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的扮演者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他很快就有了主意,那就是不管拱了高句丽的君主是不是扮演者,他都要去通风报信。
若是能借高句丽的手,把倭国灭了,那这次的奖励他绝对是大头,神州扮演者就是再强,这次也得排在他之下。
不得不说,经过这几年的扮演下来,现在能被未知存在选中的扮演者,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至于说高句丽能不能灭倭国,呵,就倭国这时代的能力,估计都没比他们百济强多少。
若不是百济难以渡海,通风报信他都不想报,直接就带人打过去了。
........
大业元年,二月底。
大隋的两万新军,已经在洛阳挑选了出来。
原本洛阳那边就聚集了大量的青壮徭役,不少新军直接就从徭役中征调了出来。
开始的时候,这些徭役对于参军是没感觉了。
但当新军的待遇一放出来,几十万徭役都跟疯了一样想要参军。
新军待遇就四条。
一:一旦入征,全家免徭役十年,免赋税十年。
二:月俸三百钱起。
三:凡入千户及以上军职者,可将直系家人迁至洛阳。
家属均封官身,俸百钱,另每人每月可领米三斗,肉五斤,油五斤,盐一斤,子女可入学,家属就医分文不取。
四:阵亡之后,一次交付给家人三年俸禄作为抚恤,且往后每月家属均可领取月俸,直到父母过世,子女成人后结束。
这四条待遇一出,洛阳几十万徭役,以及附近州府的百姓,纷纷前来应征。
陆远也是在下达了征兵令后,就亲自前往洛阳督促招募。
待遇这么好,招军的要求自然也不低。
第一个要求,那就是轻装行军,四个时辰,能跑八十里的。
嗯,相当于是一个马拉松的要求。
结果陆远小瞧了这些徭役,几十万人,光是安排测试就花了半个多月,那些徭役是真往死里跑。
半个月下来,光是跑死的就有六十余人,而通过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对于跑死的人,陆远按照阵亡发了抚恤,而后加大了难度。
从轻装变成了重装,负重四十斤,
相当于穿戴三层甲胄,带三日干粮,也就是魏武卒的选拔方式。
然后急行五十里,三个时辰内能到的算通过。
结果因为上次陆远给跑死的人,发阵亡抚恤的原因,这次徭役更拼了。
就那抚恤金,对于徭役来说,死一死好像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结果第一天就跑死四十多人,吓的陆远赶紧叫停了,这他娘的再搞下去,两万新军肯定能选出来,但是在选拔过程中,会死几万人就不得而知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杨广都得跳出来,说一句他陆远残暴了。
叫停之后,第二天陆远就颁发了圣旨,跑死的人,是不达标的,所以抚恤金,不会再按照新军抚恤来发放。
先前已经下令了的,可以领取新军抚恤。
后面的,即便是跑死,那抚恤金也只有一千钱,后续也没有其他抚恤金给。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引起应征者不小的反响。
有不少人暗中抱怨。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和赞成,这些人基本都是一些身材强壮,有信心入征的。
圣旨颁布之后,往后的选拔,死亡的人数就少了许多了。
不过通过关卡的人却依旧不少。
直到陆远把难度调整到五十斤,三个时辰五十里后,才把人数衰减到两万人。
.........
“将士们,你们都是朕千挑万选,选取出来的精锐之士,百万人青壮,才遴选出尔等两万之数。
当然,现在的你们,也不过就是一盘散沙,除了体魄强壮些许,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所以朕要在一年之内,将你们训练成一直精锐之师。
你们有两万人,朕需要两个万人将,两个上军书佐,二十个千人将,二十个中军书佐,两百个百人将,两百个书佐。
以及两千个什长,四千个伍长。
朕在左边给你们布下了两百个擂台,你们自己挑选对手,去擂台上夺取你们自己的官职吧。
至于书佐一职,识字的,能作点文章的,就到右边去,朕给你们准备好了笔墨。
去吧,去求你们的官职吧。
千人将和中军书佐,均是千户待遇,能不能混上这待遇,就看你们自己的能耐了。”
大业二年,二月底。
陆远站在高台之上,对着下方两万人传达着自己的命令。
下方士兵的情绪,被陆远的这一番话给调动了起来。
这其中有一点原因,是因为情绪感染,但更多的,其实还是陆远给的太多了。
........
“万人将也直接从士兵里面选啊!离谱!”
“说真的,我都想去拼一拼了,完全公平的竞争,万一成了万人将,那这是多少跳了多少级?
从一个徭役直接变成了天子红人,不敢想,真不敢想。”
“别说万人将了,就是千人将,那也是阶级狂跳了,甚至就是百夫长,那都能说一飞冲天了。”
“这两万人要练成了,在那个时代,绝对是一支无敌军队了。
绝对的士气,绝对的忠诚,这谁能碰?”
“不过棒子那边都可以玩阴谋,想要拉着高句丽去打倭国了,义父还在练兵,这能赶上吗?
别最后被棒子偷家了。”
“唉,可惜国家不能传讯,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让棒子捡漏呢?”
“怕什么?他们连船都没几艘,倭国要是真这么容易打,那估计早被咱们神州古代收拾了。
高句丽和百济两个国家,他们国力跟不上的。
况且高句丽又不傻,凭什么相信百济的话?”
.........
大业元年,五月。
陆远依旧在洛阳训练新军。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这两万新军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已经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接下来就是军阵练习和拼杀训练了。
“陛下,长安传来奏书,有倭国使者前来,想要献珍宝与陛下。”
这日,陆远正在研究这古代军阵的时候,一个太监将一份奏书呈递了上来道。
“倭国?把它们用囚车押到洛阳来。”
陆远抬了抬眉,而后命令道。
“用囚车?是,陛下。”
太监愣了一下,但也没有反驳什么,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他可不敢忤逆。
半月后,一队囚车驶入了毛坯状态的洛阳城中。
从这些囚车中倭人的状态来看,他们这段时间过的应该不怎么好。
也是,天子连问都没问,就让用囚车装的货色,那些押运的官吏怎么可能敢对它们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