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六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着小六高兴的泪眼婆娑。“瘦了!”
接着起身就去准备做饭去了,爸爸出去干活还没有回来,爷爷出去溜达了,屋里只剩小六和奶奶俩个人。
奶奶看着小六一言不发,只是能感觉到她好像发现了什么。
奶奶的眼神像是看透了小六一样,就这样看了一分多钟以后,才笑着说道。“大孙子这段时间过的好吗?”
奶奶关心的话让小六心中一暖,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强忍着泪水说道。“嗯……挺好的啊!”
奶奶自然看透了小六的情况,但并没有当面点破。
小六的奶奶是一位巫医,也可以称为萨满,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寻求奶奶的帮助。
经历过这段时间事情,小六已经注意到自己的情况很是诡异,毕竟家里有一位巫医奶奶,就算没吃过猪肉也应该见过猪跑。
奶奶于是开口说道。“挺好就好,先吃饭吧。”
听奶奶这么一说小六点点头,饭好了妈妈让小六和奶奶先吃饭,而她去叫爷爷回来。
爷爷属于那种和别人聊上,就会忘记时间的那种人,而且年轻时候的事情记的特别清楚,特别是他小时候的事情。
听奶奶说过爷爷家里以前是地主家庭,太爷爷被土匪杀害。
家里的东西也被抢走,太奶奶带着爷爷还有祖太奶奶(爷爷的奶奶)三个人生活,爷爷还有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哥哥,但是他哥哥在太爷爷死后就离开家,去了别的地方生活。
虽然家里被土匪抢劫了,但阶级层面还是地主阶级。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爷爷的神经变得有些问题。
变得特别爱说话,一聊起来就忘乎所以,年轻的时候还好一点,老了之后更是控制不住。
以至于后来在爷爷去世的前几个月时间,没日没夜的自言自语把嘴都磨破了!
关于爷爷的事小六可以说上一整天,因为爷爷和小六说的不止一遍,小六自己都记不清说过多少次。
刚开始的时候听的很有意思,就像打开电视,发现一个电视剧很喜欢看。
总算看到了结局,却发现又重播了一遍,结局了之后又重播,就这样一直重复应该不会有人再继续看了吧。
每次听爷爷讲起以前的故事,小六总是敷衍的配合,只不过在爷爷去世以后再想听他唠叨几句也听不到了。
可能这就是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非要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贵。
闻着桌子上的饭菜香味,小六的肚子咕咕直叫,帮奶奶盛好了饭后,便大快朵颐了起来。
确实是饿坏了,班主任给买的吃的在车上没怎么吃,因为在赶路的时候确实吃不进去东西。
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大碗饭后,小六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表示吃饱了。
这个时候妈妈和爷爷也回来了,老妈前头走,身后跟着爷爷,只听老妈唠叨着。“下回去别人家唠嗑能不能看着点时间,人家都做好饭了,你就在那跟人家唠,你不吃饭人家还吃呢!”
然而爷爷并不在意,知道老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没啥坏心眼,就是嘴上不饶人。
打开房门,爷爷一看小六回来,一下就露出了笑容问道。“大孙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小六笑着拉着爷爷的手。“刚回来,又出去跟人家唠嗑去啦?”
爷爷笑了笑点点头。
不一会的功夫老爸也回来了,面对突然回来的小六,老爸并没有表现的特别开心,可能父爱和母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待到一家人吃完饭后天色已经黑了,奶奶开口对着小六说道。“今天就好好的睡一觉!”
小六点点头后,脱了衣服上炕睡了起来。
一夜无话。
清晨起来的时候,小六发现这一觉睡的非常好,是这么多天从来没有过的。
伸了个懒腰觉得神清气爽的,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不见。
起来以后洗漱一番,发现爸妈没在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小六三个人。
奶奶则是让小六先吃饭,随后小六在饭桌上简单的吃了一口。
家里在靠墙的位置上,有一张不知道多少年的老供桌,桌上摆放着五个香碗,墙上则是一张红色的纸,纸上有着各种名字。
红纸两边各写一行字。“在深山修身养性,出古洞四海扬名”
横批四个大字。“有求必应”
奶奶在每个香碗上点好了五根香,中间一根后边四根。
见小六吃好了,爷爷招呼过来坐下,奶奶坐在堂口的正中间,小六则是坐在了旁边。
爷爷就站在另一边,于是奶奶开口唱了起来……
一分多钟后,只见奶奶的身上开始颤抖起来,爷爷见此开口问道。
“是哪位老仙来了?
先报个名号!
胡黄常柳还是碑王清风?
是来点哈喇气儿还是香草?”
奶奶平常说话的语气小六再清楚不过,可是此时从奶奶的嘴里说出的话让小六觉得那不是奶奶的声音。
只见奶奶开口说道。“不要哈喇气,也不要香草。我是本家你的父亲……”
话罢奶奶的眼泪从眼角流下,一声声哭泣从奶奶的口中传出。
这是小六的太爷爷,也就是爷爷的父亲。
爷爷连忙开口。“爹……你先别哭,是你来了就好,给咱家的孩子看看吧!”
小六危襟正坐。
于是「太爷爷」就让小六把手伸过去,小六乖乖的把手递了过去。
一种不屑的神情在心中迸发,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这种感觉却让小六很是疑惑。
“为啥我会有这种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