苗才松一口气,拍拍胸口,好像渡过一次大劫难一样。
小荷笑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们小敏姐可是明星。”
小苗说道:“没用,以前明星不是没被他们欺负过。现在之所以不理会我们,估计哪家杀猪被他们知道,急着去抢猪罚款,这才不理会我们,否则少不了动手动脚。”
红姐看向莫小敏,眸光中有一些担忧,她刚才明明已经看到那些人的充满了侵略性,又是横行霸道惯了,没准对莫小敏要不下手。
看来,村里是不能住了,还是尽早回城里,甚至去大城市。
农村是没有那么多套路,可坏的时候坏的很直接把。
车里。
有个刀疤脸青年说道:“雄哥,那两个可是美女,应该是外地人,怎么不下去‘检疫’一番。”
一个烈焰红唇的少妇笑了,“那可不是普通人,其中一个是大明星莫小敏,哪有那么容易‘检疫’。”
“是她啊!怪不得那么漂亮。那我就先恭喜雄哥抱的美人归。”
“对对对!莫小敏外婆的屯子就在前面,找到她不难。”
“听说她很孝顺外婆,哪怕把她上了也不敢吱声。”
“女明星啊!我还没有上过呢!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你们说,她会不会是第一次?”
“怎么可能,那么多年了,估计不知道有多少人光顾。”
“不过,能上她的也不是普通人,咱们上了她之后,也算和那些大老板算亲戚了。”
“这样挺好,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不但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我们有照片,还能从她那里讨要一些生活费,听说明星很赚钱,一次活动就几十万几百万。”
“码尔嘿,我们一趟才几千,还被人骂,凭什么她能赚那么多钱。到时候我们一定要替天行道,狠狠惩罚她。”
一个女人痴痴笑道:“你们惩罚她之后,那我也算和莫小敏是亲戚了,他是明星,我也是半个明星了,哈哈哈哈哈!”
“……”
车里污言秽语不断,连车里的女人都帮忙出主意,一点都不知道羞耻。
倒是那个人高马大雄哥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脸上的浮现笑容,眼睛里有点充血。
伙伴们都知道,雄哥这是兽血沸腾了。
到时候雄哥拔了头筹,他们也能喝点汤汤水水。
……
七叔公的大厅里,林宇三人与七叔公等人围坐闲谈叙旧。
话题多围绕当年林宇带领村子致富之事展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在夸赞林宇的功绩,言语间满是感激与敬仰。
一位五十多岁的村民感慨道:“林书记的大恩大德,我们绝不敢忘。看着您一路高升,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