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柔发现赵崝身边还放置了一些小木条,都用木炭在上头做了标记。
“这是什么?”她好奇的问了一句。
赵崝不在意的说道:“是我观察红薯苗生长时的一些记录。”
“啊?”林柔惊讶了,“你每天都去看?”
这得多大的瘾啊?
“正是。”赵崝的眼底有着愉悦。
他是亲王世子,可他觉得自己只有在见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才能放松心情,感到愉快。
只是,赵崝的这种愉快并没有持续下去。
当天傍晚,便有成王府的一行人顶风冒雪的赶到了山庄。
赵安和林柔坐在上头,听着成王府的人说道:“打扰贤仪夫人清静实在是迫不得已,我家王爷忽患重疾,特命我等星夜来接世子爷回去,还望夫人见谅。”
成王府的来人一改之前的盛气凌人,言语间十分恭敬客气。
贤仪夫人乃是正三品的诰命夫人,有奏折专递之权,身份贵重。
再者她夫妻俩又是世子爷的救命恩人。
眼瞅着成王病成那样,王府里日后便是世子爷的天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对世子爷的恩公自然不敢怠慢。
赵安和林柔的目光对在一起,都有些惊讶,也没听说成王生病啊?
来人似乎真的很焦急,目光中都是急切,“还请夫人速速告知我家世子。”
“已经叫人去请了,您稍等片刻。”
无论林柔和赵安心里有什么想法如今都不宜表露出来,也万万没有拦着赵崝见人的道理。
赵崝进来的时候脚步不急不徐,气度从容,与来人的焦虑成鲜明对比。
那人一见赵崝进来,顿时变了脸色,扑过去嚎啕大哭。
“世子爷,您快回去瞧瞧罢,王爷,王爷他……”
上头传来赵崝温润的声音:“不要急,有话慢慢说。”
那人似乎被安抚到了,定了定神,起身以袖拭泪,又偷偷的看了赵崝一眼。
见他依旧淡定从容,不由得心下暗赞。
难怪世人都言成王世子端方稳重,今日真让他心服口服。
府里的人见王爷那样无不惊惶,世子爷却一派从容,可见气度心胸。
他也暗自镇定,定了定神一揖道:“回世子爷,王爷于七日前忽染重疾,浑身溃烂发痒,痛苦不堪,府中如今已经乱成一团,特命小人来迎世子回去。”
赵崝轻轻点头:“如此……”
他的声音中有着遗憾和惋惜。
那人似乎以为他是惦记着成王,忙道:“王爷虽然日夜饱受折磨,但暂时于性命无碍,世子爷不必过于担忧,我们尽快启程是正经。”
赵崝轻轻的“唔”了一声,心中不停的计算着红薯苗近日的生长数据和小太监猪的情形,对亲爹不知生死的事只当耳旁风。
一边遗憾不能见到明天的小苗和野猪,一边埋怨成王多事。
他抿唇垂眸问道:“到底是什么情形?”要是有可能,他是不是能找个借口拖延一下?
那人略有犹豫,见世子定定的望着他,便以为赵崝是心急成王的病情。
他哀痛的说道:“王爷于七日前不知为何忽觉身上莫名痛痒,越是抓挠越是严重,太医院束手无策,后来身上竟然开始溃烂,属下离京那日,王爷身上己无一处好皮肉,就连脸上都无幸免,终日哀嚎不止。”
那人不知是为了博取赵崝好感还是真的心痛主子,言罢,以袖掩面垂泪不已。
赵崝悠悠问道:“可曾查明原因?”
既然人还没死有什么可着急的?
“未曾查明原因,属下离京之时尚无踪迹可寻。”
赵崝皱眉,如此说来,那必然要回去一趟了?真是麻烦!
赵安和林柔不由得打了个抖,这是谁干的?真是个人才啊!
成王这也太惨了。
这位成王殿下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啊?遭了这么大的罪?
“浑身溃烂?”“痛苦哀嚎?”
哎呦,想想都起鸡皮疙瘩,惨!实在是惨!
林柔同情的看向赵崝,可怜的娃,亲爹遭了这么大的罪,还不知道心里有多痛苦呢。
她温言说道:“既然如此,你快些回去罢。不要难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好好找个大夫,这天下之大,奇人异士尽有的,不要灰心。”
赵崝嘴角有一丝笑意,立刻又收了回去。
无怪乎此间百姓颂扬,他大嫂确实是菩萨心肠。
他一抱拳说道:“如此,我便家去了,待家中事了,我再回来,还望大哥大嫂不弃。”
他的红薯苗和小野猪还没研究完呢,自然还得回来。
赵安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这些人都是什么毛病?
那些亲王郡王的都愿意让他亲爹白养着,怎么他这些堂弟也总想在他家里白吃白喝的?
这都是些什么习惯?这绝对不行!
“百善孝为先。赵崝兄弟还是在家尽孝罢。”
要白吃白喝也应该去找你亲爹。
赵崝点头:“自然是事了才能过来的。”
万一他亲爹死了,丧事总要办完的。
成王府的护卫心下一定,世子爷必然是想彻查此事为王爷主持公道。
他心中安稳,顿时有了主心骨。
“世子爷,我们尽快出发吧。”
赵崝匆匆忙忙带人走了,听竹在出门的时候,偷偷的往客房方向看了一眼。
赵崝微微摇头,亲爹的死活他都不在乎,哪里有心思理一条狗。
赵靖和赵清伸着脖子目送赵崝远去,一溜烟的跑进屋里,“姐,咋回事儿啊?赵崝怎么跑了?”
林柔将事情说了一遍,赵靖“哎呀”一声,说道:“这是怎么话说的?成王伯父怎会如此凄惨,太可怜了吧。”
林柔看着赵靖亮晶晶的眼睛和嘴角掩不住的笑意,抽了抽嘴角,心道,你感慨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笑得这么欢实?
要说还是赵清实在,他脱口而出:“一定是成王大伯得罪人了,人家看他不顺眼才下得黑手,活该。”
屋里众人:……
好歹是你亲伯父,咱能不能略微含蓄一点儿?
不提赵崝星夜往家赶路,只说慈安宫里皇帝正同太后说起此事。