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那百宝斋,谈谈价,买下来吧。
百宝斋这名字不错,牌匾也不用换,直接让人把铺子彻底打扫干净。第一批香炭制成,就准备开始营业。”
楚瑶眼睛也不眨,拍板定下,随后问道,“作坊人手寻够了吗?”
“够了,都是按照小姐吩咐,从牙行买的本分老实之人,且签的都是死契。”
“好。”楚瑶抬头看向秋香,“明日你带人去采购原料,原料齐了,就开始制作香炭。原料配比由你一人负责,记得配方保密。”
如今市面上还没有香炭这东西,她经管好香炭的原料配比和制作工艺,让她赚足这一个深秋寒冬就足够。
就算日后有人琢磨出香炭配方,也会晚她一大步。
况且,以后的事,她也不多在乎了。
她抢占好这个先机就行,她需要这笔钱。
楚瑶抬头看了看枝头枯黄的梧桐叶,眉头蹙起。
眼看深秋将至,那些流落京中的灾民日子怕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祖父说过,冬季就是死人的季节。
大齐即便在富庶的京中,每个寒冬都会有人冻死。
而天灾大旱这一年,尤为惨烈。
因为流民多,冻死之人不计其数。
想到上一世,一场冬雪过后,就有无数无家可归的灾民冻死街头。
前世,楚瑶亲眼瞧见官府派人将冻僵的尸体一具具抬上马车。
摞得满满一马车的尸体,有白发老者,还有几岁稚童。
看见马车上那些糊着冰霜的头,还有僵硬的小手,楚瑶的一颗心像被人死死揪住一般。
那凄惨的一幕,如今想来,仍旧让她心头一凛。
既然她的江南米行能让那些流民不被饿死,那她眼下就用这香炭,确保那些人度过数九寒冬。
香炭啊,香炭,你不要让我失望。在你身上,系着太多条人命了。
楚瑶默念,抬眼见冯俊躬身等着,于是换了话题问道,“祥云锦如今卖的如何?”
“近来京中多了两家卖祥云锦的店铺。
我派人打听过,并非南边咱那供货商出的货,而是其他铺子见他赚了钱,跟风仿制起来的。
因为京中新起的那两家,咱们的祥云锦前半个月销量少了一点,不过影响不大。
毕竟不少老主顾认准了醉云罗。
也多亏小姐您未雨绸缪,早早让南边供货商务必研制出新花色。
前儿个,南边送来五百匹祥云锦,颜色、花样很是新颖,都比原来的货出挑。
刚一摆上铺子,就吸引不少眼球,昨儿个一天就卖了二十多匹。
那两家店铺刚推出祥云锦,就成了老款,如何比得了咱们的醉云罗。
这不,咱醉云罗又走在流行最前面了。”
楚瑶满意点头,“那江南米行生意如何了?每日门前还会排长龙吗?”
“米行生意红火,每日客人络绎不绝,不过井然有序。”
想当初,江南米行刚开张,那些百姓唯恐抢不上平价米,每日早早堵在米行门口排队。
如今大家知道,江南米行始终源源不断供应平价米,并不会无端涨价,也就不担心买不上平价米而哄抢挤兑。
虽然买米的人依然多,依旧排着长龙,但因为大家心中有底,秩序自然有条不紊。
“粮仓还有多少存货?”
“还有三十五万石左右,按照目前每日销量,卖到明年夏初该是没有问题。小姐,还是维持每人每五日限售一升吗?”
“官府常平仓那边还是继续放粮吗?”
“放。”
楚瑶想了想,眼下还没入冬,她这点粮食不能放开了卖。
只怕早早把米卖光了,那些贫苦百姓熬不过寒冬苦春。无论如何得撑到夏粮下来。
每人每五日一升米,虽不能保证他们顿顿吃上白米饭,但好歹不至于饿肚皮。
总要细水长流。
楚瑶于是道:“还是按以前规矩吧。”
“是。”
送走冯俊,楚瑶拿着香炭,想着要给它琢磨个怎样的包装,才更显金贵。
正思量着,瞧见陶姨娘和才哥过来了。
楚瑶忙道:“姨娘和才哥来了,瞧着才哥脸上的伤大好了。这几日在这里还住的惯吗?”
才哥忙恭敬回:“习惯,多谢二嫂——”
他的声音突然顿住,是啊,二嫂已经同二哥和离了,虽然他心底还是将她视为自己嫂子,可这时再叫二嫂,自个儿也觉得不妥。
楚瑶见他神情,猜到才哥所思所想,笑着道:“我哥哥多,倒是缺个弟弟,才哥不介意的话,叫我一声长姐可好?”
程文才惊喜抬眼,从前即便侯府还在时,他身份低微,尚且被众人瞧不起。如今侯府没了,他更是卑贱如草芥。
那日,他姨娘被卖,他是真的走投无路,绝望之际,才厚着脸皮求到二嫂这里。
不过抱着一线希望,想着好歹从前唤她一声二嫂,兴许她能念着那点旧情,给他些银子将姨娘赎出来。
那人已经同侯府、同他二哥再无瓜葛。
更何况,她离开侯府时,侯府众人拦着不肯放行,非要留下她的嫁妆。侯府众人的丑陋嘴脸,想必她是恨极了。
换做寻常人,可能根本不愿再理会侯府之人的死活。
他不是没想过,楚瑶若是翻脸,不肯借他银子救陶姨娘,甚至有可能奚落他一顿,然后轰他出门。
可他那日真是一点办法没有了,像只没头苍蝇一样,哪怕逮着一丁点希望,也要奋力一搏。
却不成想,楚瑶不仅没对他冷嘲热讽、恶语相向,还马上让人同刘财主交涉,当她得知,那人有意针对她,她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亲自出面将姨娘带回来。
如果那日,不是有楚瑶,他和姨娘可能连死的心都有了。
那人是他和姨娘的救命恩人,他自知身份低贱,无以为报。
哪成想,她却笑着开口,让他唤一声长姐。
程文才想到此处,红了眼眶,他随即跪在地上,哽咽出声,“长姐……”
“快起来,快起来。”
楚瑶连忙将人扶起,“文才心性纯良、知书达理,是个好孩子。我啊,有你这样的弟弟很是满意。”
才哥拿袖子抹了把眼睛,眼底星光闪闪,看向楚瑶,“长姐不嫌弃文才鲁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