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古斯塔夫巨炮虽然口径大,但是它的体型实在是太笨重了。
它的口径可以大到非常离谱的程度,高达800毫米。
155毫米榴弹炮杀伤力就已经那么厉害了,这800毫米的炮弹一发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想要移动这巨炮,难度真的比登天简单不了多少。
它的总体重量甚至达到了1350吨左右。
运输的时候需要25节车厢在铁轨上运输,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需要1500多名士兵,组装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而且它还是一门铁道炮,只能调整炮口的上下,无法调整左右方向。
需要移动铁轨来完成左右方向的调整。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这些困难都克服了,那么想操纵这一门巨炮的指挥人员都需要500多人。
直接操作它甚至需要3000多人,还要防止敌军空袭。
这样就需要配备一些防空部队,总共加起来需要超过4000多人才能服务这一门巨炮。
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性价比甚至还很低。
因为即便是能克服这些困难,那么搞到最后它一天24小时最多也只能发射14枚炮弹。
因为它的一发穿甲弹重量都可以达到7吨多,需要大型机器才可以装填炮弹,而且校准程序非常繁琐。
每打一发炮弹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校准。
再加上这些战士们对巨炮的性能一无所知,想要把他们培训出来,都需要1到2年。
如果再把他们还不认识字,这一点考虑进去的话,还得先教他们识字,也就是说两三年以内就不要指望他们能操作这一门巨炮了。
如今余归有了系统的加持,等到两三年以后,恐怕小鬼子都灭绝了吧?
因此余归直接放弃了将这一门巨炮拿出来的想法。
但是系统赠送的他那1万枚800毫米的炮弹可真是个好东西啊,这玩意不能浪费。
这1万枚炮弹包含了5000枚高炮弹和5000枚穿甲弹。
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将它们发射出去的话,那对小鬼子来说必然是灭顶之灾。
哪怕它的射程短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打到小鬼子就行。
搜索半天以后,余归决定要研究一种新型的投石车,只要能将炮弹给投出去就行。
想到这里,他立刻就吩咐了下去,接到命令的战士们一个个疑惑不解,又不得不照作。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黑云寨附近的所有村庄基本上能招来的兵全都招来了,实在招不动了。
余哥查看了下花名册,目前他麾下的兵力光是战斗人员就已经达到了2万多人了。
战士们拉着余哥提供给他们的无数先进装备每天训练。
尽管他们每天都累得气喘吁吁,挥汗如雨,但是他们却一点都不感觉疲惫。
其实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依赖于余哥提供给他们的弹药。
因为每天训练都是可以打实弹的。
战士们永远都记得余哥说的那句话:“弹药管够!给我造!使劲的造!”
余哥这句话就是战士们最大的动力。
他们每天不辞辛劳的训练,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只有后勤部长每天黑着一张老脸在那里骂骂咧咧的。
2万名战士们每天训练所消耗的弹药量实在是太惊人了,后勤部的那些人每天来回运送弹药都累成狗一样。
如果不是余归之前拿出来的那些生活物资,优先供给运输部队,恐怕他们早就在那里骂娘了。
随后,余归来到他一个月之前刚成立的研发部门。
这个研发部门是余归专门用来研发新型类似投石车的装置。
研发部的部长是余归经过千挑万选选出来的一名知识分子担任。
如今研发部门终于研制出来了一个体型庞大的投石车。
余归迫不及待的就将投石车拉到了训练场。
这种投石车的体型一看就比古代的投石车要大不少。
他迫不及待的就找到一颗大大的石头装上去,随着余归一声令下,战士们操纵投石车瞬间就把那一颗大石头弹了出去。
这个距离让余归十分的震惊,因为这颗石头足足飞了3000多米远。
要知道古代的投石车装上一颗大石块,最多也只能投出100米远。
相比之下,这种改进版的投石车性能确实好太多了。
余归迫不及待的就想拿出一枚炮弹尝试一下,但是这种炮弹一旦扔不远的话,那破坏性可是巨大的。
于是他让战士们将这种体型庞大的投石车推到很远的一块空旷的地方。
又带着一些人跑到附近的据点抓来了几只小鬼子,晚上他还悄悄的来到投石车旁边,掏出了几枚炮弹放在一旁。
并且还贴心的在投石车的托盘上面放了一枚高爆弹。
第2天一大早,他就迫不及待的押着了几只小鬼子,来到了投石车旁边。
战士们看到投石车的托盘上面已经放好了一枚体型非常庞大的炮弹,不远处还有好几枚巨大的炮弹安静的躺在那里。
他们一个个也震惊的不行,不知道这些炮弹到底是从哪里运来的。
只有旁边的小李已经发现了余归的秘密。
几百辆喀秋莎火箭炮车余归都能一瞬间将他们拿出来,自己没炮弹,又算得了什么呢?
安排好一切之后,余归就命令那几只小鬼子操纵投石车。
想把这一枚重量高达4.8吨的800毫米高爆弹给投射出去。
小鬼子原本是宁死不屈的,奈何余归压着他们的指挥官做威胁,使得小鬼子不得不屈服。
余归来到距离投石车50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后从腰间掏出手枪对天开了一枪。
鬼子听到命令以后,迅速操纵着投石车,一枚巨大的炮弹瞬间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