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给妻子很大的权利,这是对她极大的信任。
沈蓉不会让他失望的,也不会做出损害汉国利益的事。
她提到了沈家人来求职,由于当时江易不在长安,就没有答应。
“夫君不要因为我,轻易给他们官职。沈家人若是没有才能,得到的官职。可能受贿徇私,损害大汉利益。”
他没想过给沈家一官半职,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好。
一旦担任官职,把事情做得不够好,或者犯了汉律。
那是要按律处置,为了公平公正,沈蓉更不能为他们求情。
再想想当年,他和夫君度日艰难,沈家也没有帮过一点忙。
“夫君信任我,就按我的意思,不给他们官职。他们想骂我就骂吧,当年他们也没帮过我们。”
再想想常家对夫妻俩接二连三的帮助,让夫妻俩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常氏父子得到了官职,也算是对他们报恩了。
“沈家的事就交给我吧,你也不用出面。他们若真有才,我也会破格录用。”
江易任有人才不问出身,只要任职期间遵纪守法,认真办事,给他们升职也不是不可能。
沈家也算是外戚了,不给他们一点照顾,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我打算派人寻找你父亲兄弟那一脉,算起来,他们跟你是最亲的。找到他们之后给闲职,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
“夫君不必如此,当年他们去其他地方谋生。也很少跟我父母联系,如今我是大汉王后,他们都想着来沾光。”
沈蓉对这一点很反感,那些人当年没有给过他们一家帮助。
父母因为贫困,先后病逝,让沈蓉从小到大过得更加艰苦。
沈家人也没有来关心过她,从小到大是李翠云帮助她。
“他们当年若是给我们家哪怕一点帮助,我也会记住他们的恩情。可他们没有,我心里恨他们。”
江易感受到妻子的怨气很大,真的很心疼她。
“别生气了,一切都过去了。从你成为王后那一刻起,你的身份就无比尊贵。以后要控制好情绪,气大伤身。”
“嗯,听你的。”沈蓉微微点头。
两人就这样闲聊着,不再谈论关于沈家人求职的事。
屋内时不时传来笑声,在隔壁房间的庞玥婷也听到了。
在他们身边呆了这么多年,看得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这让庞玥婷很羡慕,更清楚谁也动摇不了沈蓉的地位。
她也没想过取代沈蓉的地位,觉得成为江易的妃子也不错。
这样一来,她哥哥会更受重用,让庞家更加荣耀。
江易陪着妻子一个多时辰,便离开了房间,去书房批阅各地送来的奏章。
过了一会儿,江迪与陈默来到书房,汇报他们的工作。
“这是今年各项财政收入,请大王御览。”
江易翻开奏章看着财政总览,看到铜钱、金银、谷物、绢帛等价值一亿多两。
其中各种商品一年所获得的利润,就达到了四千多万两。
“这么多,百姓的赋税没有增加吧?”
江易实行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没有,其中主要是各地商人缴纳的税,还有缴获的战利品。再加上各项开支合理运用,这才省下了一亿多两。”
陈默担任户部侍郎以来,把账算得很清楚。
“臣与陈侍郎反复核算,确定没有算错,今年国库非常充盈。”
“你们做得很好,既然国库充盈,也要好好规划一下明年的各项支出。”
总之不能乱花钱,要保证各项开支稳定,这样才能让人心稳。
只要他还在位期间,绝不会增加赋税,可以想其他办法增加财政收入。
比如出售一些高利润商品,目前最赚钱的是烟酒盐。
“大汉的税率基本是三十税一,农民的负担极轻。商人的税稍微高一点,却比大梁好得多。”
如今,大梁百姓过得水深火热,也有不少人通过艰难险阻,来到汉国谋生。
“这一两个月来,有近十万大梁百姓通过边境进入大汉。大部分人已经妥善安置。一小部分身份可疑,正在调查中。”
汉国会收留从大梁来的百姓,也会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观察。
“你们做得很不错,收留那些百姓。增加大汉劳动力,也难免会有一些细作混进来。”
大梁朝廷会派一些细作潜入汉国打探各种情报,甚至扰乱当地治安。
收留大良来的百姓确实存在问题,不能因此就拒绝。
若是从其他国家来的百姓,汉国暂时不会接受。
汉国语大梁语言和文字是一样的,交流起来不难。
“大王所言极是,永康帝肯定会派细作潜伏进来。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甚至在大汉各地搞破坏。”
江迪和陈默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收留那些百姓,暂时不让他们与原住民住在一起。
“大王,臣算过了,若是不对外发多大规模战争。一年的军费支出一千万两,各地官吏以及工程支出两千万两,汉王宫一年费用支出十万两。”
陈默向江易汇报这一年来各项费用支出细则,也证明自己的能力。
相比而言,汉王宫的支出最少,每一笔花销都比较合理。
汉王宫的支出能省则省,军费、民生工程、官吏俸禄可不能少。
按照一年一亿两财政收入,支出三千多万两,一年还有不少剩余。
“一年能剩不少钱,你们可要把这些钱管好了,这些钱可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发生重大天灾,用这些钱救灾,用于军事额外支出。
“请大王放心,绝不会浪费一文钱,一粒粮食。”
江迪会记好每一笔收支,随时接受江易的核查。
“你们若是觉得工作量大,就多招几个会算学的,协助你们统计账目。”
“目前户部人数够用,不需要多招人。”
陈默了解了户部目前的人数,认为招太多的人。只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费用支出。
两人也在为江毅节省支出,多储备一些钱粮。如果持续发生天灾,就不会感到心慌。
“多存钱粮,今年收进来的粮食妥善保管,把去年粮食优先处理掉。”
江易认为粮食存储时间不会太长,把陈粮优先处理了,就能保证粮食数量稳定与新鲜。
“我在想大梁一年财政收入是多少?为什么那么多钱不够花?”
“大梁还有三百二十多个州,估计税收有四十亿多亿两,真正收入国库的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
陈默对大梁的财政情况多少了解一点,地方收的税大部分自留用,一小部分上缴国库。
再加上那些官吏和贵族挥霍无度,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当然就不够用了,他们不想着改变大梁弊端,迟早会被新王朝取而代之。
“如今大梁各地百姓揭竿而起,为了应付这些事,永康帝必然很忧愁。”
陈默也很同情大梁百姓的不幸,只有江易能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