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获得实习机会的孩子踏入职场的第一天,成奇勋和曹尚佑早早来到学校,为他们送行。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小径上,成奇勋仔细地帮其中一个孩子整理着衣领,眼中满是关切:“到了公司,一定要听领导和同事的话,不懂就问,别害怕。” 曹尚佑也在一旁叮嘱:“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一直都在。” 孩子们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紧张的光芒,背着书包,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前往实习公司的路。
初入职场,孩子们便遭遇了诸多挑战。公司的工作节奏和环境与学校截然不同,复杂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在手工制作部门实习的小林,面对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复杂的制作要求,感到压力巨大。他的手指因为紧张,在操作工具时总是不听使唤,第一天就出现了多次失误。下班后,小林垂头丧气地回到学校,找到成奇勋,眼眶泛红:“成校长,我觉得我做不好,那些工作好难,我老是出错。”
成奇勋轻轻拍了拍小林的肩膀,拉着他在操场的长椅上坐下:“小林,别灰心,刚开始都这样。你想想在学校练习的时候,一开始不也很难吗?后来不也做得越来越好?职场也是一样,只要你有耐心,多学多练,一定能行。” 说着,成奇勋拿出笔记本,和小林一起回顾当天工作中的问题,耐心地帮他分析解决方法。
而在数据录入部门实习的小敏,问题则出在与同事的沟通上。因为听力障碍,她只能依靠读唇语和简单的手语与同事交流,这使得信息传递时常出现偏差。有一次,同事交代她一项紧急的数据整理任务,由于沟通不畅,小敏误解了要求,导致工作进度延误。同事们虽然没有责怪她,但小敏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一整天都情绪低落。
曹尚佑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到小敏的公司。他找到小敏的主管和同事,诚恳地说道:“小敏听力有障碍,沟通上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她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希望大家能多给她一些耐心和帮助,我们也会想办法改善沟通问题。” 在曹尚佑的协调下,公司为小敏配备了专业的手语翻译设备,同事们也主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手语,方便与小敏交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职场,成奇勋和曹尚佑定期组织实习分享会。每周五的下午,孩子们都会回到学校,聚在一起分享自己一周的实习经历。在一次分享会上,小林兴奋地说:“这周我终于掌握了那个复杂的手工制作技巧,得到了主管的表扬!” 小敏也笑着用手语比划着:“同事们教了我好多新的工作方法,我现在能更快地完成任务了。” 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成奇勋和曹尚佑感到无比欣慰。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随着实习的深入,公司发现孩子们在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不足。在一次手工制作订单量激增的情况下,小林和其他同事一起加班赶工。但当遇到原材料短缺和工具故障等问题时,小林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干着急。同样,在数据录入部门,当系统突然出现故障时,小敏也只能在一旁等待,无法协助同事解决问题。
成奇勋和曹尚佑得知后,再次组织教师团队和企业的专业人员,为孩子们开展应急处理培训。他们模拟各种职场突发情况,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应对方法。在模拟原材料短缺的场景中,老师引导小林思考替代材料和解决方案,经过多次练习,小林逐渐掌握了应对技巧。而对于小敏,培训团队则专门为她设计了一套在系统故障时的应急操作流程,通过反复演练,小敏也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做出反应。
除了工作技能的提升,成奇勋和曹尚佑还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他们邀请了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在一次心理辅导课上,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敏因为长期处于职场的压力环境中,出现了轻微的焦虑情绪。咨询师通过与小敏耐心地交流,帮助她排解压力,还教给她一些放松的方法。成奇勋和曹尚佑也经常与孩子们谈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实习岗位上逐渐站稳了脚跟。小林的手工制作越来越熟练,他的作品不仅质量高,而且富有创意,得到了客户的好评。小敏的数据录入速度和准确率也大幅提升,她还主动学习了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为公司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在实习即将结束时,公司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估。小林和小敏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获得了转正的机会。当他们拿着转正通知回到学校时,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成奇勋和曹尚佑看着孩子们手中的通知,眼中满是喜悦和自豪。“孩子们,你们太棒了!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的骄傲。” 成奇勋激动地说道。
然而,成奇勋和曹尚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残障儿童等待着就业的机会。他们开始总结小林和小敏的实习经验,完善职业培训课程,增加更多实际操作和职场模拟的内容。同时,他们继续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联系,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一个微风轻拂的傍晚,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学校的天台上,望着远方的城市灯火。“尚佑,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奇勋感慨地说。曹尚佑坚定地点点头:“没错,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要为这些孩子的就业梦想保驾护航,让他们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的话语在夜空中回荡,承载着对残障儿童无尽的关爱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前行,用爱和责任为残障儿童的就业之路点亮明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