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粮食够她吃很久,再加上空间里还有七十多斤黄豆、一百多斤粟米、两百多斤小麦,她暂时可以不用冒着风险囤粮。
她今日来来回回跑了几家粮铺,虽然很小心翼翼,但已经有人盯上她,万事小心为好。
苏夏现在愁的是要怎样才能把从苏家拿走的两百多斤麦子磨成面粉,买个石磨肯定是不现实,毕竟石磨太大,她没有板车或牛车,根本搬不走。
镇上一定有替人磨面粉的铺子,只是她还没有找到,苏夏打算一会儿买东西时再找人打听一下。
她思索一番后便进了一家杂货铺,想要买盐。
好在铺子里人少,苏夏一溜烟就走到掌柜的面前,“掌柜的,我今日出来得匆忙,没有带户籍,你看......”
苏夏说话间,直接拿出一块碎银子偷偷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一愣,听见她没带户籍本不想搭理她,但是她手里的银子实在是有点多。
他看了眼四周,见无人关注着他们,开口问:“你要买多少?”
苏夏一听有戏,“我想买五十斤粗盐!”
说着,她又把自己背篓放在前面,压低声音,“我这个背篓最多能装一百斤,要是能买一百斤更好。”
粗盐价格已经涨到八十文一斤,细盐更贵,要六百文一斤,苏夏心想,她还不如自己买粗盐提纯,省得中间商赚差价。
但是她不拿户籍出来,掌柜冒着风险卖盐给她,她必定是要给些好处的。
或许是因为这几日粮食和盐都限购的缘故,有些百姓都担心以后买不到粮食,这两日囤货的人倒是挺多。
但掌柜的一听她竟然要买一百斤粗盐,还是吓了一跳。
别家都是最多买十斤,这位小兄弟竟然要买一百斤,这可是十户人的额度,不是小数目,要是被官府发现,是要坐牢的。
他一脸为难,“这......”卖一百斤,意味着他要改前面客人的订单,还是挺头疼。
很快,掌柜的便一脸笑意看着苏夏,“你要买也可以,但是你没有户籍,价格可就没这么便宜,至少也是这个数......”掌柜的伸出两只手,比划一通。
苏夏了然,原本八十文一斤,现在要卖她八十五文一斤。
一斤粗盐涨五文,一百斤就是五百文,要是在寻常年,还能多买七斤多粗盐。
但是苏夏只能接受,毕竟限购令是官府下发的,掌柜的卖盐给她也承担着风险。
她点点头,“没问题。”
只要能买到盐,多出点银钱也没什么,最怕的是买不到。
杂货铺内也有粮食,和粮铺价格一致,她都怀疑这些价格是他们通过气儿的。
苏夏一手交钱,同时把背篓给杂货铺的伙计,称好的盐都是用布袋装着的,全部塞进背篓里。
“掌柜的,我还要买一百斤红糖,一会儿过来拿。”
这个时代还没有白糖,但是已经有红糖,逃荒路上也用得着。
掌柜的眼神一亮,“红糖一百三十文一斤,一会儿我给你装好!”
苏夏点点头,临走时转头问掌柜,“掌柜的,镇上哪里有专门磨小麦的铺子?”
掌柜伸出手指指了指,“就不远处有一家,他家磨麦子快,而且价格也不贵。”
麦子得磨好几遍才能变成面粉,耗时又费力,所以加工费也不便宜,若是不想等自己的麦子磨成粉,也可以直接用麦子换面粉,只是需要添些钱。
苏夏感激一笑,走到无人之地,把背篓里的盐全部放进空间,过了许久才走出去,又把红糖背回来。
她拿出箩筐和麦子,将麦子倒了些在箩筐里,剩下的刚好能装进背篓。
她背着一背篓麦子朝着杂货铺掌柜说的地方走去。
磨面粉的大叔抓起一把麦子,“你这麦子放了挺久的吧?”
苏夏自然知道这些麦子放的时间很长,毕竟去年几乎颗粒无收,这些麦子都是前年的,没发霉都算不错的了。
苏家的麦子一直放在地窖里,好在天干旱,这些麦子还算干燥,没有发霉。
讲究的人在磨麦子前还会洗洗晒干再磨,但是现在干旱着,根本没那么多水洗麦子,所以现在都是晒干后直接磨。
按照大叔所说,一百斤麦子大概能磨出六十到七十斤面粉,若是只要面粉不要麸皮,就收十斤一文钱加工费,若是要拿走麸皮,加工费就贵一文。
她背的一背篓要是想全部磨成面粉,没个半天是不成的。
苏夏想了想,与其等着,还不如直接用麦子换面粉。
但是她要麸皮,相当于是麦子的全部她都要,这些都是营养,混合在一起就是全麦,之后可以做饼、做面包。
加工费十斤两文,大叔把麦子称好,她给了四十二文,成功把二百零八斤麦子换成全麦面粉。
苏夏喜滋滋跑了几趟,把面粉全部放进空间,然后背着空背篓朝着镇上其他的杂货铺走去。
在另一家杂货铺买了十匹油布和两个大水桶,接下来她该去买肉和蔬菜。
她发现有人跟着自己,倒也不慌,直接转进小巷子,一溜烟人就没了踪影。
这要是天色再早些,她一定不会放过这些人,但是她买粮食已经耽搁太多时间,现在没有功夫再跟这些小人斗。
有人见她在镇上逛了许久,背篓里却什么东西都没有,猜想她一定是住在镇子里,中途把买的东西都放家里了。
可惜苏夏太狡猾,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摸清她住哪里。
苏夏决定再买些肉就离开镇上,以免被太多人盯上。
她去几家肉摊挑了些肉,零零散散买了差不多三十斤瘦肉、三十斤排骨、三十斤五花肉,又买了几块猪板油,原本还想买被褥,但是瞧见有些人虎视眈眈的模样,她实在是不敢继续。
好在她今日乔装打扮过,穿了一身男装,下次再来,她得再换个装扮,最好把自己打扮成黑黢黢的汉子。
苏夏背着背篓,在镇上绕了一圈假装回家,却在一处小巷子被人拦住去路。
找死的人年年都有,但是今日怎么这么多。
这次只有三人,他们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嚣张看着苏夏,“小子,把你背篓里的东西交出来,我们就让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