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陵谷茫茫,市朝往往
顾长安跟众人吃了最后一顿火锅后。
这场火锅吃得很尽兴。
或许。
这是此生大家最后一起吃火锅了吧。
因为此去,他必死。
但他却没办法告诉所有人。
他不知道自己借助“忘忧”重生后,会是怎样境遇和面目。
所以这次,权当此生的告别吧。
顾长安给顾府上下的人,都指了出路。
大家只当一如往常,此次波斯人虽然来势汹汹。
但他们相信自己家将军战无不胜。
顾长安对此也只是笑笑。
很多事情不告诉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顾长安出征了。
此次出征并不像之前几次奔赴戎金之时。
举城相送。
此次来送他的人,很少。
或许是因为帝心改换的缘故吧,也或许是相看两厌。
但对于他来说,刚刚好。
有已经辞官了的江渊老丞相,有他的义弟洛魏,有好兄弟耂六。
甚至还有沈淮,这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大人,一生都在推行礼教的改革,可谓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单凭这一点就值得万民敬仰。
历朝历代,推行礼教改革的人并不少,但敢做和能做成是两码事。
可这位大人做到。
如果没有沈绾,顾长安想,那他和沈淮应该会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
虽然他自重生归来后,并没主动去打听过沈绾的事,但他也听到一些酒肆闲谈,偶尔会听到沈绾因为自己而变得如何如何时。
顾长安都会无奈一笑。
自己何其冤枉,又当了背锅侠。
其实沈绾只是在自我感动罢了,她根本不爱任何人,包括自己。
她所谓的爱,都在上一世皆付于了那个男人。
这就是白月光的力量,哪怕今世的徐帧站在她面前也不行。
而自己于她,不过是曾经予取予求,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那个人不再宠着她,从而占有欲作祟罢了。
就像一个丢掉心爱玩具的孩子。
从头到尾不过是自导自演的一场自我感动的戏码罢了。
至少顾长安是这样认为的。
此次,自己的尸体运回长安时,想必她也就清醒了吧。
不过,对于沈家人的怨怼,顾长安是能理解的。
毕竟他们不知全貌。
但即便如此,沈淮还能来送自己。
顾长安心里其实挺感动的。
但让他更意外的是,还有几个陌生人来送他。
待和众人一一叙话之后。
那几个陌生人才上前来。
“侯爷,奴婢有礼了!”
“奴婢是受家主之托,特来相送侯爷!”
“敢问阁下家主是?”
“莅阳长公主。”
“我家公主本来回京后,就想第一时间来拜访先生的,但不曾想忽染了病,迟迟未能痊愈,所以一直未能拜访先生。故而也未能来亲自相送先生,婢子这是代长公主来将东西送到侯爷手上。”
说着这娘子取出一封书信和一册书。
“侯爷,这书册上记录了波斯人一些作战方式和习惯。这些都是长公主花重金才收集得来,今早上才送到京来,随即长公主便命奴婢将其送来给侯爷。”
顾长安连忙行礼感谢。
虽然他对波斯军队了如指掌。
但作为行伍之人收到这样礼物,顾长安心里还是挺感动的。
没想到徐家竟然还有一个清醒的人。
但随即想到,身边还有一个小娘子,顾长安顿时就一激灵。
完了。
咋把这小丫头忘了。
一看过去,果然小嘴都快噘得没边了。
顾长安赶紧上去哄。
终于哄了一会儿之后,小丫头终于没那么生气了。
“你把信打开,我看看到底里面写了什么?”
“早知道你还有这么多相好的,我就不来找你了。”
小丫头眼眶一红,泫然欲泣,声音委屈极了。
顾长安心里那个冤枉啊,自己连长公主的面都没见过。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随即便很听话的把信递给了赵明月。
“咋滴?你相好的给你的信,你让我拆,不怕人家知道了跟你急?”
“哎哟,娘子,你就拆吧,我哪里有什么相好的。”
哼!
赵明月虽然嘴上在挤兑顾长安,但手却很老实接过来,把信撕开。
一旁长公主的侍女看到,有些想上去阻止,但想想又作罢了。
顾长安也凑过去一看。
心里的巨石也放下了,他心里倒是没鬼,但就怕有人给他整花活啊。
【顾侯
感念顾侯为江山社稷再次披坚执锐亲赴柱州
本殿下替我大楚皇室以及天下百姓感谢顾侯的挺身而出
本殿在此保证只要我徐霜池活着一日定以命护住顾家满门
期待顾侯凯旋之日届时本殿下定会给侯爷一个交代
莅阳长公主徐霜池】
顾长安和赵明月看了信中的内容,一切尽在不言中。
收起了信件。
顾长安又走回众人之间,再次一一作别。
大军已经调拨,至陇西,粮草也凑足早就开拔多日。
粮草是抄了韦家所得,本应全部充作军资,但临了皇帝又改了主意,扣了五成进了自己的私库。
抄了一个韦家,解了粮草之危,肥了办差和能插得上手的皇子,也充盈了皇帝的私库。
可谓一举三得啊。
现在只等顾长安前去陇西与他们汇合。
“月儿,无须太过担忧,我定能护住这江山,护住你!”
