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明白皇上对老奴的心,皇上放心,平日里皇上对老奴及家中亲人的关照,已经让老奴不安了。
老奴如今生活的很好,老奴就盼着皇上与娘娘能一直恩恩爱爱的。
别的,老奴已经看淡了。”赵嬷嬷诚心笑道。
“嬷嬷不必不安,你是朕的奶娘,朕对你好些,是应该的,别人也不敢随意说什么。
且朕给你和你夫家的东西,皆是合乎民间规矩的。
也没有什么逾矩的,嬷嬷尽管安心接受就是。”刘冬阳笑着劝慰道。
“好,那老奴就接受皇上的好意,时辰不早了。
皇上还是尽快前往膳厅吧,老奴马上命宫人上膳。”赵嬷嬷笑道。
“好。”刘冬阳点头道,随后就往御膳厅去了,赵嬷嬷则往小厨房去了。
寝殿由玲香、莲香、彩梅、彩兰几人守着,白芷和芷心则在暗处守着。
御书房
刘冬阳用完午膳后,返回寝殿看了一眼江知雪,见她睡的熟,便没有闹她。
而是交待了赵嬷嬷等人照看好江知雪,便前往御书房处理政事了。
虽然他很想陪着小姑娘,但他也没有忘了他身为君王该做的事情。
索性如今他的娇娇好好的守在他的身边,他辛苦些也是没什么的,天下事片刻耽误不得。
想必娇娇也不会愿意他为了陪她胡闹而耽误国事的。
“启禀皇上,郑丞相、徐世子、陶世子三人在外求见。”王端进来禀报道。
“宣。”帝王放下狼毫,抬头对王端说道。
“是,皇上有旨,宣郑丞相、徐世子、陶世子三人入内觐见。”王端回完帝王后,对着外面高声道。
很快,郑丞相、徐文君、陶行鹤三人,便从殿外进入御书房。
他们三人皆身着官服,对着帝王恭敬行了君臣之礼。
“老臣\/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郑丞相、徐文君、陶行鹤三人恭敬说道。
“三位爱卿平身。”帝王沉声说道。
“谢皇上。”三人谢完恩,便起身站好。
“三位一同进宫,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告诉朕?
先坐下说吧,王端,上茶。”刘冬阳不解的问道,随后对王端吩咐道。
“是,奴才这就下去为三位泡茶。”王端恭敬回道。
“谢皇上。”三人说完也不跟帝王客气,直接在殿内的桦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徐文君觉得强行端着真的太累了,要不是有郑丞相在,他才不行的那么板正呢。
陶行鹤和刘冬阳对徐文君的强行卖乖的样子,早就心照不宣了,他们也已经懒得理他了。
反正知道他正事上从不含糊就可以了,对于礼仪这块,他们还真不习惯徐文君太板正。
因为这就不符合他的行事作风,他还是按他正常风格行事,他们才觉得他是正常的。
奈何此时他们和郑丞相在一起,是以徐文君为了不被老头念叨,不得不装得板正。
但他是真的觉得装得好累,哎,他心想,他真的是太难了。
陶行鹤看徐文君憋得这么辛苦,都差点被他那搞笑的样子,给逗笑了。
他的想法虽然和徐文君想得差不多,平时他也最讨厌麻烦,只喜欢简单轻松的相处状态。
奈何郑丞相可不是一般人,人家可是堂堂朝堂大儒。
又是负责文官选拔的考题拟定人,他们可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是以现在这御书房中的五人,只有郑丞相一人觉得这氛围没有问题。
刘冬阳、徐文君、陶行鹤、王端四人都神色各异。
奈何郑丞相一点没有察觉有何不妥,反而全身心的投入政事的讨论中。
“皇上,如今城中各大酒楼、茶馆、青楼中,都有人秘密贩卖文科考卷内容。
老臣派人寻着线索追查了几日,均没有查到什么实质性的有用线索。
这离科考只剩不到二十日的时间,眼下考题被无故外泄。
老臣觉得,朝中定出了内鬼,只是老臣一时想不到,是谁敢如此不要命。
竟敢贩卖科举试题,这可是死罪啊。”郑丞相坐着向帝王拱手道。
“丞相,能贩卖考题的人,定是能接触到考题的人。
只是考题的泄露途径可就多样化了,那偷考题的人未必就是考题的泄露者。
他有可能被人许了什么巨大的诱惑性的好处,而真正漏泄传播考题的人,才最有可能是背后操纵一切的人。
只是这人隐藏的极深,轻易不会亲自出面,因为他把要做的事情,都安排别人去干了。
所以眼下想要短时间内查到真凶,难度是极大的,眼下,我们得赶紧想出应对之策。
否则要是到了开考之日,还没处理好考题之事,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那样民间也会质疑朝廷的保密章程太过宽松,这样重大的科举考试,都会出现这样低端又重大的事端。
这于朝廷的威信及百姓对这次考试的公平性都会存疑的。”
陶行鹤端起茶几上的雨前龙井喝了一口,才开口细细说道。
“陶世子说的不错,这背后之人,肯定不只是想借这次贩卖科举考题赚取银两那么简单。
恐怕那背后之人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此次朝廷开设恩科,光明正大的往朝中塞进他们自己的人。
进而方便他们日后搅动朝纲,甚至那人的最后的目的就是想动摇皇上的帝位稳固。
待时机成熟,他便会借机生事,夺取皇位。”徐文君细细的分析道。
“两位世子言之有理,皇上,既然一时纠不出那背后之人,那不妨赶紧想想解决之策。
总之绝对不能让那背后之人,那么轻而易举的往朝中加塞他们自己的人。
这样定会引起朝堂动乱的,朝堂一旦动乱不安,就会引起朝局不稳。
朝局若是不稳,最终受苦的就是天下的黎民百姓。
还请皇上尽快决策才是。”郑丞相再次向皇帝刘冬阳恭敬行礼道。
“三位爱卿说的都十分有理,郑丞相,若朕说朕知道背后之人是谁。
但眼下没有证据,你会相信朕吗?”刘冬阳看着年老的郑丞相说道。
“皇上对待政事,从不敷衍,老臣自然是相信皇上所言的。
况且皇上有了猜测,那背后之人必是泄露了相关的蛛丝马迹。
皇上要老臣做什么,老臣绝对配合皇上,为了大渊的长久安定。
哪怕是拼上老臣的性命,老臣也绝无二话。”郑丞相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