“嗯!我会护住镝风,等你归来!”
两人相视一笑。
目光里的坚定和信任无需多言。
“侯爷,我们该启程了!”
出言的顾长安的广林军中的亲卫,此次特来长安与自己主帅同行。
十二骑。
既是顾长安的亲卫,也是路上的通信传递之人。
“好!”
正欲上马时。
“夫君!”
一个娇小的身影扑进他怀里。
小丫头还是哭了!
顾长安轻轻拍了一下小丫头的背。
嗅到她发间的淡淡清香。
“娘子,现在顾府交给你了,你操持好家里,等我回来。”
“嗯!”赵明月瓮声瓮气,兴致不高。
她知道,他们嘴里的“归来”的意思与其他人嘴里的不同。
少年策马而去。
长安城外,升起了一阵烟尘,渐渐飘散在这座古城的上空,没掀起一点波澜。
城楼上,有一小娘子伫立许久。
从少年与众人告别,到少年策马而去,直到夕阳在山。
按道理说,寻常人是上不来城楼的。
可谁叫这小娘子的爷爷是丞相呢。
江梦初只觉得,自己的魂儿都快随那个人去了。
刚才有一瞬,她想冲下城楼去,把护身符交给他。
但...看到他们夫妻欢颜惜别的那一刻,她生生忍住了。
他很好!
他娘子亦很好!
她不能去做那个破坏别人幸福坏人。
终究。
那枚护身符还是没有送出去。
不过,她相信菩萨会看到自己的虔诚。
无论护身符在或不在他身边,菩萨都会保佑他周全。
“小姐,咱们回吧!侯爷已经走远了!”
琴儿轻声唤道。
“好!”
没想到小姐回答如此干脆,琴儿有些吃惊。
明明小姐对顾侯爷的心思都昭然若揭了,但小姐的性子真叫人揪心。
永远都是那样,不紧不慢,有苦有怨都往自个心里搁。
好不容易求来的护身符,在手里都快捏烂了,还是没送出去。
她知道自己家小姐品行高洁,但....哎!
江梦初下楼前,最后抬目望去,长安城外远处的青山。
又不禁回望身后的依旧喧嚣的集市。
陵谷茫茫,市朝往往。
她心中默念,顾长安,我就在这座城中等你平安归来可好?等你归来为我复诊。
.........
皇宫。
御书房。
“顾长安去了?”
王礼答道:“回陛下,去了!”
“好!”
总算一桩事了,徐行之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九皇子呢?”
“据九皇子传回的信,他昨儿个已经随着最后一批物资走了,此时已经出天月关了。”
“好!”
徐行之眉头舒展开来。
最近儿子们个个不省心,都想在韦家一事上捞一杯羹,这事让他焦头烂额。
好在还有个懂事的老九。
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倒还是个熨帖的孩子。
要不是他母亲....哎,等他回来再说吧。
“叫古穹进来。”
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个老者。
如果小花在此,一定会惊讶,这不是那天给自己家小姐看病的老医师吗?前儿个不是说回松江府去了吗?
“草民参见陛下!”
“免礼,绾儿的事情如何了?”
“启禀陛下,一切尽在微臣的掌控之中。”
徐行之盯着老者面容看了半天,确定这人没在说谎。
“那就好,要是敢骗朕,掂量一下你全家的命。”
“是,陛下!”
临了,徐行之还是不太放心,亦或出于好奇,又多问了一嘴。
“你真的能保证,让朕的绾儿疯掉之后,你能让她忘了顾长安?而且你的手段对朕的绾儿没有伤害?”
“回陛下!是的!草民以项上人头担保!”
“好!朕就且信你一回。长公主那里如何了?”
“回陛下,同样按部就班就行着。”
“好,先把她武功废了,一个女人练武干嘛。”
“草民遵旨!”
然后徐行之又转身对王礼说。
“你的人,安插进去没?等她武功废了就行动,一定要尽快把先皇遗旨找到。”
“老奴遵命!”
“倘若实在找不到,那就把长公主府和端王府屠了!”
徐行之的声音淡然,似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但王礼却是听得一惊,吓得一哆嗦。
陛下终究是不装了,当年的他又回来了。
看到王礼被吓到。
“瞧瞧你那点出息!这一切不全靠你吗?你找到圣旨,那朕的弟弟妹妹就不用死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